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13:24:20 来源: 金农网 作者:徐晓磊 李阳 宋安勇
近年来,农民普遍反映,种地的利润越来越薄,已至种地不赚钱。尤其今年麦收时节,由于受极端雨水天气影响,“农民种地不赚钱”的声音在逐渐升温 。现正值各地农民收获小麦后售粮的时候,为了了解农民种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分析农民种地为何不赚钱,以及与农民成鱼水关系的农资企业又将如何应对?近日《中国农资》记者专门采访调查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主要产麦区经销商和农民,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小麦价格上不去,农民种地不赚钱
情况一:受灾区域 除去成本所剩无几
“这大风大雨的天气把我家麦子都吹倒伏了,直接导致小麦籽粒不饱满,减产了一大半。”河南平顶山的一位农民王福海告诉《中国农资》记者。
入夏以来,雷暴大风及局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导致河南全省小麦累计受灾63万亩,其中因风不同程度倒伏58万亩,受雹灾损坏5万亩。由于阴雨天气持续,完全倒伏的小麦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霉变、发芽。
王福海说,因为雨水天气,他家每亩地只收到500斤小麦,原本按照1.18元/斤托市收购价的小麦,由于品质达不到国家托市收购的标准,只能卖给那些压低价格的粮贩子,卖到8毛钱一斤。按这个价钱,王福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小麦的种子投入50元,化肥投入是150元,耕地时用的种肥同播机械成本和收割时的收割机成本是100元,再加上其他人工、物料成本100元左右,总投入400元/亩,按当地市场价8毛钱一斤,种一亩小麦几乎挣不着钱。
河南省唐河县天河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太铷告诉《中国农资》记者,今年河南北部高产灌区小麦赤霉病偏重,不仅导致麦穗枯黄,籽粒秕瘦,同时也严重减产,品质不好的小麦只能以0.8-0.9元/斤的收购价售出。也就是说,小麦只有达到国家收购标准的,农民小麦售出价格相对高一些,达不到标准的只能卖给个人粮贩,价格相对就低,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如果每亩地打800-1000斤小麦,除去种地的成本,农民1亩地毛收入500-600元,除去成本所剩无几。
河南、安徽地区小麦受天气影响,品质普遍较低,达不到中储粮收购标准。往年小麦收割后基本都靠中储粮消化,基层商贩想收购需要以高于中储粮的收购价才能收购到小麦。但是今年虽然中储粮收购价在1.18元/斤,农民却卖不到这个价格,只能以0.7-0.9元/斤,甚至0.3-0.6元/斤的低价销售给基层粮贩。
情况二:未受灾区域
市场收购价格偏低
由于受灾,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市场收购价偏低是客观条件造成的,然而一些没受灾的地方小麦价格也不尽人意。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雅民告诉记者,目前陕西省小麦入仓已经基本结束,从今年小麦产量看亩产几乎在850斤左右,较往年相比收成相对较差,省内小麦的主要收购价格在0.83-0.84元/斤。
山西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张杨向记者介绍说,今年的麦收结束后,普遍收购价为1.05元/斤,较低的收购价为0.80元/斤,农民种小麦没有利润,甚至赔钱。
山东省鲁北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泽告诉记者,今年山东地区小麦收割情况相对较为稳定,山东大部分地区的小麦质量都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二、三级小麦,收购价格在1.19-1.18元/斤,达不到国家的标准的,一些地区面粉厂收购价是1.14元/吨,私人粮商的收购价是1.1元/斤。
山东省乐陵市瑞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邵云告诉《中国农资》记者,合作社流转土地将近2000亩,今年种植的小麦全部由中储粮收购,除去每亩地80元的流转成本和将近500元的种植成本,大约每亩地利润在200-300元。
品质成为农民种地不赚钱一主因
据了解,今年小麦国家托市收购价格仍为国标三等小麦每公斤2.36元,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每公斤0.04元。凡是质量等级一至五等的小麦,且不完善粒含量不超过10.0%,都在“托市”收购政策的执行范围之内。
客观来看,农民种地赚不赚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想让种地农民持续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调查发现,各地收购价格相差较大,不同品质的小麦,价格各不相同。安徽、江苏等受灾区,由于受灾程度不同,导致小麦品质不同,最终价格也会不同。从调查发现,各地受灾区域有许多农民种植的小麦达不到国家收购等级,自然卖不了托市价格,只能低价卖给当地私人粮商,并出现压价的现象,使一些农民更是赔本赚吆喝。
从此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市场普遍反映,无论受灾区域,还是正常年景区域,因品质的差异导致市场小麦价格分化明显。一方面是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偏差,不符合入库标准,大量的小麦被拒于政策性收购之外,托市收购吸纳能力受阻,收购节奏缓慢;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对小麦后市看淡,收购谨慎积极性不高,市场收购对新小麦的收购动力也普遍弱于往年。
通过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差异化、高品质的农产品,小麦品质参差不齐现象在各地较为普遍,品质低下造成缺乏竞争力,这已经成为广大麦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这也是农民现阶段种地不赚钱的一个主要原因。
农资企业探路打开农产品品质之结
自古以来,谷贱伤农,农民种地不赚钱,伤的是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如何改变现状?粮食品质之结如何打开,在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农民投入将减少,直接影响农资市场,面对这一现状,农资企业又该如何参与其中?
河北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实践带给我们启示。该公司延伸服务链,统一提供种子、肥料,培训机播手,引导农民标准化种植优质小麦,从种子、化肥到技术配套、收购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认可。
该公司对接收购加工型企业,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直接收购农民种植的优质小麦,1亩地农民的纯利润达500多元。由于绿园公司抓住小麦品质这一核心环节,不仅助民增收,还拉动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同时解决农资企业如何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
廊坊绿园公司总经理杨春华坦言道:“引导农民标准化生产,抓住小麦品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就解决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农民有了积极性,农资市场也就稳定了。”
无独有偶,黑龙江省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从优质水稻入手,在五常优质水稻核心产区建立了大规模龙稻种植基地,着力打造高端大米品牌“龙稻”,立志成为黑龙江优质大米的代表,并颠覆了传统散粮收购加工模式。通过自繁优选稻种、自营团队种植、冷链鲜米直供、质检追踪监控的全程质量管控模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经营,高档大米的售价每斤20元以上,然而普通大米一般价格仅为每斤2元-3元。
2015年水稻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2016年水稻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5万亩,并计划5年内将基地面积扩大到20万亩,实现倍丰集团从“赚农民钱”到“帮赚农民钱”再到“与农民一起赚钱”经营理念的转变。 (徐晓磊 李阳 宋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