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法治在线

农业企业的五个现实问题

2015-04-16 12:13:00   


钱去哪了?——农业企业的资金之困


  倒在黎明前,这是好多农业投资最为悲怆的一幕。被联想收购的青岛蓝莓和四川猕猴桃基地,其原经营企业某种程度也是在遭受“黎明前的黑暗”式的痛苦,能 遇上联想虽算不上“靓女嫁豪门”,但至少避免了在因资金链不济而导致的悲剧结局。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农业企业都在遭受着严重的资金瓶颈?大体有以下几种情 况:

  第一种,把投资概算搞错了。照搬工业上的“重资产轻流动”模式,以为把初始投资重点用在征地、建场和买设备上就行,少量流动资金就能运转,结果情况远 非如此。如果说,工业上固定投资与流动资金的比例8:2就可以,则农业需要倒过来,需要2:8。可惜的是,从二三产业来到第一产业的投资者,往往想不到农 业企业对流动资金的巨大需求。很简单的一点,农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很强,原料占款和储藏成本也很高,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明显慢于工业,仅此就必然形成流动 资金的大量占用。像生猪已经是现代农业产业中周期比较短的了,但依然需要6个月的周转时间。而且必须注意,这个周期内,猪没有长成,断然不能送屠宰场的, 也就是这个周期内没有回款,只有一味追加流动资金,硬扛着。而工业产品至少还能边生产边卖,或者低价处理一部分产品救急,农业没有办法。更要命的是,农业 是活的生命的生产,工业最差的情况下可以因为流动短缺,把生产线暂停,而农业连这个最差的情况也不行,根本停不了,猪一天喂四次断然不能少的,蔬菜关键时 期的水肥断然不能缺的,产奶的牛每天几十斤草料几十斤水必须继续供应,动植物均按自己的生物规律生长,停不下来。

  第二种情况,把投资周期估短了。虽然理论上投资回收期是明确的,但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严重偏离投资预期的情况,收益期迟迟等不到。比如 说,计划冬季完成农民土地的流转,春季便开始基础建设或播种,但如果有几户农民手中的地流转不顺,导致春季还完成不了土地的整体流转,则后面的整个计划无 从谈起。或者拖延到夏季完成土地流转,虽然能做基础设施建设,但播种季节错过了,只能等下一年。生产经营过程中还随时可能遭遇严重的自然风险,导致毁苗毁 场,重的只有从头再来,不仅损失惨重,而且周期严重拉长。像严重的冬季寒冷,可能导致秋季新栽的树苗冻死,只能春季补栽,但效果不好;严重的倒春寒可导致 果树花及幼果冻死,会造成当年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比如,2012年全国有37443万亩农作物受灾,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45123.5万亩的 15.3%,其中,成灾 17212.35万亩,占比为7.0%;绝收达到 2739.45 万亩,占比为1.1%。农业的自然风险不仅几率高,而且在实际上已经常态化了。

  第三种情况,把融资难度想轻了。工业的用地是国有土地,一旦取得使用权,就可以抵押贷款;还有工业的厂房、产品、机器等都可以抵押,缓解流动资金的困 局总算还是有多种通路的。但农业就不同了,首先农地是集体所有,企业如果流转农民的土地,只能取得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权,是不能抵押贷款的;其次,农业企 业所经营的牲畜、树木、农作物等,也是不能抵押贷款的,正应了农村人的一句话,“家产万贯,带毛的一律不算”;再次,农业企业的家底既然如此,则找担保也 是相当的困难。当然,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决定,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了,但还需要一个修改相关法律的过程,正式实施尚需时日。因而,农业企业的融资是 非常困难的,基本上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能贷,但利息较高;还有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条件很严,针对范围较小。农业经营过程中,一旦遇到生产的关键时期资 金短缺,比如生猪饲料短缺,果树关键时节追肥施药,一些农业企业便只有靠高利贷来救急了,属于饮鸩止渴的做法,仅沉重的利息将把企业压垮,却毫无办法,这 怎么能长久?我遇到的一些农业企业经营者,讲起来生产关键时节的资金短缺,那真是卖儿鬻女的心思都有了,让人深表同情。

