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天下

三回合交锋唇枪舌剑 中美智库华盛顿激辩南海内幕

2016-07-08 10:24:46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作者:王 文

  由菲律宾单方面要求裁定南沙岛礁地位的“南海仲裁案”,结果将于7月12日公布。中国对此强烈反对,而菲律宾背后的支持者美国则屡放狠话,在南海问题上拉偏架、选边站,使得近年来本已处在国际舆论焦点的南海问题加倍升温。在这个节骨眼,“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于5日在华盛顿召开,两国都邀请了重量级嘉宾,对缓和局势的作用举足轻重。作为联合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之一的执行负责人,笔者亲历了前后数月的两国筹备沟通的台前幕后,以及一整天闭门讨论的始终,对各种细节尤其是现场激辩的情况感触颇多。

  “南海对话会”——美国国庆节后华盛顿的头等事件

  此次对话,中方由前国务委员戴秉国领衔,有来自南海、经济、战略、国际法等领域的著名专家,机构有中国南海研究院、南京大学、上海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美方则邀请前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及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安会等重要部门的前高官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智库专家,总计约50位对话代表和嘉宾,可谓阵容强大,重要性超前,特殊性显著。

  中美双方都有意愿希望通过深入对话,寻求在南海问题上管控分歧,并就中美两国长期如何加强战略沟通、减少误判等提出务实思路和解决方案,但整个筹备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最初筹备时,笔者相继找到3家美国顶级智库,但得到的回应要么是担心南海议题的敏感性,以时间、人员等为由婉拒合作,回避对话,要么就像本次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积极态度那样,在整个筹备过程中,关于时间、人选、议题等,均更多听从中方意见。这既体现出中国智库日益提升的主动设置议程、在海外塑造话语权的能力,更折射出美方对中国在南海议题上最近看法的期待,以及对中方主张的尊重。

  相当多的美国精英认识到,南海与美国相隔万里,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但一定是中国的核心关切,处理不好,会使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因此,当中方提出对话时间定在7月5日,虽因是美国国庆日放假结束后的第一天而显得时间上有点尴尬,但仍牵动许多美国精英的神经。一位美国智库学者说,这次对话堪称今年美国国庆后华盛顿的最大事件。

  “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成为当天屡被引述的警句

  开幕式当天,所有美国嘉宾都提前到场,一些未受邀请的知名学者也闻讯而来,恳请要一张有限对话会场空间内的“座票”。内格罗蓬特也早早到场,恭候戴秉国先生,希望能够提前沟通一下。

  戴秉国一走进会场,全场响起掌声。他先与大家寒喧,讲与在场几位重要美方嘉宾的多年友谊,然后对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娓娓道来。他坦承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双边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坚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但“菲律宾居然独出心裁,跳出来搞所谓南海仲裁案……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不良政治图谋,即有人有意挑事,刻意激化矛盾,怂恿对抗,唯恐南海不乱”。戴极富逻辑与法理性地道出仲裁庭的非法、无效,并斩钉截铁地说“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这句话成为当天对话屡被引述的警句。

  全场一直安静地倾听戴秉国的讲述。戴继续说,南海的温度必须逐步冷却下来,并劝美方不要因为误判而“断送掉40多年来双方苦心经营起来的好端端的中美关系,那中美两国人民是绝不会饶恕的”。这句话可谓苦口婆心。之后内格罗蓬特在主旨发言中复述了戴的这个意思。

  接着,戴对美方的劝诫与警示令全场震撼。戴提出美方应恪守不选边站队的承诺,不要把南海放大为一个战略问题,臆想中国会把美国挤出亚洲,美方对南海的介入要降下来,要努力拓展海上积极议程等5点建议。其间,他说道:“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半个小时刚柔并济的主旨发言引起美方对话嘉宾的共鸣。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在开幕式茶歇期第一时间来索要戴的发言稿,并用中文说:“我一定要中文版的”;许多美方嘉宾围着戴合影,有的叙旧情,有的继续探讨。美国海军学院教授、著名少壮派军官马伟宁博士告诉笔者,可能有人会觉得戴的演讲有一些强硬措词,但他讲得很清晰,很真诚,让美国人听懂了中国给划的红线与底线。

  “这才是真正的中美对话。”美国《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办公室主任威廉·琼斯说,戴先生的演讲几乎是中国近年来最清晰、最全面南海政策的讲述,美国真正懂得了中国捍卫南海岛屿主权利益的决心,也明白了中美在南海议题管控分歧的重要性,以及中美两国合作大于分歧的未来发展可能性。

  有的发言引发共鸣,有的话题针锋相对

  事实上,中美之间虽有100多个对话交流渠道机制,但专门就南海问题的对话却很少,大多美国智库学者对基本的南海事实也不了解,比如,对越南、菲律宾等国非法武力侵占南沙群岛共42个岛礁的事实模糊不清,对中方无意独吞南海、排挤美国的意图狐疑与猜忌,等等。有的美国智库在南海议题上出于意识形态考虑,有的则跟着美国军方与媒体的观点走,而中美南海对话会则近乎于给美方“洗脑”与“再教育”,在对话过程,中方学者处处显示出话题主导力与逻辑优势。

  第一环节的主题是“南海问题:中美各自的视角”,第一位主旨发言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锋教授的坦诚,引起全场美方嘉宾的热烈响应。朱锋说,目前南海很危险,紧张局势有可能升级。美方需要想一想,有必要在南海进行中美战略对峙?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如果各持己见,就毫无退路,大家都要懂得妥协,避免过激行为。

