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文化园

六畜兴旺的学术问题

2015-12-09 07:48:50       来源: 《文汇学人》    作者:袁靖

  六畜兴旺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家养狗的历史不会停留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南庄头遗址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

  对照现在狗的用途,再结合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狗的状况,推测当时人类饲养狗的目的,可能主要是为了狩猎、看守家园、作为随葬动物或宠物。

  这里要强调的是狗的家畜化可以导致人类狩猎的策略、战术或技术发生一些变化。这种饲养行为并未给人类提供多少稳定的肉食来源,也没有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帮助人类积累了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的经验,奠定了人类后来驯化多种家养动物的基础。从这点看,狗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研究,依据猪下颌骨上存在齿槽尺寸变小引起的齿列扭曲现象;牙齿的几何形态测量结果与家猪相近;猪群的年龄集中在特定的年龄段,不同于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猪的个体数在全部哺乳动物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野猪种群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在墓葬中随葬猪下颌,开启后来数千年在众多遗址中发现随葬猪下颌的先河;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属于家猪的谱系;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猪的食谱与人工喂养有关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已经存在家猪。

  

  野猪和家猪的头骨比较

  家猪的出现意义重大。数千年来,还没有一种家养动物像家猪一样,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历史时期,家猪的饲养技术还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促进这个地区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绵羊

  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驯化而成。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绵羊出现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和青海一带。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的5号墓和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突然发现随葬的绵羊骨骼;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绵羊的骨骼,其数量随着年代的更新逐渐增多;在有的遗址中还发现有灼痕的绵羊肩胛骨,显示其与占卜有关;全部绵羊骨骼的测量数据跟商周时期可以肯定是家养绵羊的测量数据十分接近;DNA的研究结果证实具有这些基因特征的绵羊最早起源于西亚地区;食谱研究发现绵羊的食物中包含有人工喂养的小米秸秆等饲料;依据绵羊的突然出现及DNA的证据,当时很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从中国境外将已经被驯化的绵羊传入中国。

  家养绵羊及后来出现的山羊都可以给人类提供肉食及奶制品,羊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羊毛还可以为人类的衣着提供原材料,提高人类抵御风寒的能力,获取羊毛和编织毛织品还带动了手工业中专门领域的发展。

  黄牛

  现代的家养黄牛均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西亚地区的野牛,其被驯化后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扩散。中国古代的黄牛是距今5000年左右从中亚地区传入的。迄今为止中国最早发现的黄牛位于5000多年前的甘肃地区;多个遗址中出土的黄牛数量从早到晚大致都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对黄牛骨骼的测量结果证实其与商周时期的可以明确肯定是家养黄牛的数据十分接近;距今4500年以来,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埋葬黄牛的现象,比如在距今45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中,发现有9头黄牛集中在一起埋葬,摆放得比较规整;DNA的测量结果证明其与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黄牛属于同样的谱系;食谱研究证实其食用的是人工喂养的小米的秸秆等。

  

  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出土的黄牛骨架

  家牛的出现,除了使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在精神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其最大的用途是用牛犁地。牛耕极大地提高了古代农业劳动的生产率,这个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称之为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家马是由中亚地区的野马驯化而成,时间大约在距今5500年左右。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家马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左右的甘肃地区,多处遗址突然发现马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家马突然出现于属于商代晚期的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那里发现多座车马坑,一般都是1车2马,在殷墟遗址的西北冈还发掘和钻探了100多个马坑,每个坑中马的数量少则1匹,多则37匹,这些马很可能和祭祀有关。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3300年以前几乎没有发现马骨,而在距今约3300年以后发现多处遗址都存在车马坑和被埋葬的马,我认为甘青地区可能是马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之一。由于甘青地区家马出现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的家马相比要相差数千年,中国的家马或饲养家马的技术是由中国境外传入的可能性相当大。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出土的马骨架

  除了形态学的观察和测量、数量比例统计、考古学文化现象观察、DNA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均提供了家马的证据之外,特别有学术价值的证据是甲骨文提到“王畜马于兹牢”,即王在“兹牢”这个地方养马。相比之下,甲骨文中没有一条记载讲到“王畜狗”、“王畜猪”、“王畜羊”、“王畜牛”、“王畜鸡”,只有“王畜马于兹牢”这条记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强调马这种动物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家马的出现,在提供肉食资源及精神领域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但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运输能力,尤其是作为战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用途,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家鸡起源于栖息于西南亚地区的原鸡。现在可以证明中国最早的家鸡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现在只有两条证据,一是骨骼形态的观察结果,二是甲骨文中已经把“鸡”和“雉”这两个字分开了。

  鉴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鸡骨始终不多,养鸡仅仅是为了食肉的解释似乎不够全面。鸡能生蛋,获取鸡蛋也许是养鸡的另一个原因。在《诗经》中记载养鸡与打鸣相关,这可能也是当时养鸡的原因之一。

  概括起来说,按照迄今为止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结果,中国六种主要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种类如下:距今约10000年左右,在河北省的南部出现狗;距今约90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南部出现猪;约为距今5600—5000年,在甘青地区出现绵羊;距今约5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出现黄牛;距今4000—3600年左右,在甘肃省的东部出现马;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东部出现鸡。这些家养动物分别起源或出现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但基本上都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尽管随着今后考古发掘的进展及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科学化,上述关于六种主要家养动物起源及出现的观点可能还会得到修改和完善。但是有一点认识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即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出现过程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中国古代居民在与一些野生动物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步控制它们,将其驯化成家畜,这可以狗和猪为代表。另一种是古代居民通过文化交流,直接从其他地区把已经成为家畜的动物引进来,这可以绵羊、黄牛和马为代表。这个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形成过程。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