  第四种情况,政策预期落空了。过去讲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现在这个提法依然不过时。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国家的扶持对做农业的而言,重 要性不言而喻。只要观察一下就能发现,一些上市的农业企业,主要靠政策性补贴来维持正利润水平以防止退市。但问题是,一般的市县缺少大量补贴农业的财力, 主要靠争取中省两级的项目,这个中间的变数相当大,虽然可能有上面的领导做了指示,当地行政主管打了包票,但结果依然不可靠。更不要说,国家的政策会随着 市场的变化而调整,以农业这样的长周期去追赶国家政策的变化调整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自2012年以来由于生猪产业的过剩,国家基本停止了自2008年 以来实施的生猪产业相关政策性扶持项目,在这期间投资生猪产业的企业显然是不可能得到补贴和项目的,加上市场行情又不好,只能遭遇雪上加霜式的困境。还有 一种情况,就是地方以招商引资名义邀请企业入驻,但很可能落地之后优惠政策无法到位,还有可能因县上主上领导变更而导致的政策变化让早先的政府承诺化为云 烟。虽然不能说靠项目为生,但一旦遇上政策预期的落空,对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是相当大的。

 


  利润去哪了?——农业企业的市场之困


  除过大宗的粮油农产品外,多数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测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低,这也是农业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入的重要原因。比如说,大棚菜年毛利率 可达40%以上,特色水果毛利率可能超过100%,但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好多投资农业的亏得一塌糊涂,还搞不明白怎么“死”的。农业的利润跑哪里 去了?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首先,毛利率会骗人。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比如,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25%之间,这样 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5%左右。那么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种测算也只能是起一点参考作用,根本不 适用,农业的市场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撞大运,“蒜你狠”“姜你军”就是这样。以养猪为例,行内的基本都知道“一年挣、一年平、一年亏” 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而且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但生猪产业投资时的利润是怎样测算的?是按每头生猪挣100元测算的,在实践中哪有吻合的时 候!到现在更要命,因为从去年底开始,“猪周期”也无情地被打破了,去年下半年重资杀入抢谷底的全部套牢,2014年春节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逆市下跌, 将节日必涨的规律也打破了,在这种情况下,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是一种讽刺。

  其次,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 化,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而且价格比较平稳。有经济学家开玩笑说,一头猪就绑架了CPI,现实情况也差不多。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以 猪肉为主要肉食品种,且近年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对整个物价指数的影响确实不小。所以,只要猪价一露头就得打压,又是生产领域补贴,又是投放储备肉,又是进 口补充,非得把价格拉下来不可。而生产一旦下来了,取消补贴,开始冻猪肉收储,但扩大出口却难。收储冻猪肉来托市可以理解,但取消补贴则让生产者雪上加 霜。所以,农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第三,人工是个大成本。农民能做的事,企业不一定能做,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讨要工资,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好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看上去很 美。典型的就是肉牛产业,市场牛肉价格那么高还十分紧俏,想起来肯定利润不错,但却少有企业问津,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挣钱。因为养牛周期太长,一般得两年以 上,企业养殖成本太高,只有山区的农民可以养,场地不用建,草料主要靠山上的草来解决,人力成本也很低,最终利润还不错。如果企业养,则场地、草料、人 工、资金等成本高企,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也难挣钱。再看市场上那些节节攀升的农产品价格,基本有一条规律,凡是能够工业化的、机械化的,就涨得慢甚至 比较便宜;凡是无法工业化、机械化的,肯定比较贵,而且一年贵似一年。过去嘲笑发达国家水比奶贵,菜比肉贵,如今在中国也差不多了。今年的肉价便宜得连消 费者都有些受不了,但菜价总体依然在涨,如今菜市场哪里还有几毛钱的菜?再像花椒,大家抱怨花椒20多元一斤太贵,其实一斤花椒里仅采摘环节的人工费就在 二三元,更不算平时的田间管理、生产投入等费用,平均下来一亩也就挣个千把元,价格看似不错,农民放弃的还是不少。现像不断上涨的苹果价格也与人工费有 关,现在疏花、疏果、套袋、除袋、采摘等环节,人工费一天就上百元;还有平常的施肥、喷药,哪一样不是靠人工,如今在果区,开着私家车送农工上果园绝非什 么稀奇事,没有这样的条件,连农工都招不来。像蔬菜、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算好了人工费,利润肯定大打折扣。

