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致富经

合作社请来四个“小组长”

放权分责,生产和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2016-06-02 14:04:59       来源: 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今天加加班把药打完。可不能瞎糊弄,让我逮着了,年底别想拿奖金!”李富安这几天起早贪黑,一直在地里领着几个农机手给小麦喷除草剂。觉着进度慢了,李富安心里和嘴上都着急。按说若没什么灾情或阴雨天气,早半天晚半天都不打紧,只是李富安心里明白,自己慢一点,别人就跑在了前面。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河庄村的李富安是村里的生产小队长,也是兖州区良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小组长。他打理的这300多亩小麦并不是自家的,之所以这么上心,不仅因为权利和责任他都一肩担着,而且还有另外三个人和他干着一样的活,大家心里难免想“较较劲”。

  2012年成立的良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有3000多亩的经营规模,其中合作社承包土地1600多亩,合作社半托管土地1400多亩。前几年,粮食从种到收,包括期间的管理都是由合作社社长和几个理事张罗着人干,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他们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且问题不断。2016年春节后,合作社决心换换管理法子。

  放权、分责

  四个小组长具体管农田

  “我们找了四个人当‘小组长’,来分片管理这1600多亩地。”合作社社长刘保柱说,按照成方连片的原则,划分出了300~500亩不等的四片地,分别交给了四个种植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管理。从种到收,包括期间的除草、杀虫、灌溉、苗情和预防等事项都由这几个人一手操办,社长和理事不再直接干预。“找哪个农机手,用什么化肥等具体的问题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合作社理事李运扬说,合作社把事关生产和管理的权力都放给了小组长,但是如农机手的工资等财务事项还得合作社管,为这个,合作社还专门请了专业的会计。另外,李富安等四位“小组长”的待遇可不差,除了每亩地每年50元的管理费,年底根据各自的业绩,还有总计2万元的奖金,工资和奖金都是年底统一发放。

  李富安管着330多亩地,仅工资一年就16000多元,如果干得好,年底还有奖金。“干得好的才有奖金,干得不好的只有工资。”刘保柱说,一万多块钱的年薪不算多,但性价比很高。“小组长在做好合作社工作的同时,完全可以照顾自己的地,而且小麦玉米的种植管理主要集中在固定的时间段,并不需要每天都耗着,自由度很大。”

  虽然四位小组长的权力和自由度很大,但是责任也不小。“大面积缺苗、虫害,浇水不透,不及时观察苗情等都会被罚款和警告。”刘保柱说,合作社与四位小组长事先签订了协议,不仅明确了他们的权力,也指明了他们需要担着的责任,“小的过失会罚款,大的过失会影响到年终评优和奖金分配以及下一年的合作。”

  拒绝糊弄

  三个制度明晰各自责任

  有了四个“小组长”,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没闲着。“我主要负责外联事宜,比如申请政策优惠等,还有就是销售方面;刘彬理事负责对接四位小组长,他对生产和管理技术比较拿手;李运扬理事主要负责采购。”刘保柱说,现在合作社实行了三个制度,即总监制、组长制、农机手责任制。三个理事分管和主持各自事宜;四位组长负责抓具体的生产和管理;针对农机手,合作社也设立了统一的责任条款和奖励措施,鼓励他们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农机手和小组长在责任上有一定连带关系,毕竟农机手都是各自小组长自己找的。”

  “效果特别明显,原来是10天才能浇完的地,现在顶多7天就能浇完,而且浇得很透。”刘保柱说,“以前浇地请工人都是按天计费,工人总是磨洋工,而且经常有的地方淹死有的地方旱死。”放在以前,刘保柱也没办法,1600多亩地,他和几个理事不可能跟着监督。而现在,有小组长看着,地浇不好,小组长脱不了干系。“以前为了赶农时,总是催着农机手赶紧干活,有时候农机手为了提高效率收着麦子却不关舱门,时间确实缩短了不少,可损失却大了去了!”刘彬说,他曾经在地里一块3平方米的地方扒出了200多斤麦子。

  聘小组长

  为的不是增产而是增效

  刘保柱说,找“小组长”管地,并不是想增产多少,而是想压缩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就说浇地10天变7天这事,光电费就省多了,还不算现在工作效益提高带来的隐形收益。我估摸着一亩地最少能挽回200多斤的粮食损失。”刘彬说,之所以不给小组长设定具体的产量标准,除了考虑农业生产受天气、环境的影响大的因素外,主要还是想把考核标准放到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上来。包括最后的评优都是根据生产管理的效率和成本等由社员代表统一评选。

  “现在刚开始实施,并不完美,只能慢慢摸索、逐步细化,找到最适合我们的管理路子。”刘保柱说。

  (祝超群)

  摘自《农村大众》

  ​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