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什么?村干部就是群众的‘小跑堂儿’。刮风你是群众的一堵墙,下雨你是群众的一把伞。逢山你开路,遇河你架桥。”吕廷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吕廷祥,何许人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建国后第一位女省委书记吕玉兰的故乡——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东留善固,是吕玉兰流血流汗、战天斗地、至死不忘的热土,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关注、周恩来深情牵念的地方。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作为有着下堡寺镇副镇长、临西县人大常委、河北省和邢台市人大代表等头衔,并获得邢台市“优秀乡镇企业家”、河北省“劳动模范”殊荣的吕廷祥,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
多业并举,推动科学发展
任职20多年来,吕廷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连续开展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将全村80%的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村里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他也被村民誉为“一心为民的玉兰传人。”习近平总书记给他回信,希望他“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村民信任的好干部”。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称他为“农村支部书记的好榜样”。
吕廷祥始终把带领村民致富作为自己的天职。1984年,上任伊始,吕廷祥就思谋着如何带领群众走上治穷致富之路。村里果树多、品种全、产量高,但行情差,价格低。经反复论证,他下定决心,立足本地资源,独辟蹊径,创办一个罐头厂。当时的村委会只有800余元钱的家底,吕廷祥亲自前往哈尔滨松江罐头厂进行业务洽谈。他背着一兜妻子准备的窝窝头和老咸菜,软缠硬磨了7天,啃了7天窝窝头,睡了7天沙发,愣是把罐头厂引到了村。
之后,村里几乎每年新增一家企业。他们大力发展个体企业,兴办集体企业,并在全县农村中率先成立东留善固实业总公司,实现了村工业的“从无到有”。经过多年努力,全村工业形成了纺织、建材、酿酒、食用菌、保健品、运输六大行业24家企业。农业实现了方田林网化、种植区域化、耕作机械化、浇水深井管道化。
最近几年,吕廷祥抓住带领村民实施“三次创业”的机遇,先后上了5万纺锭项目、日产20吨的食用菌生产项目等,总投资2亿多元。他拖着病躯,往返上海、成都、北京20次,引进上海光明集团食用菌研发生产、川东天然气、北京奶牛养殖3个项目,总投资8亿多元。截至目前,全村工农业产值达4.5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向国家缴税款达1000万元。
吕廷祥还帮助全村每一户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对一技之长头脑灵活的人帮助他们搞养殖、做买卖或者吸收到村办企业;喜欢开车的,推荐参加培训,帮助办理驾照、营运手续,村里一下子出了近200多名大型货车司机;喜欢办工业、搞管理的,选派到村办企业发挥作用。目前全村有个体企业20多个,从事棉花加工的、电子配件的、织布合线的、跑运输的、木料加工的、理发照相的、机械维修的、饮食服务的,真可谓行行发财、企业兴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心系群众,真情关注民生
吕廷祥在鼓励村民致富、大富的同时,还以大爱之心,对那些条件差、智力弱或因自身难以抗拒的缘故返贫的家庭,给予一定的救济援助,或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使他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村民孙俊月在外地打工时受了伤,造成全身瘫痪,孙俊月的媳妇回了娘家。吕廷祥了解情况后,安置俊月家电费、孩子学费,其行动把孙俊月媳妇感动了,濒临失散的家庭又再现了往日的笑声。如今,孙俊月的妻子到村办企业上班,家里盖起了新房,娶了儿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吕廷祥常说,“人的发展是最根本发展”。多年来,他想着法儿提高村民素质,塑造东留善固新型农民。
“不重视教育的村庄是没有希望的村庄,不重视教育的干部是没有远见的干部。”十几年来,东留善固仅用于学龄教育的投资就高达300余万元。在吕廷祥的坚持下,东留善固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将玉兰试验小学打造成了在临西县农村综合排名第一的实验小学,吸引周边村镇甚至县城的孩子前来就读。
