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家长里短

工地江湖之一:民以食为天

2015-09-10 08:09:00       作者:金何

  有一个群体,他们是农村户口,却整日奔波在城里谋生计;高楼大厦都是他们的手笔,但城市却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施工安全、讨薪等事件频发,他们看似处于舆论中心,实际上却处在社会的最边缘,社会对他们的了解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没错,他们就是农民工,一群身份尴尬、在城乡夹缝中挣扎求生存的人。
  我的家乡河南林州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每年外出的民工稳定在20万左右,我也曾经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将从农民工的吃、穿、住、行、工资等几个方面入手,带大家走近这个群体,近距离察看他们的酸甜苦辣。

 

  2005年夏天的某个傍晚,我第一次踏进了建材凌乱的工地。

  那是跟同乡们共坐一辆黑车,赶了一整天的路才到的。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我哥还有另外几个人拿着饭盒子一起奔向食堂。

  工地的食堂通常都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建材,只有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才会用建筑板材搭建。一踏进去,迎面就是一口巨大无比的铁锅,大到如果躺进去一个人,从外面也根本看不出来,而地上煤渣成堆、泔水横流。

  他们拿起灶台上铁丝拗成的“铁筷子”伸进锅里捞面条,因为平常吃饭用的筷子太短,根本伸不进去。我也有样学样,无奈第一次使用这么沉重的筷子,连一根面条也捞不上来。哥在一旁看到了,笑了一下,铁筷子伸进锅里忽的一声,我再看自己的饭盒已是满满的一碗。“以后就会了,快吃吧。”

  坐卧在凌乱的建筑器材上吃饭是农民工们的专利,包工头也断然不会为这百十号人专门搭建饭厅。我仅仅吃了几口便感觉难以下咽——面和菜寡淡无比,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泔水味儿。我不禁想起早前母亲在家说过的话:只要会做猪食,就能在工地上做饭。

  “民以食为天”,吃本应是一件天大的事儿,在工地却似乎无足轻重,农民工们看重的只剩下一个“饱”字。与外界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健康的观念比起来,工地的饮食文化(如果这也可以称为“文化”的话)无疑是落后的。

  这是因为,对于“吃”,包工头和农民工们并不在一条战壕里。前者是千方百计只求尽量省钱,而后者是希望吃好而非仅仅吃饱。尤其是正在崛起的新生一代农民工群体,他们在物质上的见识要远远高于老一代的农民工,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反抗在日益增强。

 

厨子——工地里的“定海神针”

 

  不过,在关于“吃”的斗争中,包工头并不会直面农民工的反抗,冲在最前面的总是掂勺的厨子。刘震云的小说《我叫刘跃进》里开头即是:“在工地,大家都知道,刘跃进是个贼。刘跃进是个厨子。偷食堂也不在食堂,在菜市场。刘跃进每天早起,要到菜市场买菜。在菜市场也不偷,韭菜、萝卜、白菜、土豆、洋葱、肉等,明码标价;但一个工地几百号人,一回洋葱土豆买得多,就能讨价还价;一斤便宜五分钱,几十斤下来,就能省出几块钱;固定一个摊买,不朝三暮四,又有讲究;还有肉,瘦肉,五花,或只买脖子肉,价钱又不一样。”无怪乎母亲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三年不下雨,饿不死掂勺的。

  于是,包工头选厨子一般都是慎之又慎。他们有三条最基本的标准:一是厨子能跟自己站在同一战壕里;二是厨子的手艺不能太差;三是厨子必须跟民工搞好最基本的关系。按照这个标准,工地上的厨子一般就是包工头的亲戚,同时又是年长之辈、能够服众,而且在吃的最终问题上,包工头表面上是不敢也不能干预厨子的。

  对于包工头而言,想要从农民工口里省下最大化的利益,就必须对厨子做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工地上厨子的偷盗行为,其实可算是包工头有意为之——只有暗地里给予厨子这份好处,厨子也才能真正为己所用。否则,只要厨子稍微使一下坏,菜里使劲放盐,馒头里拼命放碱,那要不了两三天,农民工中某些“二愣子”就能把简易厨房给拆了。厨子稍微施加以好,农民工们就会对包工头交口称赞;但若厨子使坏,包工头便可无一天安宁日子。可见,厨子是工地江湖里的“定海神针”。

 

矛盾——吃得饱但吃不好

 

