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4 09:21:31 来源: 枫网
本文摘自:枫网,作者:佚名,原题:《知青下乡头等困难:不会做饭 经常耽误下午出工》
卢法舜,作为知青带队干部,他既是知青浪潮的参与者,又是知青群体的旁观者,他看问题更有全局性。卢法舜认为,知青浪潮,耽误了年轻人的学习,是很大的损失,但年轻人也通过下乡得到锻炼、磨砺,对他们今后面对生活工作的困难有莫大的帮助。
卢法舜1935年8月生,1968年10月,他下乡带队时33岁,比知青们大十几岁,与知青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卢法舜两次下乡带队,一次是1968年10月~1969年,一次是1971年7月~1973年7月。
“眼光高、头难剃”的年轻人
1968年8月,河南省第一批71名知青下乡插队,地点是著名的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这71名知青来自郑州市10所中学,是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
当年10月,卢法舜被派往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邱庄带知青。同批下乡的带队干部共8人,分别来自郑州市委、团市委和工会。卢法舜当时是郑州市委第一书记的秘书。
卢法舜之所以被派到邱庄知青组,是因为这个组的知青“眼光高、头难剃”。这个组12名知青要么来自厅局级干部家庭,要么来自医学专家、水利专家、大学教授等知识分子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知青们从小见多识广,思维开阔活跃,他们到农村后,无论是提的问题还是说的话,都让当地农民和干部无法对答,弄得当地干部也不敢说他们。所以落下了“眼光高、头难剃”的“美名”。而卢法舜作为郑州市委第一书记的秘书自然见多识广,他带知青应该有办法。
卢法舜毕竟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知道怎么开展工作。见到知青,先解决他们的困难,拉近距离;然后与他们一起劳动,增进感情;组织知青们学习座谈,统一思想认识。此外,卢法舜收集农民意见,听取农民建议,还回郑州走访知青家长,了解知青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卢法舜发现,这些在良好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学生理想远大、见多识广、明辨是非、勇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是非常可爱的一个群体。卢法舜与知青很快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启发知青通过自己的行动让父母放心,让农民信服;引导知青正确评价看待自己,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带领知青为当地农民生产解决实际难题。这种方法行之有效,渐渐地,当地干部群众对知青们的看法发生很大改变,知青与当地干部农民相处融洽,有的知青动员弟弟妹妹来邱庄插队,这个知青组人数从12人增加到18人。
知青年龄小,大的不到20岁,小的才十五六岁,在城市里,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突然下放到农村抓起锄头,遇到问题不会处理,有很多实际困难。不会做饭,就是知青们遇到的头等难事:支鏊子烙饼,麦秸火灭了,两人面对面从两头吹火,两人都被吹了一脸灰,连眉毛都给燎了;下汤面条,水不开就把面下到锅里,汤面条下成了面糊糊;知青们中午收工回家,值班做饭的还做不好饭,经常耽误下午出工。卢法舜到邱庄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吃饭问题,晚上经常组织大家讨论怎么做饭好吃、怎么改善伙食。没多长时间,大家就掌握了做饭技巧。
知青与老乡的深情厚谊
1969年元旦过后,公社通知天祥作为县里参观学习团成员去山西大寨参观学习。知青组知道消息后,拿着烙的油饼和卢法舜的军大衣、军棉帽送到天祥家里。天祥媳妇十分激动:“这么冷的天,又走这么急,我正不知道咋办哩,你们都替我办好了!真知心啊!”那时候穷,农民过冬就是一件小棉袄,卢法舜和知青们知道情况后,发自内心地去帮助老乡,感情很真挚。
知青到农村插队,他们的家长也加入支援农村的行列。
一是为农民送医诊病。知青李孟文的母亲是著名医学专家,李西西的母亲是郑州市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大夫,申秀香的母亲是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内科大夫,她们成了农民的义务医疗队,不仅在看望子女时为老乡义务看病,还热情为到郑州看病的老乡提供便利,让老乡吃住在自己家,甚至还垫付医药费。
二是为知青和农民提供务工机会。在修筑焦枝铁路时,知青何桂清的父亲是施工指挥部主要负责人,由于施工需要,何桂清的父亲请广阔天地公社的知青和农民到宝丰参加铁路施工,既支援了铁路建设,又使知青和农民增加了额外的收入。
三是帮助兴办工业。在首批知青下乡到广阔天地公社后,郑州市第二砂厂百余名子弟也到邱庄插队,知青家长很多是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管理人员。为了帮助农民致富,知青家长利用节假日,帮村里办起了工厂——砂轮厂。这是星星之火,此后,农民兴办企业成风,郑州及其他省市客商也纷纷到邱庄投资办厂,使邱庄成了全乡最富裕的行政村。直到今天,邱庄仍有民办工厂12个,年总产值1.3亿元,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邱庄村支书黄法娃说:“要不是郑州知青来插队,就不会有家长来帮我们办工业,我们村就不会有办企业的风气和环境,我们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日子。”
正是在不断的交往中,卢法舜、知青们与老乡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到今日已时隔40多年,但感情仍在,卢法舜仅2014年就受邀6次前往广阔天地乡。
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方式
邱庄位于汝河岸边,地势平坦、土质好,夏粮以小麦为主。虽然土地肥沃,但粮食单产多年徘徊不前。卢法舜与知青经常讨论如何帮农民增产增收问题。邱庄虽然靠着汝河,但从不浇麦子,理由是天冷浇麦子,会冻坏麦根,造成减产。土壤无水,万物不长,卢法舜认为不浇麦子的做法不科学,就跟村里人商量,他要搞试验田,带知青浇麦子,如果减产了他赔偿损失,如果增收算是村里的。村民们都持怀疑态度,不相信卢法舜浇麦子会增产。
村里只有一台水泵,卢法舜就从郑州借来电机,带领知青灌溉麦田。红胶泥老往高筒靴里灌,靴子穿不成,天虽冷,可井水是温热的,抽出来的水冒着热气,知青们脱掉高筒靴,光脚在田里干活,十分卖力。十多天,卢法舜就带领知青将村里麦田浇了一遍。结果那年的麦子长势特别好,增产20%,创公社纪录。
浇过水的麦子,根深秆壮穗大,颗粒饱满,眼看麦熟了,不少农民担心丰产不丰收,因为“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光用镰刀割石磙碾,就怕收不及被雨淋了。有知青说,要是有台收割机就好了,即便买不起收割机,有台脱粒机也行啊。卢法舜受到启发,向村里申请350元从郑州郊区农机厂买回一台脱粒机。收麦时,人员分工,有人在地里割,有人在麦场脱粒,昼夜不停,使小麦收打时间比往年缩短一半。收麦效率高,亩产也提高了70多斤,农民很高兴,对卢法舜和知青很佩服,夸奖道:“老卢真中!”
到了秋天,脱粒机换了几个部件,又可以切红薯片、打红薯浆,操作便利,效率人工不可比,农民纷纷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