  第四,要看到底烂了多少?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最大特征是鲜活性,保鲜储藏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最后的储藏环节损失不是一个小数 字。即使粮食这样的耐藏型农产品,储藏环节的损失也在8%—10%,更不要说生鲜农产品了。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长途贩运再到菜市场再到消费者手里,到 底要损耗多少?比如,大家常见的大白菜,从地头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过程中究竟要被扒掉多少层皮?还有失水,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以上,运输过程中 失水是常事,不仅重量下降,而且品相变坏。上面说的还是正常损耗,一般就在30%左右。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初期的生鲜电商都倒掉了?因为他们天真地与菜 市场较上了劲,以为淘宝模式能照搬到农产品上来,其不知菜市场这种批发零售模式恰恰是农产品销售环节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再傻的卖菜者也知道,千万不能 让当天的新鲜蔬菜过夜,而网售的生鲜农产品竟然要几天时间才能到消费者手里,这样能有好结果吗?至于最惨的情形就是卖不出去了,对于工业品而言,市场不 好,大不了减价处理,可农产品一旦过剩起来,只能眼争争地看着烂在库里、烂在地里,因为远距离运输,运费比菜贵。而且时节一过,马上要种下一茬作物,只能 机械翻耕入土,做了绿肥,一季心血全白费了,还搭进去肥料、农药、人工、机械等费用。碰上这种情况,还谈什么利润?

  第五,能挣得起,赔不起。农业挣钱不容易,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风险的冲击。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全国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 物面积大约占1/6,主要的包括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防不胜防,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比如,春季一场倒春寒可能导致核桃、 苹果、花椒等经济树木花芽冻死,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严重的可导致绝收。再比如,一次冰雹,可以让本来能卖三块钱一斤的苹果一夜间伤痕累累,最后只能以几 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汁厂。2014年春节前后的禽流感(注意,后来纠正不是禽流感,是其他流感)传闻导致全国家禽业受到重创,价格下跌,销售不畅,广大家 禽养殖场户损失惨重,但这个损失谁来赔?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度还很有限,大多数遭灾的情况下是没有保险来赔付的,这个风险只能自己扛。风险面前哪有利润可 言!

  第六,和利息在PK。农业的融资成本是很高的,如果能像联想那样钱多,也就会安下心来,做好十年不挣钱的准备,放长线吊大鱼,但大多数投资农业的经营 主体没有这个实力,只能在资金的问题上苦苦挣扎。在农地无法抵押、担保困难等情况下,关键农时季节也就只有靠民间融资了,光高昂的利息成本就能吞噬掉大量 的利润,一旦市场行情没有达到预期,便只有上演《多收了三五斗》的现代版故事。而投资周期又那么长,于是倒在黎明前便成为农业投资一个重要的现象。

  同时,还有一些说不清的没名堂的东西。这个东西也可以算作一般投资上所说的“不可预见”费用,做农业与相关方面特别是农村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多,交点费,拉点赞助,类似的没有名堂的东西不仅常见,而且开销不少,也是硬性的成本支出,但好多估计不足,也影响了利润。

 


  人才去哪儿了?——农业企业的发展之困


  一个养殖场的老板向我倾诉他的纠结:负责场里技术的大学生已经月薪六千了,但他还要求涨薪,要涨到八千,不涨要走人,涨了目前市场行情不好增加支出负 担,可能还要引起到其他员工的涨薪连锁反应。我问他,大学生技术如何,是否找到了其他替代的人?他说技术很好,替代的人暂时没有。我于是答道,找不见替代 的人是正常的,各个养殖场都找不来专业的人才,你有大学生来已经很幸运了,痛快地涨薪吧,至于其他做辅助性工作的员工,工资怎么能与技术活比?可以随行就 市。

  其实,在我接触的许多农业企业老板中,基本都面临这样的现实困难,找不见人才;好不容易找见一个,还留不住。最近看了一篇材料,说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 是人才缺和融资难,放到农业企业身上,尤其如此。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有好的人才,企业的管理上不去,技术跟不上,效益肯定也会受影响,是企业发 展的根本大计。但为什么农业企业的人才会这么难找?

