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文化园

民俗专家:清明节承载“感恩”文化 已有2500多年历史

2016-04-02 23:17:30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周润健

  4日是清明节,这一天是我国民间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民俗专家介绍说,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也堪称中国的感恩节,承载中华“感恩”文化。

  据了解,关于“清明”的最早文字记载出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指出,二十四节气中,演变为节日的主要是清明,为广大民众所共识。清明节成为二十四个节气中特别具有人文历史底蕴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其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和祭祖。

  “上坟扫墓和祭祀祖先,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涵是倡导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和‘感恩’文化。”由国庆强调说,清明祭扫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后人怀记先人,感恩先人,不忘先人的恩泽,而祭奠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生者的尊重上。“对逝者最好的感恩,就是让生者活得开心幸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今人对清明节的认识要比以往更为宽泛。清明,除了缅怀追思之外,它还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时机。

  由国庆介绍说,清明节前后,芳草始生,油菜花香,杨柳泛绿,郊外野游,谓之踏青,因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明人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人在《都门竹枝词》中又说:“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清明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年的清明都会形成短途出行和国内赏花踏青旅游的小高峰。而这也恰恰说明,清明节不只是哀思之日,也成为一个富于生活情趣,裨益身心健康的节日。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