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8 16:21:24 来源: 解放日报
95后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主流群体,开始陆续登上社会舞台。但在很多成年人的认知世界里,95后仍是个“谜一样的生物群体”,想走近他们,却好似隔着千山万水。
QQ空间这款老牌社交产品,是了解95后的一扇窗。拥有6.53亿活跃用户的QQ空间里,3亿多活跃用户年龄在25岁以下,近2亿人在20岁以下。年轻人在QQ空间里做些什么?透过QQ空间,我们能读出这个年轻群体什么样的生态与心态?
代际鸿沟
前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内心认同父母懂得多,父母更有经验;但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可能认为,父母未必比自己懂,大人们讲的未必对。
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展之快,导致不同代际之间的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经验判断差异很大。代际的鸿沟犹如一条“天沟”,由于彼此缺乏对方的体验,沟通时往往鸡同鸭讲,在95后这批互联网“原住民”身上,这些特点尤为明显。
进不去的QQ空间
“到底你的QQ空间里有什么呢?能不能让我看看?”王静怡的父亲不止一次地问过女儿这个问题。
王静怡是一名出生于1998年的女孩儿,成绩优异的她已经在今年成功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保送资格。每天午休和晚上10点之后,与同龄人在QQ空间里“碰个头”,成为她和朋友们心照不宣的习惯,即使在紧张的高三也不例外。
获得信任进入孩子们的QQ空间,不是一件易事。腾讯科技于2015年10月发布的《“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有48.2%的95后选择在QQ空间里屏蔽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独立空间。
毫不意外,王静怡每次都会坚决拒绝父亲的请求:“真的没什么。同学朋友们知道我让你看的话,会生气的。”
屡遭拒绝之后,父亲对女儿的QQ空间这个“神秘之地”,也只能从好奇到放任自流。在他看来,宝贝女儿平时听话懂事、学习优秀上进,玩QQ空间应该无伤大雅。只是每次见着女儿低头刷手机,他的心里都不免泛起疑惑,QQ空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产生这样疑惑的,远不止王静怡的父亲。有家长曾经向王静怡的班主任表示,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都很好,平时有什么想法也都愿意和大人沟通,家庭关系也很亲密,可唯一让这位家长耿耿于怀的就是自己始终进不去儿子的QQ空间。
在恨不得全方位掌握孩子身心动向的家长看来,QQ空间这片孩子们的“自留地”成了他们心中不安全感的直接来源,有家长在家长会时甚至向老师发出这样的疑问:“业余生活时,孩子们到底在哪儿啊?他们都在QQ空间里干什么呢?”
“大号”应付家长“小号”讲述真心
王静怡的QQ空间里,日志内容的90%是有关学习经验的转载,如《高三——来自学长的忠告》《近十年高考语文易错字音集锦》;也有最新电影《疯狂动物城》的卡通形象集锦;一篇全家人为父亲庆祝生日吃蛋糕的“说说”成了热门,在这条状态下她收获了39个“赞”和几十条留言。更多的则是一些青春期孩子共有的、在成年人看来“没什么内涵”的小情绪,如:two lonely girls(两个寂寞的女孩儿)、我也想活得很天真~、我也想要有一个185以上的欧巴(哥哥)……
即使内容再无聊,王静怡的每一条状态都能引起小伙伴的关注,或是简单慰问,或是玩笑调侃,又或是“凉白开对话”。巴不得每句都落笔成金的成人或许无法理解,正是这些“无聊内容”构成了孩子们的青春日常。
“可能70%-80%的同学都不愿意让父母看到自己的QQ空间。”王静怡说,即使空间里没什么不好的内容,她也不愿让爸爸进到自己的QQ空间:“很尴尬,毕竟和父母辈还是有代沟,还是希望保留自己的空间。”
比如说,2015年3月9日晚上9点半,她在自己QQ空间的留言板里留下了一句歌词:“人理所当然地忘记,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她说:“如果大人和老师看到,一定又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啊?谁守护谁啊?谁在原地啦?……解释起来太麻烦,其实就是一句歌词一种情绪,干脆还是别让父母老师看到。”
面对父母一次次的盘问和殷殷期盼的眼神,更多的孩子选择了更加“迂回”的策略——开小号。
据了解,中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着2个甚至更多的QQ号,不同的QQ号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大号用来加父母师长和学校班群,发着“活泼健康天天向上”的状态,而小号则用来加同学朋友,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社交圈和身心感受。
齐斯文是同济初中初二的学生,平日里严厉的班主任朱老师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对象,孩子们都知道老师严格要求是为自己好,可他们对朱老师无孔不入的“监控”还是颇有微词。
一次同学生日,大家去KTV唱歌庆祝,有人在QQ空间里配着唱歌照片发了一条状态,谁知不一会儿朱老师就“杀”到KTV包厢把他们抓了个现行。从那之后,齐斯文和同学们就学“聪明”了,纷纷开了小号,并且达成默契,绝不会在QQ 空间里暴露自己和小伙伴的“行踪”。
“父母都在微信里,他们不用QQ空间,如果他们要用就给他们加大号。”同济初级中学初一的学生杨骥说,“我70%-80%的同学都有小号”。
这是“我和朋友们的生活日常”
第一次点开95后的QQ空间,成年人或许会很惊讶,一句“这节课很无聊”就能在底下引起30多条跟帖共鸣。为什么会这样?