  首先,农业人才本来就少。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一说农业专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在农村工作,由于目前城乡条件的巨大差距,谁愿意到农村去?而那些好 不容易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也不会轻易放弃跳出农门的机会,再学一些回农村的专业。还有,君不见传统的农业大学不少都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有的搞了人文学 院,有的甚至开办了商学院,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学农的大学生肯定不会多。我了解的情况,农业院校畜牧专业是最抢手的专业之一,连招聘会 都不用办,毕业生就被抢聘一空。但即便如此,依然专业招生困难,徒奈其何?你可以批评思想观念不解放,社会价值观有问题,可是能轻易改变么?

  其次,学农而愿意从事农业的更少。我学的就是农业专业,当时就有人喊,学了农林水,等于投错胎,毕业后的结局肯定是要转行,主要的原因还是农业行业的 生产生活条件差。大型养殖企业肯定是建在远离城乡和村庄的孤山野岭,不仅人烟稀少,而且生活很不便利,晚上没有城市的花前月下,也不会有酒吧ktv,可能 也没有wifi,甚至就是《春天里》“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大型养殖场的防疫也是非常严格的,就是出场会个女朋友,还得提前倒班,再回来时还得消毒隔 离,弄不好连婚恋也影响了。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如何呆得住?有老板这样问我的,你是做青年工作的,请问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月薪一千五招聘打字员,来了 一堆研究生;三千五招聘生产经理一个也不来。我笑答,这恰恰是经济学上的“理性人”选择。更不要说农业企业普遍盈利困难,开出的薪水标准本身并不高,与城 市的企业相比处于劣势。

  第三,人才上升通道狭窄。就算是开了高工资,感情上给温暖,也难以长久留住人才。由于农业企业普遍较小,也普遍不具备现代企业体制机制,企业的老板也 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传统而简单,人才在农业企业干得再好,还是一个打工的,可能在管理方式方法上也难以接受,更不说去城还乡、生活不便等 现实因素的影响。我接触的农业企业中,好多企业管理层是家族制,这是很难给外人融入机会的,而且在产权上没有社会化,而且也没有个人化,只能表述为这是我 们家的,父子、夫妻、兄弟如何分配没有明确,形成了内部纷争的隐患,这些年民企的分家潮,已经上演了多起父子成仇、夫妻反目。作为一个企业的外部聘用人 员,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一旦企业内部起了纷争,更可能“城市失火,殃及池鱼”。选择离开,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四,人才供给与企业发展很难匹配。农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管技术的,怎样标准化生产,怎样减少疫病风险,怎样提高品质,等等,非常的 专业,非专业人士不能担任;一类是搞经营管理的,怎么去管员工,怎么去开拓市场,怎么去跑资金项目,等等。但可惜的是,这两类人才在企业都是各管一边,整 合较难,必须有一个两者都懂(不一定要专)的通才掌舵,前面的分类专业人才已经很难找了,后面这个通才就更难找了。柳传志在选陈绍鹏掌舵联想农业时说, “凭什么选一个做PC的人做农业呢,后来我们研究过,你说是选养殖业,还是种水稻、种水果的专家做农业合适呢?都不合适,因为这里面除了种植以外,还有运 输、管理、销售诸多领域,实际上是需要一个真正懂得企业运作的人来打头才合适。”联想这样的大集团自然人才济济,有的挑,可是一般的农业企业呢?

  第五,与老板的用人观息息相关。我观察了一下农业企业的用人观,大体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任人唯亲型,唯恐企业实权落入他人之手,不仅不放实权,而且盯 的很紧,要求又很多,人才呆着不舒服,肯定是早早跳槽了事。二种是另有所图型,把那些退下来的领导或者中层干部聘请来,虽然也有管理经验,但主要想利用人 家的人脉,争资金跑项目,至于企业管理与技术,倒在其次了。三种是摆放花瓶型,企业不大,请的人来头不小,什么海龟,什么工商管理高材生,什么基金投行经 理,与农业这个行道十万八千里之远,往往好高骛远,水土不服,白花冤枉钱,甚至“请来女婿气死儿”,把真正顶用的实用人才逼走了。四种是白衣秀士型,企业 做得不大,派头却不小,来了一个人才,表面尊重,实质忌惮,唯恐显得自己没有了本事,就像最初上梁山的白衣秀士王伦,容不下人。而如今这个年代谁愿意当林 冲?还是早早走人另投山头得了。等等。在这些用人观下,就是有人才也难真正请得来。

