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2 07:10:50 来源: 凤凰原创 作者:王立新
原标题:秦国历史究竟该如何评价?
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往往以野蛮民族战胜文明民族而告终,但就在野蛮民族战胜文明民族的过程中,它却被文明民族的文明所征服。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话语。
以秦国的文化身份而论,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一直被中原和东方各诸侯国所小视。秦穆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其实有些担待不起。因为当时秦国所霸,只是西戎地带,也就是它周边的少数部族。这些当时的小部族,文化落后,组织力量也不强。秦穆公只是霸西戎,不是霸中国,没有在当时的“中国”境内造成大的影响,并未真正进入当时“主流中国”的主要视域之中去。秦孝公不想被“中国”看成是蛮夷,要跻身于文明的诸国之林,任用商鞅,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秦王嬴政的手上,攻灭了“山东各国”,猎得了“中国”全境。但它在文化上,当时依然较被攻灭的诸国落后很多。它能“吞二周而亡诸侯”,跟它的野蛮和嗜杀有很大的关系。
史载长平之战后秦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图为长平古战场尸骨坑局部。
没有文化积累的政权和国家,虽然在文明程度上不及其它拥有文明历史的国家,但野性相对更足。在城防不够坚固的冷兵器时代里,这种野性就是战斗力,就像成吉思汗的蒙古一样。
契丹辽国能够欺辱大宋,金国却能灭了它;金能灭辽,背后的蒙古也能比较轻易地把它灭掉。一个比一个野蛮,一个比一个凶悍。这种情况在冷兵器时代,几乎就是一个法则。不是谁失败了谁就孱弱,更不是谁战胜了,谁就先进。胜败跟好坏、善恶完全不是一回事。当然,我们谁都希望善者胜利,文明程度高的胜利,这是我们的好心。可历史的前行,尤其是在私有制的时代里,推动历史演进的常常是邪恶的力量——人类自私的贪欲,而不是正义的力量。这是黑格尔的说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给予充分肯定的经典理论。
后起的文明程度不高的国家政权,既然没有足以自豪的文明积累,它就可以不在文化取胜上面耗费心思,负担相对轻一些。精神上既不能取胜,它会用更加简捷的方式去争取出头露脸——追求在物质上的强大。而追求物质上的强大,多半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这种考虑一旦可以给自己带来实际的益处,比如技术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长,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战争中的胜率高等。以美国为例,为什么美国能够在二百多年间成为强大的国家,跟它没有必要的文化积累肯定有关系。美国的文化,起初都是外来的。它没有文化上的自豪,所以必须创造“新文化”。它要想在世界上获得文明国家的承认,只能首先通过物质方面的发展。这种内在要求,促使他们走上“效益主义”的道路,不顾及(也没什么可以顾及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单纯追求经济实力的增长,追求技术上的领先,追求在战争中的优势地位等等。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功利主义的盛极流行。所以,美国是现代功利主义的重要策源地。中国也有功利主义,当下正在愈演愈烈,但是中国的功利主义,跟美国的功利主义不一样。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所以中国的功利主义总是羞羞答答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而美国的功利主义,则是赤裸裸的,毫无掩饰和顾忌的,所以才会在短近的期间内获得实力上的发展,就像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样。
美国国土的扩张(资料图)
但是,功利主义的特点是只在眼前,不在未来;只在自家,不在大家;只在实惠,不在价值。由于这样的特点,功利主义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如今的美国人已经走出了纯粹功利主义的视野,开始有更加长远的文化建设的考量。而我们的社会,似乎却返身努力地步起了美国当年的后尘。从前穷怕了,现在感受技术的恩惠又太便利了。于是大家就只图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忘记了人文的重要意义。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不唤醒民族文化的自觉,就将彻底将自己的文化基因舍弃掉了。
秦国当年的情况,就跟美国现在的情形相差不多,所以它才能很快就处在领先的位置上。商鞅变法,完全是“效益主义”的,或者叫功利主义的。因为秦国据此强大起来,他们尝到了甜头,所以,直到李斯和秦始皇,还在继续坚定地推行这种功利主义。他们只知道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优异,却不懂得文化在人生和社会中重要意义。历史和社会人生,不是为了政治、经济和技术而存在的;但政治、经济和技术,却必须为历史的进程和社会人生的需要服务。这个基本道理,秦始皇和李斯们不懂,也不想懂。他们只要懂得“我强大,谁见了我都得怕”就行了。而站在民众的角度,确实觉得他们很可怕,不仅是因为他们强大,还因为他们没文化。没文化还强大,那才真可怕。因为他没有顾忌,只要有利,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秦国君臣对于文化的疯狂打压,一方面出于文化是经济和利益发展的“滞动力”。文化总是试图要扶正方向,它要搀扶社会和人生,不要因为单纯追逐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滑向深渊,就像长者扶着孩子走路一样。小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总想撒腿就跑,这样容易摔倒,容易摔坏,甚至摔死。长者们总要上去搀扶,嘴里还不断地叮嘱说:“慢点,别摔了。”文化就是这个社会的长者,面对技术和经济发展,不断发出各种劝诫和警告。没有这种劝诫和警告,经济和技术就会遵照物理学定律一样,把社会当成“物体”,只管向前推,社会就会因此而毫无阻挡的沿着下坡路加速度下滑,直至滚翻、摔碎为止。这就正是文化和文明,作为发展的“滞动力”的意义和价值的表现。
这种看似“滞动”之力,实际上却是正面的强大扶持之力,就像父母们仁慈和关爱的双手那样坚实而有力。这还只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之一,至于为发展提供后劲,为稳定提供资源,为和谐提供精神源泉之类,更不是本文所能道尽。
我不是说不要发展经济和科技,而是说必须把技术的发展,置于人文的引领和监督之下,否则它将泛滥成灾。没看见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恶化吗?说来说去,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发展技术的时候,舍弃了人文的引领和监督。因为意识不到人文引领的重要性,等到问题严重时,又想着用技术去解决。如果跳不出从技术到技术的怪圈,环境还将继续恶化下去。同时,社会还必须给经济的发展,注入充足的人文要素,这样它才会有长久的动力,同时也能相当程度地防治一切向钱看,而不是一切向前看,有效地防治人被金钱所奴化,成为马克思批判的那种“异化”的——被自己的创造物所奴役的奴隶。
贾谊和历史上的很多学者们,都认为秦国的灭亡在于不懂“攻守之势异也”,没有施行仁义,只是一味实施暴力。尽管这是一个理由,但却是站在为统治者牢牢把住政权的角度立言,没有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历史的长河中去申说。当然,历史局限了他们,这不是他们的毛病。但我们今天看待历史,不能局限于只为统治者立言的立场,要是还像从前那样的话,我们的历史研究,就是自说自话,自己人在自己家里唠家常,跟世界既没有关系,也引不起世界的注意。现在已经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我们所处的国家,已经不是古代的小村落式的小邦国,我们需要跳出习惯性的窠臼,努力争取站在世界或者整个人类的立场上,来重新看待中国的历史。要不然,我们的历史,就永远只能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德国、俄罗斯和美国都根本不用来关注,因为是你自家的事情,跟人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因此我们也将永远引不起别人的关注,更不要说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