长期研究互联网现象的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黄荣贵说,人们一直总结,90前的网民是互联网的“移民”,而90后,特别是95后一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移民”和“原住民”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待互联网的视角就不一样。
一些90前的人,在网上写点什么发表,会好好酝酿,甚至遣词造句,以彰显自己的水平,太无聊的内容不太好意思发布出来。他们把互联网看成是一种工具、一种现实生活以外比较特别的媒介手段。
但是对95后而言,互联网不特别,它就是日常生活本身。
比如说,过去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会互相感慨“这节课好无聊”“老师脾气不好”“我今天心情很糟糕”。而现在的95后,把这些日常小感慨移到了网上,写进QQ空间里,更方便同龄人看到和交流。对他们来说,“互联网写作”不是“写作文”,而更像是日常对话,未必非要“高大上”“新奇特”,即使是日常生活里的“凉白开”,内心的“吐槽”,几个字、一句话,都可以随时写出来。
如果把QQ空间换成日常生活,这样的对话场景其实每个人都很眼熟,它每天都在大人的餐桌上、办公室甚至心里酝酿着。
但社交媒体的“半公开性”,意味着社交平台也是一种监控手段。如果父母们真的把孩子写出来的小情绪,每一条都郑重其事、反复琢磨,那确实会让孩子感到害怕。
黄荣贵认为,互联网时代,大人们的“权威形象”正在崩塌。学术上把这种现象称作“文化反哺”,比如互联网上的流行语、热门话题,往往年轻人最早知道,反而父母长辈比较“无知”。互联网的青年亚文化反过来影响了主流社会。
还比如,孩子们在网上表达情绪时,借助各种符号、语气词、感慨、动画,许多父母看不懂,如果一一追问到底,解释起来很麻烦。越解释,孩子越感到“原来你们和我活在两个世界里”“和你们无法沟通”“不和你们聊了”。
前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内心认同父母懂得多,父母更有经验;但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可能认为,父母未必比自己懂,大人们讲的未必对。
“在网上见多识广后你会发现,人的生活轨迹和追求,未必是父母给定的路子。”黄荣贵说。
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展之快,导致不同代际之间的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经验判断差异很大。代际的鸿沟犹如一条“天沟”,由于彼此缺乏对方的体验,沟通时往往鸡同鸭讲,在95后这批互联网“原住民”身上,这些特点尤为明显。
王静怡说,即使自己不发,每天也要去QQ空间里看同学发了什么,点个赞、留个言,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开来,这是他们每天最放松的时刻。他们排斥把这些行为叫做“社交”,而更愿意说这是“我和朋友们的生活日常”。
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模糊
小学四年级,杨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父母老师严格限制他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可只要一拿到手机,QQ空间就是一定要点开看看或者“说说”的地方。
在杨骥和他的同学们中间,QQ会员的积分升级制度、酷炫多彩的皮肤装扮、竞技比拼的QQ 游戏是他们热爱QQ空间的最主要因素。他说:“微信给人一种正式的感觉,好像在办公,而QQ 空间才是能够真正娱乐放松的地方。”
杨骥的同学“Crystal”在某天放学后,骄傲地向同学们宣布自己的新网名:“你们应该知道Crystal是什么意思吧?水晶。我最喜欢的,高贵又纯洁。”
Crystal是一个女生,她的QQ空间等级算得上同学中间的“贵族”,目前的QQ号已经有了两个“太阳”,为了维持QQ空间“超级会员”的尊贵身份,她每年还要花240元。这对一名初中生来说是一笔巨款,可她还是无比热衷,觉得在同学中拔得头筹的感觉很好。“我已经是QQ空间的5级会员了,他们都没有我高级。”她沾沾自喜地说。
精心经营QQ空间,在初中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气,他们舍得为互联网上那些“摸不着”的虚拟产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
《“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QQ空间的付费黄钻用户中,95后约占40%,使用装扮功能的QQ空间用户中,60%是95后。尽管可支配收入无法与成年人相比,但95后群体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毫不吝惜,冲黄钻、购买虚拟游戏产品等,他们更愿意为“喜欢”而花钱。
这在一些长辈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比如有孩子花光几千元压岁钱,只是为了给一款虚拟游戏充值。长辈们觉得,互联网产品只是一堆虚假的数字,连实体都不存在,不值得花费太多,只有现实中的物理产品才值得炫耀,虚拟的假东西,难以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荣誉感。长辈们挂在口头的一句评价是:“假的,有什么意思?”
