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往事

不会游泳的女知青也在水中干活

2016-04-28 09:39:44       来源: 光明网    作者:盛书刚

  

  知青抗洪 资料图

   原题为:知青岁月如火青春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概念,对于“70后”以及“n后”人群,是没有印象的。它于我们,却是用鼓风机也吹不去的记忆。

  1968年11月3日上午,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市体育场(现为市体校训练场)内锣鼓喧天,旗帜招展。芜湖市各中学首批1361名下放学生在此隆重集合,准备出发。我们依依不舍地向送行的父母、师友告别。然后登上军用卡车,意气风发地开赴芜湖地区8县(泾县、南陵县、繁昌县、芜湖县、宣城县、郎溪县、广德县、当涂县)。

  1968年11月30日,芜湖市第二批5549名毕业生上山下乡。1969年1月,第三批4978名毕业生奔赴农村。从1968年到1977年,芜湖市共有45678名学生下放到芜湖地区8县、巢湖地区3县、宿松县利辛农场以及郊区农村。

  那是1968年10月下旬,芜湖一中“革委会”要求学生上山下乡。我在班上(中一3班)第一个报名。为了避免孤单失群,我与小学同学曹建新(中一5班)、陶才生(中一4班)协商一致,在教室黑板上列出的几百个生产队名单中,精心挑选了繁昌县高安公社泥埠大队一个叫“天县”的村子。它分成3个生产队,我们仨各选其一,分而不远。曹选1队,我选2队,陶选3队。

  自从出发前在黑板指认“天县1、2、3”,我们一直把这个村子写成“天县”。以后几十年间,心里久久纳闷,泥埠大队的自然村,处于长江边的高安圩区,坐落在比岗丘稍矮的土坡上,当地人往往以“x墩”名之,如“吴墩”“甘墩”“磨墩”云云。抑或叫“x埂”,如“垄埂”;抑或叫“x屋基”,如“鲍屋基”……为何单单这个村叫“天县”?

  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偶然拿智能手机查地图,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两字竟是“添垾”!这就容易理解了。“添”者,加也;“垾”者,小堤也。添加小堤,以护圩田。这个以“张”姓为主的村子,不叫“张墩”,不叫“张埂”,不叫“张屋基”等等,另辟蹊径,命名还真有点知识含量。

  下放农村的几年里,我们拜农民为师,学会干各种农活。手掌磨出老茧,皮肤晒得黝黑。吃了很多苦,也尝到劳动创造世界的快乐。“劳者歌其事”。小诗《捞河泥》,写于1970年,像青涩的果子,却是我学干农活的一个真实记录。

  水里摆开练兵场,

  盆上开班大学校。

  大伯老爹当先生,

  又言教来又身教……

  回首下放的峥嵘岁月,我们最忘不了的是1969年7月15日至8月1日,在繁昌新港一带长江大堤上的防汛抗洪。整整15天的暴雨淋身,是我们一生中最艰苦也最亢奋的日日夜夜!

  我们与各个大队抽来的上千名社员一起,共同承担防守高桥大队一带长江大堤的重任。这里,据说是一九五四年长江特大洪峰的溃堤破圩之处。面对着滚滚而来的惊涛骇浪,昼夜倾泻的滂沱大雨,我们一连半个月穿着塑料雨衣,在江堤上奔来奔去。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