  农民工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再加上吃的东西油水不多,一个月能够吃上三五回肉就说明包工头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工人们的饭量普遍都很大。以我自己为例,过去在工地时米饭能吃两大碗,馒头能吃四五个。在我去过的几个工地里,最能吃的当属一个同乡,他是工地里的电工,创下的记录是一顿吃掉三碗面条、八个馒头。但即便如此,很多农民工的身体还是在一天天的羸弱下去,因为他们吃的东西不但安全方面无以保障,营养方面更是奢谈。一些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因为长期的低质量饮食,身体受到的损害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贵阳市一楼盘工地,数百名建房农民工在寒风中就地午餐

  现在,大多数人在吃的问题上精挑细选、越发讲究,在乎食用油是否为转基因和地沟油,肉是肥是瘦、是否注水,菜和蛋是否原汁原味、非激素催生。但是,农民工们每天吃的饭菜材质如何、营养是否均衡,又有多少人过问呢?

  在上一辈农民工看来,工地里的饭食已经相当不错了,何必再要浪费钱财去另吃呢?但毫无疑问,新生一代的农民工并不这么想,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明白挣钱可以拼命但绝不是为了丢命。他们渐渐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工地吃不好,就自己开小灶,每天在吃饭之余给自己另加一些蛋和奶,也算是对身体的一点仅有的犒赏。而且,倘若一些工地的吃食果真太差,他们也敢于摔碗骂厨子。但要从本质上真正改变这种情况,他们还是人微言轻。

 

差异——工地上的南米北面

 

  在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之外,工地上吃饭还有一些因各地习俗而形成的特有现象。我哥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工地,发现虽然理论上米饭面食都能吃饱,但以南方人为主的工地是天天米饭而且菜很辣,东北人为主的工地则是天天馒头。

  农民工来自全国各地,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因此包工头在招募的时候会根据饮食习惯来决定某地民工的多寡。比如一个河南籍的包工头,会优先招募老乡,即使迫不得已实在需要招募外地人,他也不会广撒网,而是会有目的地选择某个地区,比如都是四川人,或者都是安徽人等等。否则天南海北的民工,带着各自的饮食习惯汇聚到一起,厨子在做饭时就难以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是辣、是咸、是淡、还是甜?毕竟饭菜可以做得不好,但基本的食味必须明确,否则食味混乱,包工头也就不好控制这帮来自天南海北的糙汉子了。我哥跟我说过,工地上因为吃饭口味问题还发生过打斗事件,也有少数零散农民工,因为实在忍受不了饮食差异而选择逃跑。

  到一个陌生的工地上不必去听口音,只需到厨房看看锅里是面还是米,尝尝那菜是辣还是咸,就大概能够知道这些农民工来自哪里。经年累月积累的经验,包工头也渐渐懂得根据饮食差异以及好坏来招募农民工。某一年我哥到天津一个工地,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是馒头就白菜,而且没有汤和热水,只能喝冷水。一些人吃的怡然自得,一些人却是叫苦连天。但也有一些工地,一天三顿饭的菜样都会翻新,每周还能吃到肉。也许为了省钱,某些包工头会总结各地人对饭菜的挑剔程度,进而选择那些在吃饭上不挑剔的民工群体。但整体上看,包工头们在吃的问题上,在努力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还是会尽量与农民工找到一个平衡点。

  虽然吃食大过天,但农民工在这一问题上却并没有发言权。在包工头和厨子的双重掌控下,在器材凌乱的那片空地上,每一顿饭里都混合了农民工的血汗,却唯独缺少油水、营养和健康。除了包工头的偷工减料之外,农民工,尤其是老一辈的农民工,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加上认知存在欠缺,吃饭理念还一直停留在“味道好、量要足、要有肉”的一层面上。至于如何讲究合理营养、如何调配平衡膳食,他们很少去关注。有数据显示,农民工的蛋白质摄入量低于全国平均每人每日68克的水平,蛋白质和脂肪长期摄入不足,钙、铁等矿物质,视黄醇、维生素B2等维生素的摄入量均低于标准。这意味着,他们极易出现消瘦、困乏、贫血、肝炎等症状和疾病。

  新生代农民工势必会渐渐打破在吃饭问题上的弱势形象,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并且获取信息的渠道比父辈们丰富,将来工地上的吃饭问题也许会慢慢得到改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当下。无论是饭菜的营养均衡问题,还是食料的安全卫生问题,政府和社会也应该主动介入,主动为农民工撑腰站队,他们吃的问题才能真正有所改观。
 

来源:新华网思客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