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种养加

同样一块地 管理出效益

——种粮大户雷修春的种地心得

2016-06-14 10:38:19       来源: 新华社    作者:陈尚营

  一个村里相邻的耕地,基本条件一样,一边亩产1100斤,一边亩产只有八九百斤,差别为何这么大?“种地经验很重要,但我觉得科学管理更重要。”种粮30年的雷修春在逐步修正自己的“种地经”。

  正值夏收时节,记者近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看到,由于在灌浆期和收获期遭遇连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倒伏等情况较为严重。很多地块里的麦穗发灰、发黑,不见了印象中“金黄色的麦浪”。不过,也有例外,在葛林村种粮大户雷修春家的千亩麦地里,记者看到了不一样的小麦,颗粒饱满、均匀,既没倒伏也无赤霉病,与周边的地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老百姓种地,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老天爷眼色。像2014年的时候,风调雨顺,大家都是大丰收,但像今年这样,只有多下点工夫,才能有好收成。”雷修春说,下工夫要从耕地开始,播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去年10月播种小麦的季节,雷修春把自己的300多亩地进行了翻耕,“现在很多人为了方便、省钱,土地长期只旋耕不翻耕,影响土壤质量。”雷修春解释说,因为现在秸秆都要还田,旋耕深度较浅,如果长期进行旋耕,大量的秸秆就会堆积在土壤表层,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翻耕深度较深,可以把秸秆翻入地下,改善土壤结构。“同样一亩地,翻耕要比旋耕多花30多元,很多人就放弃了。”

  播种的时候,雷修春一亩地平均播了26斤种子,“我认为这个量比较合适。而有些农户一亩地下40斤种子,以为多下就能多收。一亩地的肥力有限,株数太密也影响生长,播种不是越多越好。”雷修春说,事实证明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小麦播种后期,看到墒情不好,出苗不齐,雷修春又浇了一遍水,一亩地又比其他人多花了40元钱。

  “最重要的赤霉病防治,很多人都是防两次,我防了3次。”雷修春告诉记者,通过农技和气象部门的信息,根据天气状况提前防治,效果很好。

  到了收获的季节,截至13日,雷修春的小麦已经全部收割。“测算了一下,差一点的地块亩产大概是1080斤,好一点的1100多斤。”而附近的地块,好一点的亩产也就在八九百斤,差一点的甚至只有五六百斤。

  雷修春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虽然多花了100多元钱,但多收了200斤麦子。由于麦子质量好,能卖出好价钱,一亩地比周边地块要多收入300多元钱,一出一进,每亩地多挣了至少200元。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