  总之,人才始终是农业企业的心病,有大环境的问题,也有企业个体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从自身改进做起,创造人才愿意来的机制,比如股份激励、绩效奖评、温情关怀等,努力弱化农业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的劣势。


 


  管理去哪儿了?——农业企业的经营之困


  农业企业是企业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农业企业也受到了农业不同于工业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相当困难。比如上市的农业企 业,很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财务,与农民打交道,现金往来没有发票,这在农村稀松平常,但按照上市公司制度则不被允许,而一旦要规范就要增加管理成本和操作 难度;还有库存的问题,工业企业按库存商品价值统计,而农业企业种在地里的、养在圈里的该怎么算?然而,既然农业企业要走向市场,做大做强,就必须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在加强管理中发展壮大。在现实中,好多人埋怨农业企业做不大,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恰恰是企业管理上不去。

  小时靠能力,大时靠管理

  一个农业企业是继续停留在“土包子”的状态,还是迅速成长为现代企业,其分水岭往往在企业管理,特别是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上。记得在2000年前后,陕 西有两家村办乳品企业同时超过1亿元的产值,这在当时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虽然陕西民营企业整体并不发达,但以乳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却生机勃 勃。又是一个十年后,这两家企业中一个还维持在亿元级的水平,而另外一家已经步入国家级乳品企业梯队,产值达到20多亿元。何以如此?企业经营体制是一个 重要原因。成为国家级企业的这家,迅速建立现代企业经营体制和机制,从村办企业转型为现代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并及时入驻工业园区,后来还在境外上市融资,企 业发展有了质的提升。而另外一家,继续保持村办企业体制,企业主要领导与村“两委会”领导一肩挑,三年一届的村“两委会”选举往往带来人事更替,直接影响 企业发展,经营思路有可能贪功冒进,也可能保守倒退,反复折腾,企业没有垮下已是万幸了。

  再回头看好多农业企业,起家时往往靠领导的个人能力,不仅吃苦能干而且经营头脑敏锐,迅速打开天地,但到了一定程度则逐渐力不从心,既当老板又当伙 计,辛苦不说,经营的天花板很难打破。按照一般管理学理论,团队人数超过50个,管理层的存在就不可避免。那些做得好的农业企业老板,不是高度自信,亲力 亲为的;而是自知能力不足,及时请进人才,组建核心管理团队,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警惕家族企业的风险

  除过那些资本下乡而来的农业企业,土生土长的农业企业好多是家族制的。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能经历数次风险不断壮大的农业企业在创业过 程中的主力往往是本家人。家族企业国内外都有,但国外的一般经营都比较平稳,而国内的家族企业却很容易出现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国外的 家族企业虽然是家族化的,但产权是社会化的,包括松下、洛克菲勒等著名家族企业,股权都是分散化的,不因家族内部问题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中国的家族 企业往往带有强烈的宗法特征,股权封闭,企业的经营只能维系于家族成员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家族企业不仅在产权上没有社会化,而且也没有个人 化,只能表述为这是我们家的,父子、夫妻、兄弟如何分配没有明确,为后来的内部纷争埋下隐患,这些年民企的分家潮已经上演了多少次家族情仇!所以,理清产 权是农业企业也是一般民营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制度性问题。

  这也提出中国家族企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什么才是家族企业的永续发展,那绝不是始终保持在自己家庭成员的手中或者后代的手中,而是学习西方让企业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就像让水成为海洋的一部分,这样才永远不会干涸。

  哈佛管理学可能也不顶用——管理的核心是人而非事

  有一个看起来挺有趣的故事讲出了农业企业管理的根本性问题。一群有着名校博士和海归的管理团队在管理一个农场时一筹莫展,这时企业领导的乡下母亲前来 散心,在农场溜达了一圈,却意外而准确地点出了管理的症结,她看到公司雇用农民像城里的工厂一样上下班,其劳动的情节疑似人民公社再现,劳动积极性与效益 从何而来?此后,管理层采取了类似联产承包的办法,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迅速提升上来。这个故事说明的是,农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管人,而且不是表面的制度 与规范,根本在于符合经济与社会规律,让员工产生工作的动力。其实不唯农业企业如此,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人。在畅销财经管理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 惯》中,把东西方管理理念在“人”的层面做到了融合,即管理核心在人而非事,尽管目的是事,但根本在于人的精神问题而非物质问题,主要解决的是人的品德问 题而非能力问题,管理的理想境界是人的集合协调而非个人的单打独斗。

