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1 13:25:29 来源: 吉林日报 作者:孙翠翠
今年3月,“吉粳511”在日本广岛获评食味“最优秀奖”。半个月之内“吉粳511”种子脱销,市场上“一种难求”。
“吉粳511”为何能在中日水稻新品种食味评比中脱颖而出?为何大米企业对其情有独钟?一切都源自省农科院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以食味为标准
“吉粳511”在日本被评为食味“最优秀”奖,业内人士都知道,在日本获得食味最优秀奖意味着什么?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最讲究大米食味的国家,他们把大米按品质分为五个等级,A’级为顶级米,被公布为A’级的大米,销售价格马上翻一番。而“吉粳511”获评食味“最优秀”奖,意味着跻身顶级米行列。
“这次评选由中国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与日本佐竹公司联合主办,非常权威,25名中日大米品鉴专家对10个优良食味品种的食味进行‘盲评’,‘吉粳511’在参评的六个中国优良水稻品种中,排名第一。其食味值还超过其他三个日本知名品种。”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周广春说。
“吉粳511”是省农科院水稻科研创新团队选育的优良食味超级稻,2012年通过审定,目前,在省内长春、吉林、延边等地广泛种植。
去年,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会上,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山东、宁夏等省、自治区的25个优良食味稻参评,“吉粳511”被评为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特等奖。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确认专家组测产,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被农业部确认为2016年超级稻品种。
长春大米协会会长、“松江佰顺米业”董事长赵明柱的水稻基地种植的主要品种就是“吉粳511”,他说:“‘吉粳511’的适口性好,市场反映一直不错。今年公司与上海等地的高端客户签订了高端米销售协议,所以,公司的有机种植基地将大面积种植‘吉粳511’,预期销售价格在每公斤300元左右。”
“高产也是我们选择‘吉粳511’的重要理由。”榆树种粮大户董玉辉说,“吉粳511”的产量,试验田种植亩产能达到800公斤,种粮大户配套相应栽培技术,达到这个水平应该没有问题。
“食味值全国排行第一,产量又达到超级稻水平,这是近年来,吉林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我们仔细分析了市场以及‘吉粳511’的特点,它的市场定位主要是面向大米企业的订单农业……”吉林吉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赵劲松,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后,为“吉粳511”做了精准的市场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
对于省农科院水稻所来说,竞争的压力来自全国,甚至于全世界。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吉林省这个巨大的用种市场,早已成为全国各地的育种机构的角逐场。
无论是“吉粳511”的脱颖而出,还是专家们正在进行的新品种的培育,与水稻以市场为导向商业化育种的思维模式是分不开的。
2015年,省农科院全面整合人才、技术、资源等科技要素,鼓励“育繁推一体化”,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育种研发,逐步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模式转变。
“研发要符合水稻种子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商业化育种发展趋势、符合产品创新规律。而作为育种专家,必须有能力根据目前市场现状,预测未来5年到10年的市场需求。”周广春再一次阐释着水稻所的育种理念。
“吉粳511”当年在确定选育目标时,把优质放在第一位,就是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的新需求,而稻农种植需要它抗病,所以抗病作为第二目标,高产作为第三选育目标。
以创新为驱动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低。省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战线的排头兵,准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用五大发展新理念指导科技创新工作,适时调整科研方向和工作重点,推进吉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
创新,首先要改变旧的科研体制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各学科之间壁垒难以破除,优质品种进入农民手里,就不容易发挥它的特长,影响它在田间的表现。”水稻所所长周广春说,以前体制机制对于创新的束缚,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深有体会。
2015年,省农科院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院内学科、专业、课题组界限,整合全院水稻研究优势资源和优势力量,构建一个首席专家负责制的相对独立运作、非机构性质、结构松散任务紧密的水稻科研创新团队。
“无论是育种过程还是推广种植,多部门多学科配合,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紧密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作用。”“吉粳511”的育成人郭桂珍说。
以水稻新品种选育为核心,上游连接水稻资源鉴定与研究,中游覆盖育种技术,下游配套单品种栽培技术与品种示范,并把新品种网点区试、生试纳入团队,对外连接吉农水稻公司的市场开发。省农科院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让其与市场联系得更紧密。新品系在报送省或国家审定的同时,也送到水稻种子公司,由对方来进行配套的相关技术研究和试验,审定通过以后,第一时间配合适应的栽培技术等推向市场。
同时,省农科院以国家“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先进国家学习,强化专用品种育种研究。通过培育新品种,研究新的栽培技术等途径,为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推进“互联网+种子”在线上的发展。与省供销社和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提升服务质量,扩大销售范围。线下与公主岭市政府合作,打造吉林省“种业硅谷”;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提升品种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供给侧改革,让水稻育种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为吉林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种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