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往事

5位直通中央高层的老外

2015-11-01 08:21:27       作者:张伟

  相信各位关注时局的局友都看到,最近中央高层不是一般的忙。十八届五中全会前,习近平刚出访回来,开会期间还要接待国外来宾;这刚开完会,李克强出访韩国,过两天李源潮将出访印度,紧接着习近平又将出访越南、新加坡。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编发现,这些天出访的大部分是邻邦。尤其像越南,是习近平首次以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份出访的国家。

  说到邻邦,不少人都会想起中国共产党一直很看重的外国友人。早在今年9月3日的大阅兵,我们就邀请了来自15个国家的100多位国际友人或其遗属参加,这里面有“中国人民熟知并深切爱戴的白求恩大夫、柯棣华大夫的亲属,当时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中华民族是重情义、懂感恩的民族”。对于国际友人,“中国人民始终铭记在心,须臾不敢忘怀”。

  那些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怀抱情谊的外国友人,后来都得到了极大的礼遇,他们作为党和国家的朋友被邀请,甚至在十年浩劫期间,也可以进入中国,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他们,注定是党史和国史上颇有特色的一笔。

  埃德加·斯诺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编觉得,谈到外国友人,不能不提斯诺。

  还记不记得一张著名的毛泽东照片,那是他年轻的时候,头戴一顶八角帽。毛泽东不喜欢戴帽子,所以戴帽的照片很少见,照片中他的帽子是美国记者斯诺的,而照片也正是由斯诺拍摄的。

  话还是要从头说起,首先需要明确的,斯诺是第一个进入红区采访的西方记者。他1928年来到了中国,任几家欧美报社的记者。1936年他来到陕北,在当时的中国,想前往红区并不是那么容易,斯诺必须得靠相关人士的帮助才可以前往,靠谁的帮助?宋庆龄。

  来到陕北的斯诺见到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很多党的领导人,并对他们进行采访,观察陕北的种种。回到北平后,他不但发表大量报道,还向学生们介绍相关情况,并用英文完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在海外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翌年,中译本在上海出版。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形下,这本书在海内外对中国共产党所起的宣传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在陕北时,红军曾经配发给斯诺一套制服,包括一顶八角帽。斯诺为毛泽东拍照时,觉得不戴帽子的毛泽东头发有些凌乱,就把自己的帽子借给毛泽东戴上,拍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照片出现在诸多海外媒体上,改变了很多人对于红军的成见与想象。而这顶八角帽也被回美国的斯诺所珍藏,在斯诺去世的三年之后,也就是1975年,被斯诺的夫人回赠给中国。

  回国后的斯诺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受到冷遇,甚至行动都不甚自由。后来,全家移居瑞士,在1949年之后,他曾三次到访中国,分别在1960、1964、1970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的中国近乎封闭状态,而斯诺可以被礼遇来华,更能够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当年国庆节的典礼,站在毛泽东的身旁,而毛泽东则以老朋友的口吻说道:“我没有变,你也没有变”。

  斯诺去世后,一部分骨灰葬在北大的未名湖畔,这里以前是燕京大学的校园,因为斯诺曾经担任过燕大讲师,对这里很有感情。墓碑上的第一行字是叶剑英的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

  爱泼斯坦

  爱泼斯坦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太熟悉,别急,先来看这样一条消息。

  十年之前,也就是2005年4月,胡锦涛来到爱泼斯坦家中,看望“这位在中国工作了70多年的老专家”,并送上插满鲜艳花朵的花篮。再过几天是他90岁寿辰,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祝爱泼斯坦生日快乐,健康长寿。胡锦涛说,“多年来,你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写下了许多著作,记录了中国发生的伟大变革,向世界客观真实地介绍了中国的情况和成就。你和一批老专家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但人生无常,仅仅过了一个月,5月26日,爱泼斯坦去世,就在去年,他出版了回忆录《见证中国》。6月3日的遗体告别仪式,时任政治局常委有四位为他送行,分别是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

  犹太人爱泼斯坦1915年生于华沙,1917年随父母来到中国,1931年中学毕业后开始了记者生涯。从1933年起为中国革命工作,抗战爆发后,父母离开中国,她却留了下来。1938年应宋庆龄之邀来到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负责宣传工作。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来到延安,见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经过爱泼斯坦的改写,新华社在延安播发了第一条英文新闻稿。