  既然是管人,就要以人为本。现在大家都讲顾客第一,但在《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永续经营的闪光之魂》一书中,则明确提出,经营公司是为了履行对“五个 人的使命与责任”,依次是员工及家人、外包下游厂商、顾客、当地社会以及股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员工。为什么要以员工为第一?因为企业的员工并不只是追求 利益,他们寻求的是工作中的幸福感与尊严;当企业尊重了员工的需求,他们就会自发地努力工作,为公司忠诚效力;在以员工为第一的情况下,必然让员工及其家 属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动和工作动力,然后会转化为产品的优质和服务的上乘,最终便体现为顾客高度满意。

  从实践看,农业企业要重点管理好三类人。一类是核心管理团队,事关企业发展根本,经常让人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感。要找到好的管理团队,要靠企 业美好的发展愿景,没有前途的企业是留不住人的;要靠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干事总要靠感情,靠志同道合;还要靠有效的激励机制,伙计不能当一辈子,晋商 老早就发明了身股,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股权激励制度也相当成熟,需要有效应用。

  第二类是科技人才,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本质上是靠现代科技来推动的,专业人才决定着企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科技人才要在感情上尊重,待遇上优厚,生产中赋权,给予宽松的能力发挥空间。

  第三类是大量的员工包括大量的农民,其实农业生产过程是几乎难以标准化评估和有效监督的,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业经营单位是家庭经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为别人劳动到为自己劳动的转变。

  当然,管理这个词本身也是可以讨论的,某种程度上不是管而是理,理是理念、理性、理解,以服务来实现管理。要以有影响的品牌来吸引凝聚团队,要以有内 涵的文化来引领企业发展,要以内心的真实尊重让团队持久跟随。当然,这些已经不是农业企业的问题了,而是一般企业都会遇见的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可以提 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标准去哪儿了? ——农业企业的质量之困


  有一年发生了一件“订单农业”违约事件并引发了社会矛盾,成群的农民将农产品倒在了收购企业门前,倾诉企业的“坑农”行为,一时间充满道德责问的相关 报道迅速传播,矛头全部指向当事企业与地方政府。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么简单,到底谁违约都成了问题。

  原来,企业与农民签订的是出口日本的青刀豆生产合同,为了保证新鲜,必须在开花后10天左右采摘,青刀豆长10公分左右且豆荚皮末没有纤维化变硬。然 而,农民发现青刀豆可以长得更长,于是送到企业的多在20公分左右,显然无法满足出口要求,企业于是拒收。农民哪能愿意,冲突随即不可避免。事件的最后, 虽然当地政府和企业兜底了事,但却提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订单农业在数量上满足比较好办,而质量上满足就比较难办,这是好多“企业+农户”模式走向穷途 末路甚至反目成仇的重要原因。

  我在县上工作时,专门就此调研过,发现在经济合作组织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发达的时候,只能由政府的农技部门临时上手,把好技术关,让生产出的农产 品符合标准,达到质量要求,但这些只是临时性措施,以农技部门的力量能管几个订单农业项目?由此,我们也就必须看到农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些特殊性,从实际出 发来规范农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

  首先,必须看到农产品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标准化。有一句哲理叫“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话放在农产品质量问题上最合适。农产品是动植物的自 然生长结果,虽然人为因素可以影响动植物生长,但并不能彻底改变动植物生长,也不可能抹杀动植物个体间的差异。所以,想让农产品像工业产品那样一模一样, 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业产品是没有生命的,是机床模具造出来的,肯定是一模一样的,当然也会因为技术操作或机器老化造成不同批次的产品有细微差异,但表面 看起来至少还是一致的。

