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往事

电影镜头下的长征岁月

2016-09-09 14:11:34       来源: 京郊日报

 

 

 

  

 

  ■夏开晗

  长征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两年时间里,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展现这段英勇历史的电影作品不断出现在大屏幕上。今天本版来盘点8部电影,带您重温长征路。

  再现红军长征原貌影片——《长征》

  在诸多表现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中,1996年由翟俊杰导演的《长征》可以说是最全面地反映了长征全貌。提起军事题材电影,翟俊杰的名字令人耳熟能详。《血战台儿庄》《我的长征》《大决战》等一系列优秀的长征类型影视作品都出自他本人的执导。

  《长征》讲述了长征期间,经过艰苦的战斗,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防线,兵临湘江。敌人利用天险加重兵力,设下第四道防线,红军处境险恶。当时的最高领导核心三人小组之一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不顾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一味要红军正面迎敌死拼。毛泽东在没有兵权、没有领导地位的情况下,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避实就虚,甩掉敌人主力,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形成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的新领导集体。从此在毛泽东的正确判断和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运动敌人,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向北挺进。长征路上,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许多女同志克服了失去孩子等个人情感,同男同志一样经受住了考验,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成为女英雄。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抗日,抵制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错误路线。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甘肃会宁会师。毛泽东伏案疾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影片跨度时间长,制作宏大,将长征期间重要的历史经过以及众所周知的片段截取出来,基本上也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原貌。

  女性视角下的长征——《马蹄声碎》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5年2月写的。电影《马蹄声碎》的名字便出自这里。1987年,刘苗苗导演的这部电影问世后并没有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应,但多年过去,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令这部电影成为焦点。

  在大多数影片中,女性形象普遍来说没有其鲜明的个性。往往只是男性形象的附属,帮助塑造男性形象。即便是“贤良淑德”、“刁蛮泼妇”等这样或褒或贬的词,通常也只是大众脑海里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帮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走向。而在《马蹄声碎》中却不然,导演在时代大背景下,焦点聚集在红军长征中的女性角色。当然这也跟导演本人为女性脱不开关系。据了解,在电影开机前,刘苗苗曾说:“从今天起,全体女演员和我一律不准脱军服、不准戴胸罩、不准洗头洗澡,直到全部拍完。”

  影片讲述了,1935年红四方面军因错误路线的干扰,南下时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阻击,损失过半,被迫折回。为阻追敌,团长陈子昆受命炸毁百川大桥。当他正要命令点火,忽然发现桥头出现了一群疲惫不堪的女兵,忙命令工兵排帮助女兵们撤离桥头。这是运输营的一个女兵班,她们身负重物,所穿草鞋早已破烂不堪,裸露出血肉模糊的双脚。陈团长见状,忙将自己的草鞋给了她们,男战士也纷纷将草鞋留给了女兵们。

  敌人前堵后追,我军伤亡很大,为不影响部队行动,总部决定将伤员们留下,陈团长在一次战斗中双腿被炸断,也在留下之列。他不愿连累部队,毅然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女兵班被派往空心树兵站“执行”任务,返回时部队已撤走。她们意识到部队有意将她们留下,女兵们为此争吵起来。班长冯贵珍急中生智,拿出一张纸条证明红军并没有甩掉她们。姑娘们破涕为笑,打点行装,追赶部队。

  她们天当被,地作铺,用野菜充饥。白天,她们相扶着前进;晚上,点起篝火唱山歌,谈论自己的相好和希望。但饥饿、疾病和死亡一直在威胁着她们,野草也被吃光了,她们将羊皮袄煮着吃。小华子和隽芬发现河对岸有一匹死马,决定去捞,但却被无情的河水吞没了。不久,少枝连饿带累也长眠于草地。但这一切没有动摇女兵的信念,面对生死的艰险历程,她们坚定地向前进。五位女兵终于追上了红军大部队。

  最经典的长征影片——《闪闪的红星》

  提起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耳边会立刻响起“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首歌。尽管这部电影诞生于1974年,但年少的潘冬子、吃瓜的胡汉三,这些经典的形象在90后的脑海里依旧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可谓家喻户晓。导演李俊是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1937年到延安。1939年9月18日,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先后在八路军和解放军从事文艺工作。这样的经历令他对部队生活更加了解。

  《闪闪的红星》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离开后的江西苏区。少年潘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红军抗击敌军去了,只剩下母亲与冬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冬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长大参加红军的决心。