  随后发言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立即呼应朱锋的观点,并道出原由:美国担心被中国逐出亚洲。他呼吁:“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像刚才朱锋教授提到的,双方会反应过度。中国可能认为主权受到挑衅,美国可能认为自己的立场受到了挑战。”

  首轮定调发言引起诸多正面回应。史汀生中心学者、美国国务院前官员容安澜呼应道:双方应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否则谈判就无法推进。但现在,美国对中国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美国前副助理国防部长谢伟森不无担忧地说:“未来10多个月的冲突几率特别高,我们要避免。”

  管控风险的共识迅速达成使第二环节“多角度看南海分歧与未来”的讨论变得更加直率。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葛维宝在主旨发言中高唱“法律的价值”“中国必须遵守国际仲裁庭的裁决”。不过,他的所谓法理论述被接下来的主旨发言人、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及国际法研究所首席专家易显河教授批驳得体无完肤。

  易教授用流利的英文质问道:难道葛维宝教授忘记了奥巴马总统拒绝执行尼加拉瓜仲裁案的历史了吗?美国常讲依法治国,但“态度要诚实,不能在全世界面前玩把戏”,难道国际仲裁庭可以裁决主权吗?是仲裁庭不懂法、不尊重法律精神吧?现在仲裁庭的费用都是由菲律宾承担,可谓“出钱的人声音大”,仲裁庭只听了菲律宾单方面的片面之词。1995年中菲两国就有共同声明,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和解,仲裁庭做判决,结果导致谈判消失。易教授最后幽默地问:“现在我的学生问我,仲裁庭的仲裁员是否是法律界的专业人士,我很难回答。”易教授的反驳令美方哑口无言,而转而谈论其他次要议题。

  “如果是一场辩论赛的话,中方完胜”

  第三环节聚焦“南海问题务实解决思路与建议”更反映出两国的未来分歧。针对戴秉国“给南海降温”的表述,芮效俭一方面表示美方应当反思自己的言辞,停止公开谈论南海问题,另一方面说中国也应尊重海洋法框架,不要老拿历史性权利说事,要知道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历史上中国已放弃南海权利。

  上海社会科学院黄仁伟教授立即反驳道,中国谈的历史权利不是追溯到明清,而是追溯到1947年中华民国的11段线,毕竟所有临时国界是在二战之后确立。黄仁伟还纠正道:把仲裁庭的决定说成国际法,是误导;美国是最大军事大国,老派航母到南海,如何要求其他国家不军事化?

  如果防止危机出现?黄仁伟认为,中美要定期通话,继续海上相遇规则的对话,要通知对方在这方面的巡航和战舰通过、军事演习或其他活动。美方说制止过菲律宾的冲动,但不能偷偷地做,而对中国的批评却动辄借用媒体,很高调。

  黄仁伟的建议得到美方响应。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格雷格森认为,美国不应再公开谈论航行自由行动,这让中国公众感觉受辱、下不了台。美国战略预测公司地缘战略分析副总裁罗杰·贝克提出,应当恢复共同开发,建立南海联络处实现信息共享等,以此缓和南海冲突。

  为期一天的讨论,信息量相当大,交锋也很直接,几十位发言者相当踊跃。在场的几位观察员纷纷表示,中方准备充分,立论扎实,占据道义至高点。有人说,“如果是一场辩论赛的话,中方完胜”。

  解决南海问题的三个“C”

  在对话的最后,两家主办方代表做了总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前总统特别助理包道格坦言,举办这场对话会是经过仔细和反复利弊权衡的。他认为,这场对话会是坦诚、富有创造力的一次成功的会议。

  笔者在总结中以故事开头,赞扬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作为现代智库的前辈与老师,对中国智库不断提供帮助与合作机会,然后话锋一转,谈到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也应向卡内基学习。因为在现代化与国家崛起方面,美国是老师,中国是学生,但老师也应包容学生超越老师。南海问题部分折射了“老师”美国无法包容“学生”中国海洋力量的崛起。全场不少美方嘉宾都会心地笑了。

  接着笔者建议,管控南海分歧至少要有三个C:communication(沟通), coordiation(协调);cooperation(合作),即双方在智库、媒体层面多沟通,在南海政策方面多协调,在南海生态、反恐和“一带一路”方面多合作。美方学者都为此报以掌声。

  本次对话在平和却又深刻的讨论中圆满结束,被许多在场嘉宾视为一次中国主动塑造国际话语权、给美方释疑解惑的重要案例。不少外媒也报道了此次会议的相当多重要内容,让美方清晰地知道中国意图,起到了风险管控的作用。

  通过这轮对话,笔者越来越觉得,南海问题不只是南海各方的利益之争、法理之争,更重要的,还是思想之争、话语权之争。而南海的思想与话语权竞争源于国家的海洋战略意识与国际维权意识,也源于智库研究能力与国际运作能力。

  正如戴秉国前国务委员铿锵有力的讲话:“希望美国恪守在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上不选边站的承诺,认清中国和平崛起、无意争霸的战略意图,停止介入南海有关领土问题,与中国共同建设性管控分歧。”中国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应当比美国更有底气,因为美国缺乏基本法理支撑与根本的利益诉求,而时间与道义都站在中国这边。▲(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晨、崔悦、贺思对此文均有贡献)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