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往事

知青忆:插队知青凭证明可买两个油漆大箱子

2016-06-30 18:47:28       来源: 人民网

  

  知青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为:知青忆:插队知青凭证明可买两个油漆大箱子,节选

  几天后,到农村后的第一个春节到了。老乡们纷纷来到我们住的窑洞看望我们,还送来各种农家特有的食品,老奶奶和大妈大婶们一口一个“女子(姑娘)”的叫,问寒问暖,很是热闹。可是我们却毫无喜兴,思念远在北京的亲人,其他三个女生小齐、小张、小郭都坐在炕上自己的被子垛上哭泣,我站在门口招呼着老乡们,老乡们都同情的说:“女子们惜惶(陕北话:可怜的意思)的!”男生们也都过来看望我们,悄悄对我说:“你劝劝她们别哭了。”我说:“劝不住啊,我要不是为了招呼老乡们,早就哭了。”说着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儿,我使劲将眼泪憋了回去。村里干部也来看我们,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他们帮助解决。总的感觉,这里的老乡淳朴善良热心。

  就这样,在我们将要生活下去的陌生而亲切的地方过了第一个春节。

  一年过去了,第二个春节快来临了,我们4个女生商量好一同回京过年。打听好了必须从禹门口铁索桥过黄河,到山西河津县转汽车到襄汾(记不清是襄汾还是临汾了,几次回京一次是在襄汾,一次是在临汾)乘火车,路途遥远。我们这里不通汽车,全靠毛驴驮运行李,要走100多里地才能坐上到禹门口的汽车。生产队派了一位老乡送我们,他赶着驮着我们的行李的毛驴,我们几个跟在后面出发了。虽然路上要走好几天,一定很辛苦的,但我们通过一年的劳动锻炼,身体长结实了,加上这次是回家探望亲人,心情自然很高兴,我们边走边聊。

  乘上去禹门口的公交解放大卡车(又是带帆布篷子的),与送我们的老乡道别。几个小时后到了禹门口,抬眼望去,和电影中红军抢渡大渡河中的铁索桥一模一样,只是宽一些,中间铺着几道不算太宽的木板,直到对岸,木板之间还有不算太窄的缝隙,两边有竖着的几道铁索,可以手扶。看着来往过桥的人和毛驴晃晃悠悠的在木板上行走,真有点胆怯。我想:毛驴都能过去,我们人怕什么?上桥了,发现不扶铁索并快步走稳当,最好不要往下面看。我有点好奇,往下看了看,从缝隙中看到深深的湍流不息滚滚奔腾的黄河水,有点晕了,连忙停下脚步闭目镇静了一会儿,从容的走过去了。我们4人我年龄最小,小张比我大两岁,过桥吓的直叫唤,盯着脚下木板一步一停,我告诉她不要看下面,要看前方,紧步走。其实没什么危险,都是自己吓自己。

  过了黄河就是山西了,我们乘坐到河津县的车,又转车来到了襄汾(临汾?)火车站,踏踏实实的坐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

  经过5天的跋涉,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北京,回到了家,回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身边。一进家门,妈妈在床上躺着,她看到我,先是一愣,继而哭了起来。我坐在妈妈跟前,看着她憔悴并瘦了的脸庞,鼻子发酸,但我忍住并带笑说:“妈妈你看,我健健康康的回来了,你该高兴啊!”妈妈破涕为笑,说:“我是看到你红扑扑的脸,长结实了,高兴的。”爸爸说:“你妈这一年里想你想的病了一年了。”妈妈说:“我不敢上街,见到熟人就哭,见到和你一样大的姑娘就哭。”

  妈妈从此不难过了,放心了。以后几次来来回回走都习惯了。

  我在家里住了5个月才回农村去。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