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8 07:46:09 来源: 旁观中国 作者:王嘉鹏 卿滢
在12月1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问:据BBC报道,中国在南海有关岛礁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有关报道具有严重的偏向性和误导性。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关心相关岛礁和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方岛礁建设工程是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的,坚持建设和保护并重,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和渔业保护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要求,并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小编好奇地去看了看BBC这次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岛礁建设破坏环境的,结果却发现,这篇报道对岛礁建设只提到了几句,而通篇讲的却是另一件事——有一些来自中国的渔民正在毁坏南沙群岛海域的珊瑚礁。
当然,BBC还有另外的报道专门讨论南海问题,内容对中国的主权主张自然不怎么有利。做报道的记者Rupert Wingfield-Hayes去年就曾来到南海,坐着一艘渔船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岛礁建设,今年他又来了,这次是坐着菲律宾政府提供的一架小飞机。据他在报道中称,这次中方提前警告BBC不要派记者到“菲律宾非法占领的领土”,而在他乘坐的小飞机飞近相关岛礁时,也多次收到了中国海军的严厉警告。
我们暂且把南海争端放在一边,看看珊瑚礁被毁是怎么一回事吧。
Rupert Wingfield-Hayes写道,他此前已经听菲律宾人说,中国渔民一直在破坏一系列处于菲律宾控制下的珊瑚环岛,以此作为“报复和惩罚”,但他并不太相信,认为这只是菲律宾反华政治狂热分子的泼脏水言论。
不过,在他停留的南沙中业岛(该岛目前被菲律宾控制,被菲方称为Pagasa),这位BBC记者发现有十几艘船在不远处的珊瑚礁附近停泊,在船的后面还有一长串的沙砾痕迹。
BBC记者拍摄的船只画面
一名菲律宾渔民带着他和摄影记者来到了那座珊瑚礁所在的区域,他看到这些船上的人用绳子把船拴在珊瑚礁上,然后让船只引擎加速,喷出了大量黑色柴油尾气。
BBC记者拍摄的渔船工作场景
带路的菲律宾渔民说这些人在利用船只螺旋桨摧毁珊瑚礁。Wingfield-Hayes觉得自己要眼见才为实,他潜入了混浊的水下:
这里曾经是富饶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如今海底覆盖着一层层由残骸、珊瑚礁碎片以及像粉碎骨头一样的白色物体组成的混合物。
This place had once been a rich coral ecosystem. Now the sea floor was covered in a thick layer of debris, millions of smashed fragments of coral, white and dead like bits of bone.
BBC记者拍摄的水下画面
这位BBC记者看到,在周边海域,大多有着同样的景象,但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他用中文问一个正在作业的人:“你们在找什么?”
“贝壳。”对方用中文回答说。
BBC记者Rupert Wingfield-Hayes与渔民交谈
两个潜入水下的渔民从水里拖出了一个挺重的东西。在浑浊的泡沫中,Wingfield-Hayes的镜头拍到了至少有一米长的巨大贝壳,它来自贝类海洋生物“砗磲”(音同车渠),在英文中被俗称为Giant Clam。
BBC记者拍摄的渔民水下画面
砗磲因为表面有车渠一般的沟槽而得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动物。砗磲贝有的体长超过一米,但它生长缓慢,有人测定每年仅生长2-3公分,一些大的砗磲年龄都在百年以上。
白色砗磲贝
历史上砗磲就是有名的珍稀海洋生物,《金刚经》曾经将它列为佛教七宝之首,还有一种说法,将砗磲与象牙、红珊瑚、琥珀列为世界四大有机宝石。砗磲贝中还曾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珍珠。
而在南沙海域,在这几个渔民乘坐的小船上,已经放着三个砗磲的贝壳。在附近一条比较大的“母船”上,有几百个贝壳高高地堆在一起,清晰可见。船身上还写着两个汉字“潭门”。
潭门是海南的一处渔港,也是中国砗磲加工和交易的最大市场所在地。近二十年来,用砗磲加工的手串等珠宝装饰和大型工艺品,已经成为在中国相当流行的商品,找砗磲自然是一门利润不菲的生意。原理上,死砗磲的贝壳是最好的加工品,但有些人也对活砗磲打起主意。
然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于1983年就将砗磲贝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护,中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也将其列为一级国家海洋保护生物。据报道,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也是砗磲重要产地,但其旅游商品市场上并没有砗磲的贝壳销售。
与此同时,由于许多死亡砗磲的贝壳被埋在珊瑚礁的内部。对于逐利者来说,想要把它们取出来,珊瑚礁的外层就变得十分碍事。
(小编:他们为什么不连珊瑚也拿走呢?大概是因为那些又粗又大的珊瑚本身并不值钱吧……)
针对这个问题,海南省的一些政协委员们在2013年4月就曾提交一份《关于加强砗磲贝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建议中写到:“对目前潭门镇天然砗磲贝的加工应采取限制政策,不能任其无序发展。大力发展砗磲贝人工繁育,推行增养殖。对南海诸岛砗磲贝分布海区、数量、种群进行资源调查,建立档案,加强保护,明令禁止捞捕。”
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在对政协提案的回复中提到,已经开始调查和调研,并且未来将在潭门设立主会场,开展宣传月活动。加大对非法利用砗磲贝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还将加大砗磲贝苗种繁育科研力度。
两年之后,这些看上去来自潭门的渔民在英国BBC记者和摄像机的注目下,大大方方地继续着自己破坏珊瑚取砗磲的作业。Wingfield-Hayes在报道中强调,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中国政府在保护这些偷猎者,但显然也没有谁来阻止他们。
BBC报道很应景地回忆了他们的另一则报道,2014年5月,在南沙群岛附近,同样来自潭门的一艘中国渔船被菲律宾警方捕获,在船上,菲律宾警方发现了大约500只Hawaksbill海龟,大部分已经死亡。这种海龟同样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濒危物种。
菲方以中国渔船“非法捕捞海龟”为由,向巴拉望省地方法院对其中9名中国渔民提起诉讼。最终,菲律宾地方法院判决这9名中国渔民每人缴纳10余万美元罚款。
中国外交部则强硬回应表示:中方要求菲方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渔船和渔民。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方面在中国南沙群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渔民并作出所谓“司法判决”,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管辖权。
不论BBC或其他的外媒如何报道,中国持有的主权立场既然合理合法,自然不可动摇。但对南海生态环境破坏和非法捕捞带来的问题,中国也需要有十足的重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称,南海的渔业资源从1950年到现在已经下滑了70%-95%。
若南海问题在未来某一天获得了圆满解决,但砗磲和海龟都已消失、珊瑚礁破坏殆尽、渔船只能空载而归,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会打多少折扣,南海又会留下多少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