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吕廷祥“铁打的原则”。他坚持把集体企业赚来的钱,用在村里的公益事业上,集中解决群众想办但一家一户又无力办的问题。投资3000万元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用于打井办电、埋设输水管道、置办耕作机械等;投资400万元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全村实现了道路、街道、胡同“三硬化”,大街小巷全部安上了路灯,200多户建了沼气池;投资760万元,建设了吕玉兰纪念馆和玉兰公园;投资近万亿元的新民居一、二期工程已经入住,三期正在施工,道路已经硬化,地暖已经入户。
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村庄
“制度靠大家来制定,不是村干部手里的泥娃娃,想捏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在村级管理中,吕廷祥注重民主,让群众参与村务管理,东留善固村也坚持自觉维护村民民主权利。
依照法律规定,东留善固在全县第一个实行了村民直选村委会干部,第一个运用“两推一选”办法公开选举党委成员。村里还规定,每年开展七天干部整风,让群众代表面对面评议每一名干部的功过得失,让全体村民背靠背给每一名干部划票打分,凡是村民满意度低于60%的,一律自动辞职。群众自豪地说:“村干部的乌纱帽就攥在全村村民的手里,谁给老百姓办事,就给谁戴上。”
吕廷祥非常重视村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权利。凡是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村务,比如宅基地发放、企业的兴建与引进、5000元以上的集体开支、承包地的增减与调整等等,一律交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一般村务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重大村务要经80%的人按“红手印”,以真正体现每位村民的意志。吕廷祥坚持让群众定规矩,干部去执行。全村几十项方方面面的制度,都是村民大会经村民三上三下广泛讨论修改的历时一年形成的《村民自治章程》,被大家称之为村里的“小宪法”,一户一册,既是群众自律的准绳,又是监督干部的依据。村里出了问题,不是领导作判断,而是找章程看规定,怎么定的就怎么处理,谁也没有章程以外的权利。整个村务活动充分体现了民主原则,村民个个心情舒畅,安居乐业。
吕廷祥还善于运用群众舆论的力量,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村里通过让群众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优秀党员、卫生胡同、文明标兵等十个方面、百个典型,促进村风建设。今年他组织50多位村民代表上进心强的青年赴江浙学习考察,参观了阿里巴巴、滕头、上海九星,并在陆家嘴世界金融大厦举办了“玉露香梨”众筹发布仪式,春节举办了首届农民灯展,村民们个个喜气洋洋正能量大增。凡是村民发生纠纷,经村调解员调解无效的,让纠纷双方申辩各自的理由,让群众讨论、评议谁是谁非、理多理少,拿出处理意见,最后双方表态今后如何与对方和好。既保证了处理意见让双方心服口服,也教育了群众。许多村民说:“过去干部说你不对还能盖半个脸,如今众人说你不对,脸就没处搁了。可不能干这种丢人败兴的事儿。”
牢记宗旨,身体力行当表率
吕廷祥从不搞特殊,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当好党员干部的表率。在二次创业之初,为创办集体企业,吕廷祥常住马车店。为了省钱,他和几位村干部成了村办企业的义务装卸工,就在他生病期间,也始终不忘村里的工作,偷偷溜出医院去厂家洽谈业务,乡亲们都说:“厂子是廷祥拿命换来的!”。村里招待客人用的“石林”烟,吕廷祥从来不与村上招待烟一个牌子,一个兜里装两样烟,村里的客人来了用公烟,客人走了吸自己的。他要求自己严格,对子女也一样。一次,他的儿子从部队回家探亲,在县城下车后已经是半夜,找不到出租车,就打电话让村里的车把他接回家。吕廷祥知道后不仅严厉的批评了儿子,还亲自把30元租车费交到财务室。作为招商引资的功臣,县财政奖励给吕廷祥16万元,他更是一分不留的全部捐献给了吕玉兰纪念馆。
多年来,他坚持同村民一样出义务工、一样排号浇地。他没有乱花过集体的一分钱,到外地办事谈业务最爱吃的是豆腐脑,村里处理树,他让老父亲和村民一样投标称价,弟弟盖房没经过批准私自放水,照样写检查、罚款。
自吕廷祥任职以来,东留善固村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被省、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先后被中央命名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村”、“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巾帼示范村”、“以法治村、民主管理红旗村”。他本人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当选为省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村官。《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的事迹。
如今的吕廷祥患过三次脑血栓,一条腿落下残疾,走路有点跛,他仍然性格爽朗、幽默风趣。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精神抖擞地谋求村庄发展之道。“我愿意做一辈子这样的‘小跑堂儿’。”吕廷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