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9 09:27:32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沈英华
知青 资料图
本文摘自:《解放日报》2016年1月27日8版,作者:沈英华,原题为:《下乡插队的第一天》
那是难忘到已烙刻在脑海里、铭记在心里的日子:1970年7月15日的那天,我们这一批28个来自虹口区的上海初中知青,经过四天四夜一路火车折腾到达嫩江,再换乘客车经过黑河镇,一路颠簸、盘缠十几小时山路才“爬”到了山顶上。那是一眼就能看到苏联的目的地——黑龙江爱辉县张地营子公社大新屯大队插队落户。
我清晰地记得,到达目的地已是半夜十一点多了。这是个方圆几十里地无人烟的地方,一边靠山一边靠江的一个十几户的小小屯子,名叫“大新屯”的大队。我们又困又饿地打着瞌睡,可朦胧中被车子的一个刹车惊醒了,司机说到了。迎接我们的是前一年去那里插队的上海老知青和黑河插队知青,还有当地的男女老乡。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小心翼翼地下了车。当时尽管是夏天,我们都披着在上海发给我们统一的军绿色棉袄,感觉晚间还是凉凉的。
我们渐渐地定下神来,才看清我们的目的地与苏联只是一条黑龙江之隔,两边都是山,眼前是茅草房,点的是小煤油灯。这对从没离开过繁华大城市的少男少女来说,真是不可思议,大家怎么也想不到五天前还在大城市,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下子就来到了从来也没见过的地方,好像都懵住了。几乎所有女生一下子都“哇”地哭了起来,连准备好的晚餐——稀饭与馒头加自制酱菜都不吃,男生也都木呆了,静静地站在那里,就几个男生还算硬气,端起碗来吃了。见我们只是哭不吃饭,老知青就把我们女生带到隔壁茅草房里——我们未来的“家”休息。
这茅草房也就是一排炕,因北方有较重的寒气,炕也是“床”,被老知青烧得暖暖。屋里点着两盏用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连桌椅也没有,炕上放着整齐的、好像是新的被褥和垫铺。因我们的行李要过一两天才能到,必须要用老乡准备好的棉被来睡觉。娇气的上海女生又不习惯了,就坐在炕上使劲哭。就我,作为临时班长,勇敢地不哭,还一个劲地劝说:“既来之、则安之”。哭,有什么用?
一直闹腾到了下半夜,大家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累了,现在也哭累了,讲句实在话,也都撑不住了。在老知青的劝导安慰下,我们靠在棉被上,卷着身子,盖着草绿色大棉袄,渐渐地睡着了。
夜静静的,可我在想:新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