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10:37:52 来源: 科普中国
一碗大米饭,对于现代人来说,只不过是生活中的普通一餐。然而跨越历史长河,回到一万年前,像这样饱满的大米粒,在当时是没有的。悠悠万年,人类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才有了这样香喷喷的大米饭呢?
揭开谜团,要从现代的考古发现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界先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频繁发现多处人类遗址,最早的距今有一万多年。这些遗址证明先民们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可以推断出先民们已处在有种有养,相对稳定的农业时代。其中,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遗址里发现的炭化稻谷,经过技术分析推断,其栽培年代距今有六、七千年。距今 5800~5000 年前的崧泽文化遗址里,发现了先民们制作的陶器,而在陶土中有稻壳作为掺和料,这说明种植稻谷在当时已比较普遍。
科学发现,七千年前,地球已处在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温暖湿润,人类加快了繁衍的速度,粮食变得更加紧要。人类驯化野生植物,人工栽培的尝试越来越多。其中,稻作便是如此。
距今 5000~4000 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除了发现大量的稻谷外,还发现了农业生产工具,如整地所用的石铲、石锄等,收割所用的石镰、半月形石刀等。由此可见,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里提到了水稻的收获:“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公元前722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已设置“稻人”这一官职,专管低湿地方的稻作。而且还制定了完整的灌溉排水制度,从而使稻作真正成熟起来。
至今,水稻准确的起源时间和地点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后,人类终于将野生稻驯化成功,有了成熟的稻作法。而水稻,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在更长的时期内养育了更多的人口。
人类驯化稻子,是从居住的周边环境开始的。考古发现,像玉蟾岩遗址、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等遗址,在环境上大体是相同的:周围多湖泊,气温湿润,这为人类定居创造了条件,也为驯化野生稻创造了好环境。
1978~1982 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野生稻普查。普查结果表明,中国野生稻的分布十分广泛,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东起台湾,西至云南盈江,野生稻大量分布。由此可以推断,远古时期丰富的野生稻资源为驯化提供了种子库。
我国目前收集保存的水稻地方品种近5万份。它们是几千年来经过选择、分化、交流积累起来的宝贵种质资源。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管子·地员篇》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10余个水稻品种。清朝《授时通考》所收《直省志书》记载南北水稻品种3400多个。而这些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古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这得益于高度发达的古代农业。拿耕田技术来讲,比如耕田用的“犁”,在汉代时期已经有二牛三人的直辕犁,到了唐代,又出现了曲辕犁,操作只需一人一牛, 轻便灵活的同时还能调节耕地深浅和耕垡的宽窄, 成为唐代以后一直沿用的定型耕具。
水稻栽培有多种方式,比如直播栽培、抛秧栽培和育苗移栽等。这些栽培方法在今天看来已很寻常,但在稻作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最早的稻作方式是直播。直播就是不育秧、不移栽,直接将种子播在大田里。直播水稻固然简单省事,但也造成了难全苗、草害重、易倒伏等问题。
那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到“五月可别稻及蓝”。“别”就是移苗别栽之意。自汉代开始,中国古人就有了移栽插秧的方式。移栽育秧需要先在好的地块里育苗,等到秧苗长大再往大田里移栽。这种方式有利于培育壮秧,提高稻株与杂草的竞争力。唐宋以后, 南方稻田已推广普及了育秧移栽技术。
承继中国古人创造灿烂古代稻作文明的精神,今天的中国人依然在水稻栽培方面领先着世界。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已经迈过了亩产1000公斤的大关。中国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