  一天,反动地主胡汉三前来捉拿冬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冬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炸死多名敌人后,冬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冬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冬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过与敌人的斗争,冬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到来。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毛泽东诗词下的电影篇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可谓说尽了这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每一句话都象征着长征里的一个故事。由此也诞生了一系列以这首词里某一句话而来的电影。这些电影并未反映出整个长征的全貌,而是从一件事里深入刻画了当时的艰难程度。

  《万水千山》

  这部诞生于1959年的电影可谓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应长征题材的电影。影片根据陈其通同名话剧改编。为了还原长征艰苦的真实性,影片主创人员亲自沿长征道路跋涉四千多公里,亲身经历途中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环境,使该片呈现出了一幅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气势磅礴的真实画卷。

  影片从1935年5月开始,第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防守来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条件险恶,数万大军难以通过。后有敌兵追击,前有天险挡路,我军决定要排除万难夺取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渡口,以保大军渡河。红军前卫营不畏艰险、顽强战斗夺下泸定桥,并铺设桥板,使红军大部队安然渡河,继续向大雪山进发。在雪山行进的过程中,天气极为恶劣,许多战士都牺牲在这里,但大雪山最终还是被红军征服。

  直至同年8月,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大军继续行进。在大渡河战斗中受伤的指导员李有国旧伤复发,情势危机,房东老大爷将自己仅有的一匹马送给了红军。草地行军艰苦异常,首长杀掉了马分给战士们吃,李有国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着大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红军终于走出草地,战士们一鼓作气打垮了前来袭击的国民党马步芳军队,随后,又迅速突破敌军重兵防守的天险腊子口。

  《大渡河》

  该片导演林农可能名气并不大,但他所导演的影片却红极一时。《甲午风云》和《兵临城下》两片代表着林农创作的巅峰。林农擅长拍摄重大历史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这部1980年拍摄的影片也不例外,沿袭了林农一贯的风格。

  影片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情下,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之中。此时,蒋介石已布重兵数万,和红军拉开决战架势,妄图让毛泽东作当年的石达开。敌情重重,风声鹤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红军高级将领临危不惧,紧急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作战方案。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另一路将士飞夺泸定桥。蒋介石随即调整方案,妄图分割围歼渡河红军,毛泽东将计就计,分兵几路迷惑敌人,当蒋明白过来,临阵换将,令川军何湘辉部回援泸定时,泸定桥头已被红军占领并控制,当蒋来电询问守桥情况时,一切已晚矣。

  《六盘山》

  诞生于1978年的影片《六盘山》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在众多再现长征的电影里,《六盘山》并没有拍摄出更多的新意。而本版之所以要推荐这部电影,是因为该片弥补了长征题材电影在民族问题上的空缺。

  六盘山位于我国甘肃,为回族人居住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六盘山。永安堡的恶霸地主纳四爷仇恨红军,造谣煽动,妄图阻挡红军过山。这时,听说红军已到六盘山,纳四爷顿时失色,趁机挟持教主去了银川。红军进驻永安堡,回族老乡对红军还不理解,纷纷躲进山里。老猎人海老宁和他的养女席芨草不畏强暴,不信邪,首先把纪律严明,露宿街头的红军迎进家门,热情招待。同时,红军在永安堡做宣传,开牢放穷人。还带着壮丁摸进永安堡,救出桂花、席芨草等人,分别了17 年,席芨草和母亲团圆了。不久,红军走了,他们给乡亲们留下了银元,海老宁和乡亲们非常感动。

  《金沙水拍》

  提起长征,提起红军,首先想到的人物肯定是毛泽东。这部《金沙水拍》便是以毛泽东为主角,拍成的电影。

  该片讲述了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议结束不久,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在“鸡鸣三省”之地的行军途中生下一个女儿。刚刚重返红军统帅岗位的毛泽东面临两难的抉择。他终于下决心把孩子托付给苗族老乡,从此骨肉分离。行军途中,毛泽东险遭不测,但他却大度地释放了向他打黑枪的滇军彝族青年军官。

  《突破乌江》

  该片1961年上映,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先头部队摆脱身后追赶的强敌,在张团长和秦政委率领下,来到自古称为“天险”的乌江南岸。红军的英勇行为使守在北岸的敌旅长侯立担的部下胆战心惊,拼命死守。当我军的先头船只刚驶到对岸就遭到敌人的疯狂反扑。危急关头,突然后面枪声大作,原来隐蔽在北岸的陈连长等人出其不意地智取了碉堡,接应了部队过江。红军先头团完成了突破乌江天险的战斗任务,保证了全军向遵义进军作战计划的实施,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