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文化园

释“橘”道“桔”

2016-01-08 08:10:23       作者:徐建国

  

  柑橘为人们所熟知,种类多样,由于“橘”“桔”并存,时常出现莫衷一是的情况。与柑橘相依逾三十载,对它多少有点了解,也有朋友希望就“橘”字的来历提出来说一说,这里特就“橘”字聊上几句,也说说“橘”与“桔”的事儿。

  一

  “橘”字在我国文字中的出现是比较迟的,这从这个字的笔画可以看出些端倪,笔画多、组成复杂的字通常都是后来凑成的,“橘”字亦然。这主要与我国的文字发生的大繁荣时期——无论是甲骨文的殷商也好,大篆小篆的秦汉也罢,都发足于黄河流域,而这些区域均不是柑橘的适宜生存之所。因此,甲骨文、钟鼎文中没有寻找到“橘”字。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出现的“橘”,是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内有“橘櫾橙柚櫠瘕”这类与柑橘类植物有关的字。当然这仅限于经眼的资料,兴许还有更早一点的,但是估计也不会早于周代了。

  二

  那么,“橘”为何意呢?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有“橘,果出江南,从木,矞声。居聿切。”(见左图)只说明了柑橘的产地和读音,从木还好理解,为何取“矞”声呢?《说文》也解释道,“以锥穿入”曰“矞”,这可能说柑橘树多刺,故名。但是另一个解释似乎更为靠谱,就是“矞云”之“矞”。唐代知名学者李善(630—689)《文选注》“矞云者,外赤内青也。”明代李时珍说的就更直接了,“橘从矞。音鹬。谐声也。又云五色为庆。二色为矞。矞云外赤内黄。非烟非雾。郁郁纷纷之象。橘实外赤内黄。剖之香雾纷郁。有似乎矞云。橘之从矞。又取此意也。”

  

  

  矞云(左)与柑橘果皮(右)有点像乎

  早年看过这一段话,我就注意寻找这与柑橘果皮相类的“矞云”。落日时分,金黄色覆盖在洁白的云层之上,看上去颇似柑橘的果皮,从空中俯看落日应该是最佳的视角了,上图是我在一次飞行途中拍到的矞云景象,是否与右边的柑橘皮有几分相像呢。橘从“矞”,应该是取其形象更为确切吧。

  三

  说点题外话,就是人们时常提起的“橘”、“桔”互用、混用的问题。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将“橘”简化作“桔”。1986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正式废止了《二简》。新近出版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特别注明了“桔”不是“橘”的简化字。《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也解释道:橘俗作桔。那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互用、混用的现象呢?

  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果树栽培学》(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各论中的柑桔部分由曾勉主持编写,他便用“桔”代替了“橘”;196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成立,曾勉出任所长,亦用“桔”代替“橘”作所名。现今,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本人所供职的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的公章,均采用“桔”字,而各出版社也有“橘”、“桔”并用的情况存在(左图)。

  所谓俗体字,是指各个时期与字书上写法不合的主要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字体。由于很多俗体字比正体字笔画少,应用方便,所以能流传下来。在广东的几种方言中,“橘”、“桔”、“吉”同音,是故粤人喜用“桔”代“橘”,既易书写,还包涵有吉利的意思。连中小学课文中也出现了“橘”、“桔”的混用发生。

  

  李学柱先生曾撰文说,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在中文书面语言中只有“柑橘”之称谓,而无“柑桔”之说法。“橘”、“桔”混用在明清的粤闽台地方志时有见到,这里一例是《嘉靖惠州府志》(1556年),中有“桔”、“金桔”、“卢橘”混用的情况。当然这里的“卢橘”指的是枇杷,但至少可说明“桔”字在明代已有应用于方志这样的“大雅之堂”了。

  另外,“桔”本身就有“桔(jie)梗(多年生草本植物)”、“桔(jie)槔(井上汲水的工具)”的词组应用。

  从使用地区看,除大陆存在此种现象外,港澳台、新加坡等华人社会,还是普遍应用正体的“橘”字。虽然《二简》已作废,但以“桔”易“橘”的现象还是有着一定的存在。当然,从不同年份Google检索“橘”“桔”的字频结果看,“橘”及“橘树”“橘花”“橘园”等词组的字频还是要明显高于“桔”及其词组。

  诚然,“橘”“桔”互用的现象还会延续下去。但是,在正规的出版物中,还是应该强调用“橘”弃“桔”,也就是说,写成“柑橘”是规范的,写成“柑桔”是不规范的。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