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13:36:23
秋草枯,杨叶黄。一级级梯田,一道道山梁。“苦瘠甲天下”的陇中大地,土豆开始收获。
45岁的强彩霞在“流转”来的地里,与七八个农民一起捡土豆。劳作之余,她用土法烤土豆分享帮她干活的农民。土豆烤熟了,掰开一个,热烘烘、香喷喷的。
甘肃定西是我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把马铃薯当主粮,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并不新鲜,他们与土豆有不解的情缘。
强彩霞是村民眼中的“强女人”,现在是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吕坪农产品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曾经扛得起80斤土豆的她,弯着脊背略显老态,干起活来却毫不含糊。一提起过去,这位“强女人”就满眼泪花,“难过得说不成”。
1975年,母亲去世时她才5岁。父亲不会做饭,只会煮土豆。她和妹妹每天只能吃3个,“一直感觉吃不饱”,强彩霞说她到现在还是喜欢吃土豆。
12岁时,她主动担起家庭的重担。“卖过苜蓿籽,1斤4角钱,10斤卖了4元钱,称了1斤盐,1斤煤油,一家人才过了个年”。这些数字她记了快30年。后来她又卖过扁豆,进城卖过糖葫芦,为了给儿子看病甚至上街乞讨。
土豆耐旱,再干旱也有收成。
“土豆救过我们的命,不敢忘。”强彩霞渐渐地有了一些商业经验,她觉得要想致富还得靠土豆。
1998年,强彩霞贷款盘下了村里的小卖部。这个小门店成了她“土豆事业”的支点,她的纪年方法也变成了“我开小卖部后第几年”。
开小卖部第7年,强彩霞开始骑着进货用的农用三轮车走村串户收土豆。“当时家家都种得少,基本上自己吃。”她走访五六家才能收到1000斤土豆,下午运到定西市的蔬菜市场,“每天挣100元钱,感觉土豆赚钱最容易。”
后来土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强彩霞的三轮车换成了四轮车,收购价格也增加到了每斤2角钱。
靠着开小卖部积攒的人气和看电视学来的政策,强彩霞2010年成功“游说”104户村民加入她的合作社:
“我想办个合作社你参加不?”
“合作社是干啥的?”
“我也不知道,但我能保证收购价比别人高5分钱。”
这一年她却遭遇重大挫折。土豆价格从收获时的每斤0.85元涨到1.05元,很快就急转直下,跌到了0.75元,为此她赔了16万元。
“强女人”也是犟女人,认准的事决不轻易罢手。2011年,她通过土地流转租了200亩地,种上了土豆、小麦和亚麻,当年就收入10万元。“地里面真的有黄金。”她尝到了甜头。
偏远的乡村却早早受到城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进了城。
“地荒着太可惜”,第二年她一下流转了2800亩地。种、收都需要人力,“雇不到人,土豆烂在地里,我又失败了。”说起失败,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出来。
痛定思痛,强彩霞总结了两条经验,一是发展大户,一个人流转的土地不能太多;二是农村缺少劳动力,要靠农业机械。
2014年,她把适宜机械化耕种的土地分给了合作社中的5名社员,每人分得200亩地,成为合作社扶持的大户,自己种了700亩。今年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购置了土豆种植、收获、旋耕机和动力机械各7台,还有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各1台,并建起千万吨级的马铃薯储藏库。
“农技中心推广的良种、地膜和专用肥,村民们都不信,更不用。”强彩霞自己和种植大户先试用,“土豆挖出来,我的和他们的差别很大,第二年他们就都用上了。”
望着刚送进储藏库成堆的土豆,强彩霞说:“只要把土豆种到地里,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