  其次,当前的农户分散小生产让农产品的标准化更加困难。不同农户的经营水平是不一样的,其结果是地力水平有差异,技术管理有差异,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也 有差异,最终的农产品肯定也有差异。典型的像水果,虽然洛川苹果名气很大,但不同农户果园的苹果质量是不一样的,口味、大小、着色、形状等都有差异,施有 机肥的和施化肥的地块不一样,就是同样施有机肥,用了羊粪和用了猪粪的地块也不一样。所以,好多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往往面对分散农户而陷入质量恐慌,因为 这意味着同样一个企业、一个产地的农产品也不可能保持质量一致,可能客户这次吃的农产品与上次吃的农产品味道就不一样。

  再次,频发的自然风险让农产品的质量控制也非常困难。农业与工业生产最大的不同是受自然风险影响十分明显,尽管有设施保护也可以形成人工小环境,但绝 大多数的农产品还得在大田生产,干旱、霜冻、低温寡照、病虫害等都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包括外观和内在的品质,如形状变小甚至变形、表皮伤疤、风味变劣 等,如果受影响程度轻,可能造成订单的数量难以满足;如果受影响程度重,则可能订单根本无法履行。这种自然风险带来的意外质量影响,好多企业是应对不急 的,损失非常惨重。

  此外,还不完全规范的市场秩序也让质量问题扑朔迷离。什么东西好了,大家便群起仿之,最后“李逵”可能还斗不过“李鬼”,这是当前市场中的一种顽疾。 工业产品尚且如此,农产品更不用说。以茶叶为例,真正的名茶必须是特殊地域原产的,但由于名茶有各自的外形特点,于是市场上便出现外形相似的仿制品,像西 湖龙井的两叶一心、身形扁平特征,目前的制茶工艺是很容易仿制的,但普通的消费者是难以鉴别的。目前农产品的质量监管还不到位,在利益诱导之下,生产的农 户、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终端销售商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的参杂使假,也增加了质量标准的控制难度。

  标准化虽然很难,但农产品标准化的探索却在持续前行。目前大体探索出以下路径:

  其一,以健全的标准体系保障质量。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力争均转换成规范的、详细的技术操作规程,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什么时候收获,怎么去储藏等,全部数字化、可操作化,按这个指导生产操作,实现标准化。

  其二,以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质量。让企业来生产,成本太高;让农民分散生产,质量又难以统一。于是,“企业+农户”的形式逐渐演化为:企业统一提供生 产资料、技术指导、操作规范,引导农民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采收等,有的概况为“六统一”,也有的概括为“八统一”,农民成为企业的生产车 间;或者企业统一流转土地,农民变成农工,像工人一样按照生产调度命令规范操作,但面临生产过程难以监督、生效效率难以保障等现实问题,有可能重演人民公 社的集体劳动场景;或者企业与农民以入股、合伙经营等名义合作,企业与农民签订类似承包经营一样的合同,以效益和标准为基本尺子来考核等。

  其三,以完备的监控体系保护质量。以联想农业为代表的全程可追溯体系让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具备了现代化的手段,3G、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技术让集感 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智能农业系统成为现实,让原来卖到市场就说不清的农产品有了身份证,生产管理、储藏运输等环节均有纪录可查,防止了市场上的 鱼目混珠行为。而熙可集团做水果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水果收获前三天,抽检人员按既定抽检路线去采摘果实,在每个果实秘密贴上射频条形码;样品装满,箱 子盖上之后,条形码中内置的密码锁随即上锁,只有到达检测地GPS信号相符,密码锁才会打开。这样抽检人员无法中途调换样品;若强行开锁,系统会进入自动 报警系统。

  其四,以先进的技术改善质量标准。比如在苹果生产上,有成套的选果生产线,能够将苹果按照大小、色度等进行分级,自动分选包装,让原本质量不统一的散 装苹果有了相对标准的质量。再比如,对动植物品种进行改良,生产出更符合目标需求的性状特征,像礼品西瓜、圣女果、迷你番茄等,在现代育种手段的改进下, 已经变得大小形状、成熟度、主要质量指标等相对一致,质量标准化程度大大提升。但更多的农产品还走在质量改进的路上。

  总之,由于农产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很难像工业产品那样完全标准化生产,但标准化的方向却不可改变,所有的探索还会继续,特别是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加速渗透会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


 

来源: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委员会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