中国农村网 > 文化园

夕阳西下鸬鹚归

2016-07-08 14:09:21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宇文正

  

  (农健/图)

  做晚餐时,想起2月份从金门买了一把著名的金门炮弹钢刀,拿出来用吧。从盒里取出,向老公亮刀:“据说在金门,只要哪家新买了这种刀,他们家男人,半年之内都不敢大声讲话!”

  老公仔细端详那锋利无比的刀,果然很小声说话,像是怕被那把刀听见。

  他是说,“我看你最好还是切慢一点……”

  “炮弹钢刀”算得上两岸情势发展下所产生极特殊的产物。1958年爆发台海“八二三炮战”,国共双方隔海炮击,主战场便在金门。其后,陆续有“六一七”、“六一九”诸役,长年的“单打双停(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单打双不打)”,直到1978年停止炮击,总共有近百万发炮弹落在金门。金门满地的废炮弹后来却做成了实用钢刀。一把金门钢刀,从废炮弹里熔铸、锻炼、打造、研磨,竟成闻名世界的菜刀,游刃于厨房砧板;从武力宣示,转而砍瓜切肉烹小鲜,连大陆朋友到此一游,也要带把钢刀回去,真是一颗炮弹的肉身成佛。

  从金门带回来的纪念品,还有“一条根”药膏。这一条根是金门特产的多年生豆科植物,因只有一条主根伸入土中,且少有支根或须根而得名,做成的白色药膏,气味辛香,触感清凉,据说蚊虫咬、烫伤、跌打损伤、肚子胀气什么都能擦,还可治风湿、强筋骨、壮身体,但不知治不治得刀伤?

  当然还一定带回了金门高粱。我又不喝高粱,买它做什么?我用来做桂圆紫米芋头糕,有奇香;还有清炒蔬菜时,起锅前喷几滴高粱,能提味、保持鲜绿色泽。

  高粱、钢刀、一条根都买齐,才算到过了金门。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来,但竟糊涂到从下飞机,人人问我:第一次来金门吗?我都点头称是。一直到被带到从古厝翻修的民宿“水调歌头”,才猛地想起:啊,我两年多前来过,同样是住在这古朴的老房子里!此事一路被取笑。

  四处参观时,我慢慢想起,两年前来,同样是演讲,住一晚便回去,那次过于匆忙,只看看附近建筑、风狮爷博物馆,没见到什么印象深刻的景点,更重要的是,那时工作上发生了极不愉快的事,我忧心忡忡带着烦恼来到金门,竟致潜意识完全把它遗忘。

  这一回,高高兴兴地来,告诉自己,要看得深刻,看进心里边。于是在大风大寒的2月下旬,拉起连衣帽,跟随简白、吴钧尧几位作家引颈站在海边等待。我们等待鸬鹚。它们每天成群结队飞到邻近厦门的金厦水域觅食,傍晚赋归,大概是最早走“小三通”的两岸居民了。听说3月之后,它们就会离开金门向北飞回西伯利亚,直到次年的冬天再访。我们运气很好,在它们北返前有机会观察。

  时近黄昏,我们远远张望朦胧的对岸厦门,等待鸬鹚饱食归来。等了半晌,除了一阵又一阵强风,没见到半只鸟影,倒是我们全站成了摇摇摆摆打冷战的企鹅……咦,远方有黑点点来了。黑点点在天空上写字,写成个“人”字,风大,在空中被吹成波浪形,散了又成形,它们飞得好努力啊。它们分组飞来,好像海上生烟,来到上空我才看清楚是多大的鸟。黑烟一缕缕升起,一波波飞来,究竟有多少啊!而夕阳,慢慢红了。

  我们开车转个圈来到太湖,刚刚从天边升起的一缕缕长烟都落在了这里──太湖中的小岛是鸬鹚的栖息地,每棵树、每条树枝上都站满了鸬鹚。拿起相机充当望远镜,我看见一只鸬鹚飞得颠颠倒倒,拣尽寒枝,犹然舞着醉八仙步。我恍然大悟:一定是喝了高粱的鸬鹚!宿醉了吗?我的一条根借你擦。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