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1 11:06:35 作者:单保江
朱彦夫(右二)在田间查看庄稼长势。(资料图片)
金秋时节,果满枝头,山岭飘香。在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乡亲们时不时就会提起他们当年的老支书朱彦夫。村民赵圣贵指着村东边的一片果园告诉记者:“这里是‘赶牛沟’,原来寸草不生。当年,我们那特等伤残的老支书,领着大伙硬是把这里改造成了果园。”
现年82岁的朱彦夫,身体已大不如前,但仍时时牵挂着生他养他的张家泉村。朱彦夫14岁参军,17岁参加抗美援朝,在一场惨烈的战斗后,全连只剩下他一个人。而他也失去了双手双脚和左眼,昏迷了93天,动过47次手术,成为需要特殊护理的特等伤残军人。那年,朱彦夫才18岁。他不甘心这样生活下去,1954年回到故乡张家泉村。
若非亲眼目睹朱彦夫的伤残程度,记者根本无法想象他生存得如何艰难。这位传奇英雄以钢铁般的意志,经过炼狱般脱胎换骨的磨砺,学会了自己吃喝、穿衣、行走等。后来,一位善良的姑娘被他的英雄事迹感动,与他结了婚,陪伴着他无私奉献、造福故乡。
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合告诉记者,朱彦夫回村不久,就办起了农民夜校。凭着在部队扫盲班和后来学到的千八百字,他拖着残疾之躯坚持在夜校授课两年多。当时只有500多人的小村庄,竟有100多人学会了写信、看书、算账,有10多人先后当上了生产队会计。张吉才等几位现年60多岁的老人,都是在夜校脱盲,后来当了村干部。
张家泉村是革命老区,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仍然贫困落后。村里的老人说,村风不正、党支部班子涣散无力是重要原因。1957年春耕时节,支部书记撂了挑子。经过全村8名党员选举,朱彦夫担任了村支书,一干就是25年。
从大处说,朱彦夫带着大伙干了4件事:治山、治水、造田、架电。村民们说:“这些事过去想都不敢想。”
前有南珠山,后靠红崮山,东临油篓崮,西接白草关,迈步脚蹬山,出门眼朝天,这就是张家泉村的地理环境。面对光山秃岭,新支书朱彦夫实地勘察、科学规划。对没脚没手的朱彦夫而言,上山下山是何等艰难!他不知摔倒多少次,残臂断腿摔得鲜血淋漓。村里的治山计划渐渐形成:山顶松树戴帽,山下林果缠腰。
张家泉村改造山河的炮声响了。经过近10年的努力,近千亩荒山披上了绿装,花椒、桑树、蜜桃、苹果渐渐成为全村人的“摇钱树”,近半个世纪以来惠及几代村民。
张家泉村严重缺水,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人畜饮水还得到邻村去挑。水的问题,成了村里发展的最大瓶颈。记者翻开朱彦夫1965年和1966年的日记,里面记载最多的就是找水、治水。
刘文合领着记者来到村南一眼大口井旁,讲起了这眼井的来历。过去,这里是个盆口大的小水洼,朱彦夫多方请教水利专家后,决定开挖大口井。1973年冬,在打井的最关键时刻,朱彦夫不顾阻拦下到井底,用残臂夹住铁锨,铲泥装筐。数九严寒,断肢磨破流出的血水和井底的泥水混在一起,竟把他的假腿和断肢冻在一起!
就这样,苦干了一个冬春,深6米、东西宽24米、南北长33米的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后来,村里又相继打出几眼大口井和深水井,几百亩坡地有了水,全村小麦亩产从300斤提高到600斤。
走在张家泉村的小路上,放眼望去,层层梯田错落有致,平坦舒展。刘文合说,这都是当年老支书带着大伙填沟造田干出来的。千百年来,3条大沟把张家泉村本就不多的土地分割得七零八落,再加上洪水冲刷、土壤流失,乡亲们年年吃不饱。朱彦夫决心向3条大沟要地。
村东边的“赶牛沟”造地工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充满科技含量。过去,南北走向1000多米的赶牛沟,大雨走山洪,小雨走流水,水干时就成了放牧牛羊的山沟。朱彦夫坐在山头琢磨来琢磨去,突发奇想:能不能用石块垒条涵洞把山沟“棚”起来,水从洞里流过,上面填土成田,让沟两边的农田连成一片。
踏着1974年的最后一场秋霜,朱彦夫带着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1米多高、5米来宽、1500米长的暗渠涵洞砌起来了,2.3万吨土方填平了沟壑,40多亩良田平展展地连成一片,当年就产粮5万多斤。又是两个冬春后,“舍地沟”、“腊条沟”也相继填出70多亩良田,每年又增产粮食8万多斤。从此,张家泉人吃喝不愁。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张家泉村照明靠煤油灯,朱彦夫就想把电引进村。供电局帮着算了算,电线进村长达15公里的材料得靠村里自己搞。那是计划经济年代,架电材料都是紧缺物资。为凑齐架电材料,朱彦夫忙活了7年。7年间,他揣着积攒的伤残金和妻子卖猪的钱,一个人挤火车、爬汽车、睡路边,行程2万多公里。1978年,张家泉村通电了,夜晚一片光明,沿线十几个村子也跟着“沾了光”。
村民张太元说:“朱彦夫说自己有伤残金,不要村里一分钱。招待客人就在自己家里,花自己的钱干公家的事。”
朱彦夫日记里写着:“共产党员为群众谋利益,就是守阵地。拼还是不拼,干还是不干,效果不一样,境界更不一样!敢拼才能有出路!”他担任党支部书记25年,张家泉村成为沂蒙山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1982年,朱彦夫伤残的肢体再也不堪重负,才把一个生机勃勃的山村交到后任手中。刘文合深情地说:“我们后来几届党支部,坚定传承老支书的理想信念,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张家泉村一直走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前列。”(记者 单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