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9 14:38:4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去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总额达八百四十七亿元
让贫困学生同样享有出彩人生
都说“机遇和挑战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于清华大学维吾尔族学生乃哥麦提·伊加提来说,清华无疑就是这样一枚硬币。
2011年,进入清华的前几个月里,乃哥麦提“被一种难言的自卑感占据”。但他认为,“坚持远比放弃更值得选择”。整整一年时间,图书馆、自习室和课堂成为他生活的绝对主体。最终,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帮他褪去了胆怯与自卑,他变得沉着自信了。
然而,“夏花般的生活突然迎来了严冬”。大二下学期,乃哥麦提被一种慢性病缠上身,迫不得已申请休学治疗。那漫长的一年里,陪伴他的,除了母亲,就是冰冷的光疗仪器、苦涩的中药药剂、收费单上一排长长的数字,以及心底无限的悲伤与彷徨……
休学期满后,乃哥麦提渴望尽快回到校园,但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承受了沉重的医疗支出后变得捉襟见肘,学费成了横在他面前的拦路虎。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助学金的“雪中送炭”,帮乃哥麦提重回校园。
后来,乃哥麦提以毕业论文96分的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而且成功免试推研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用乃哥麦提的话来说,“国家资助政策”在最艰难的时候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和勇气,而政策背后隐含的期冀让他的每一步都迈得更加坚实。
同样的,对于今年大三的周芳来说,“国家资助政策”一次又一次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不仅是物质的帮助,更是精神的鼓励。
周芳是一个被双目失明的单身养父收养的孤儿。小时候,父亲经常出现做饭被烧伤、砍柴滚下山等状况。直到2004年,父亲进入敬老院,才不再为温饱问题日夜奔波,周芳的上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2013年,周芳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录取。然而,面对通知书,她满心欢喜也满怀惆怅——多年苦读终于有了硕果,她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凑够上大学的费用。
正当她和父亲一筹莫展时,与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简介让她燃起了希望。最终,她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不仅部分学费问题得到解决,她的学习和生活也有了保障。大学3年,周芳获6次学校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用周芳的话来说,国家资助政策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7月28日召开的教育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座谈会上,听完乃哥麦提·伊加提、周芳等3名同学的故事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非常感动和欣慰。“感动的是,你们没有被家庭经济暂时困难所吓倒,而是积极乐观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为自己的人生梦想顽强拼搏;欣慰的是,看到你们在国家资助政策帮助下健康成长,顺利在大学里迈出了成长成才的第一步。”他说。
和乃哥麦提·伊加提、周芳一样,近年来,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每年都有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入校学习。
杜玉波认为,“这是我们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停下脚步沾沾自喜,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要更加努力,继续为他们的成长排忧解难,助其成才,助其出彩。”
杜玉波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总投入年年增长,2015年资助金额突破15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0%,资助学生8400多万人次。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总额达到84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0亿元,增幅达到18%。
杜玉波认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基本目标已实现。在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学生资助工作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把资助和育人有机融合起来,把资助工作落实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
他强调,资助育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让受助学生同样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把握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要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项能力”,增强受助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三项教育”,培养青年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诸葛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