  1951年,还是受宋庆龄的邀请,爱泼斯坦由美国再度来华,创办了对外英文刊物《中国建设》,六年后,他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一名中国人。1964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任《中国建设》总编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等职务。

  爱泼斯坦曾经写出过《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中国劳工状况》、《西藏的转变》等反映中国状况的报道和著作。

  在他位于八宝山的墓地上,雕刻着一本打开的书。

  白求恩与柯棣华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编再来讲讲白求恩与柯棣华,把这两位医生的名字放在一起,是有原因的。在河北省唐县城向阳北大街有一座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白求恩和柯棣华籍贯不同,一为加拿大,一为印度,来华时间不同,分别在1938年的年初和秋季,去世时间也不同,分别为1939年和1942年,前后差三年,但去世的地点都在唐县,只是在不同的村庄。

  白求恩来中国,与陶行知的帮助分不开,1937年,他们在美国偶然相遇,促使白求恩最终决定要来中国,帮助正在抗日且救护人员严重不足的共产党军队。来华后,毛泽东请他留在八路军边区医院工作,但白求恩坚决要到晋察冀前线去。随后,白求恩率医疗队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并创办了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1939年10月,抢救伤员时割破手指感染,一个月之后,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去世。此时距离他来华仅仅一年半。白求恩死后不久,毛泽东写下了被收入学生课本的《纪念白求恩》,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柯棣华是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一员,他们来到国统区不久,就提出去延安的请求。1939年11月,他们也像白求恩一样,奔赴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百团大战中,负责阵地救护工作的柯棣华在13天为558人进行手术。1941年1月,他正式参加八路军,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并于1942年7月7日入党,同年年底,他因癫痫病发作去世。

  今年6月,政治局常委张德江首次访印,首站选在孟买,为什么?因为柯棣华。这里是他的家乡,而张德江参加的第一场活动就是会见柯棣华大夫亲属和柯棣华纪念委员会代表,并参观柯棣华大夫图片展。

  已94岁的柯棣华三妹也出席活动,“70多年来,中国人民仍在缅怀我的哥哥柯棣华,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图片展门口,悬挂着毛泽东的挽词,其中有这样一句:“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

  韩素音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编的案头,还放有新版韩素音自传,出版于2012年,出版后仅仅几个月,纸上的传奇还没有读完,她人生的传奇就已经落幕了。

  与前述几位外国友人不同,韩素音是混血儿。她曾经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她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而母亲是比利时贵族,两人在异国相爱,后回到中国,韩素音就是这段婚姻的产物。

  韩素音曾经有过多次婚姻,也曾经有过多次离开中国后又回国的经历。抗战时,海外深造的韩素音回国,后来继续出国深造的她又回到香港。后来又辗转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但她仍无法忘记自己的心之所向——中国。由于与周恩来的助手龚澎是大学同学,借助这一关系,在海外已颇有文学名声的韩素音于1956年访问新中国。从此开始,她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有了相当好的私交。在外交领域,由于韩素音的身份,她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她和印度官员丈夫频繁访问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而她也曾担任过周恩来与戴高乐之间的特使,为中法建交做贡献。

  1972年,韩素音为毛泽东立传,名为《赤潮:毛泽东与中国革命》,1994年,她完成周恩来的传记《周恩来与他的世纪》。韩素音虽常年生活在外国,但经常来中国访问,放不下这片熟悉的土地。由于她和中国的特殊关系以及在封闭时期仍能多次进入中国的事实,她在海外成为了“中国通”,所进行的关于中国的演讲数不胜数,为外国人了解中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她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观察中国的视角,也为外国人打开了一扇中国之窗。她在20世纪后半叶在海外为介绍中国所起的作用,恐怕是现今很多人所无法想象的。

  1997年后,因身体原因,她无法再回到中国,而是久居瑞士,直到去世。但她于1989年资助中国翻译协会创办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却一直延续至今。

  正如她在其自传的新译本中所提到的那样,“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已十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生命。”

政知局
责任编辑:wang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