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10:01:04 作者: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9月30日,樊红然在自家的苹果园里进行田间管理作业。
金秋时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治平乡大庄村村民樊红然望着自家9亩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盘算着今年还不错的收入,露出微笑。
33岁的樊红然是村里的苹果种植能手,通过精细化的田间管理,他使得9亩果园年产量达5万斤左右,一年能为家里带来超过15万元的收入,小小的苹果已成为樊红然一家的致富希望。
“过去种庄稼,一年到头口袋里也落不下几个钱,日子过得紧巴巴;这些年种了苹果,乡亲们脱贫致富终于看到了希望。” 种苹果尝到甜头的樊红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亩园胜过十亩田。
坐落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静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干旱缺水,基础设施落后。为了实现脱贫致富,近年来,当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扶贫道路。利用海拔适宜、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发展苹果种植产业,依靠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整村推进、产研对接等扶贫项目支撑,建成果园上百万亩,一个个贫困村实现整村果园化,加之道路条件改善,静宁因此成为我国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之一,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变成职业果农。
为了让苹果卖上好价钱,樊红然萌生了开网店的主意,他给自己的苹果园起名“金果乐园”,报名参加了农业服务技工学校,学习苹果种植、计算机网络和电商营销知识,不到一年,通过网店销售的苹果就实现了身价翻番。“今年‘双十一’恐怕要很忙了,”樊红然说,“电子商务给我们果农带来很多改变,从等着客商来收购变成带着二维码去推广。”
据介绍,2015年静宁县苹果总产量达68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3950元,还带动了果品经销、中转和长途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从中受益,全县已有15.4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小苹果带来的大产业已经托起了静宁贫困农民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