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文化园

伞:最浪漫的发明

2015-12-13 21:13:08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夏天保

  

  

  下雨天,街上总能看到人们举着各式各样的伞匆匆而过。这古老的发明,直到今天,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并且常变常新。

  伞不仅能防雨,还能防晒,甚至更衍生成了人们从高空降落的工具,乃至在空中滑翔的翅膀……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

  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的一首《雨巷》,造就了无数中国人对于油纸伞的浪漫意象。

  和伞有关的浪漫,并不是从戴望舒那里才开始的。在许仙和白娘子的古老传说里,一把油纸伞,就是浪漫缘分不可或缺的道具。

  当然,伞的发明绝不是为了浪漫,而是为了十分实用的目的。

  南北朝时期新造了“伞”字

  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传说,伞是春秋末年的能工巧匠鲁班发明的。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了伞。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叫《鲁班造伞》的课文是这样说的: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忽然下起了大雨,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鲁班想到,要是在湖边盖几个小亭子,人们坐在亭子里观赏风景,就不怕日晒雨淋了。可是妹妹说,坐在小亭子里,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要是能有可以移动的亭子就好了。鲁班由此受到启发,又从小孩子在雨中嬉戏时头顶的荷叶得到灵感,从而发明了伞。

  而关于鲁班妻子云氏发明雨伞的传说是:鲁班常在野外作业,如果遇到下雨,常被淋得浑身湿透。古籍上记载:“云氏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意思是说,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而这就是伞。

  传说毕竟是传说,已经难以考证。而有确切依据的是,据专家考证,“伞”(“傘”)是南北朝时期始造的新字。这是个象形字,其字本身包含了“伞”的全部要素。当然,如果代表这个事物的文字都出现了,那么这个事物本身一定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了。

  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当然,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最直接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遮阳、挡风、避雨。

  油纸伞从唐朝开始盛行

  唐朝的造纸业十分发达,社会用纸广泛。有的工匠在纸上涂桐油,制成能防雨的“油纸伞”,一时间,下雨人人举纸伞的情景,在长安各地随处可见。这一时期,由于专门用于书画宣纸的出现,出现了专门用宣纸做伞面、书画家在伞面写字绘画的书画油纸伞。也是这一时期,油纸伞传播至日本、韩国、台湾、南洋等地。

  宋代广泛使用“绿油伞”,颜色以绿色为主,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的集市上人们用的就是这种“绿油伞”。文人诗句中也频频出现伞的字样。如北宋孔平仲“强登曹亭要远望,纸伞挚手不可操”;“狂风乱挚雨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 此中“油裳”也是指的油纸伞。

  到了元代,由于棉布的发明,出现了棉布上油的油布伞。元代以后,油纸伞、油布伞一直是我国民间主要的雨具工具。

  明清时期,油纸伞在民间广泛使用,同时这一时期的书画家们也喜欢在伞上创作。2005年3月,在美国的一次拍卖会上,文徵明创作的一把山水画油纸伞曾拍到98万美元的价格,可惜古代流传至今的名家创作的油纸伞很少很少。

  清代以后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油纸伞一直是民间主要的雨具工具。

  18世纪西方才开始用雨

  公元12世纪,英语才出现“Umbrella”这个词。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的。所以,西方一直只有“阳伞”。

  1747年,英国商人汉威到中国广州办货。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回去后不久,正逢一个雨天,他便撑开带回去的那把雨伞在伦敦街头行走。按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认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汉威因此受到嘲骂和诅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掷鸡蛋。汉威的行为还激怒了依靠下雨天抢生意的马车夫,他们对他进行威胁。此外,保守的宗教领导人也评论说:“假如不打算让雨把人们淋湿,上帝就不会送它来。用伞防雨是对上帝的亵渎。”

  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流行起来。几十年之后,罗马教皇也对伞发生了兴趣。他以上帝的名义为伞洗刷不白之冤。

  1874年,一个名叫霍克斯的金属拉丝工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有了这种伞骨,伞可以收紧,从此钢架布伞成为英国绅士常用的雨具。到19世纪中叶,雨伞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备品,而且用伞也成了英国人的一种时尚。

  而现在人们最普遍使用的折叠伞,有人说是出自中国一位大学老教授的设计灵感。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老焱若从人体肘关节能屈能伸受到启发,他想:若能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一种像人的肘关节一样伸屈灵活的折叠伞,人们携带起来不就方便多了吗?于是,他对现行伞进行改进,设计出了图纸,亲手制定出加工工艺并设计模具,最后与北京一家机械加工厂——中孚工厂达成协议,由该厂承制并销售。1957年第6期《人民画报》在“退休的老教授”专栏里,还刊登了他发明的折叠伞的照片。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