然而95后却并没有虚拟与现实的区分感。好比一些80后白领,花光几个月工资,只为了买一个名牌包,由此获得赞美、荣誉感、身份认同感。同样,网上的虚拟产品对95后来说就是真实存在的,同样值得为此付出金钱和时间,同样能在同龄人的圈子里获得虚荣、满足以及身份认同。
找到人一起花痴一起吐槽
杨骥的朋友又更新了一条杨骥看不懂的“说说”:“你教会了我爱情,也教会我绝情。”
这位朋友是一名初二的女生,高瘦的她扎着高高的马尾,白皙稚嫩的脸上架着一副红色边框的眼镜,跟人交谈的时候眼睛习惯性地往上看。在她的QQ空间里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爱情”。很难想象,一个2002年出生、还不满14岁的孩子,在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长篇累牍地发表着自己对爱情的“独到见解”,旁人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成年人的QQ空间。
在她的空间里,有“甜滋滋的暧昧”“只愿千里来相见”“谁来陪我过白色情人节”这样浅显直白的表达,也有“失踪的爱人,其实从来不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可惜”“十年前,你爱我,我逃避不见,十年后,我爱你,你不在身边。人生的错过就是如此。一刹那便是永远,追悔也是纪念”这样看似深沉的剖白。
她从不避讳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当问到自己在QQ空间里最关注哪一类的信息,这个评价自己“多愁善感却高冷犀利”的女孩把头往上一扬:“爱情啊!我还自己写爱情小说呢!”
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的赵派派则是个敏感细腻的姑娘,1997年出生的她使用QQ空间已经有八九年了。
高中的时候,赵派派收养了一只流浪小狗,给它取名叫小雪,从此小雪便成为赵派派QQ空间的绝对主角。赵派派常常在QQ空间里发布有关小雪的各种生活状态,从不掩饰自己对小雪的感情,“爱”“唯一”这些平日里她很少表达的字眼,常常出现在她的QQ空间中。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赵派派和她的小雪。同学,同学的同学,朋友,朋友的朋友,一个爱狗的小群体就这样在QQ空间里聚集起来。这是赵派派对QQ空间“社交”和“兴趣小组”功能最深刻的体验。
之后,赵派派又陆续发现,只要自己在QQ 空间里发表对明星或者剧集的喜恶,总能找到一起花痴或者一起吐槽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是微信朋友圈不具备的功能。”赵派派说,“朋友圈发的状态只能看到好友的评论,而QQ空间可以看到发帖人的其他好友的评论,大家因为共同的话题很容易建立联系,成为新的朋友。”
仅属于本代人的认同符号
一位上海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知道QQ空间是中学生的主要社交平台后,发出这样的疑问:“明年入学的研究生就是95后了,以后的学生工作在微信公号和朋友圈开展是不是已经行不通了?我们是不是得再研究一下QQ空间?”
在95后们看来,以极简主义大获好评的微信,从一开始就不能满足他们个性多元、追求时尚和新奇的社交需求,“微信朋友圈是中老年人的最爱,丰富绚丽的QQ空间才是我们的地盘”。
《“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QQ空间里有58.2%的95后加入了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社交群,他们对明星和游戏话题的兴趣远高于非95后,相关话题的“说说”中,来自95后的比率超过了七成,其中涉及最多的明星关键词分别是EXO、鹿晗和TFBOYS,谈论最多的游戏则是英雄联盟、斗地主和传奇。
黄荣贵说,互联网改变了原本社交圈的“同质性”来源,亚文化的认同圈子更加普遍,也更加重要。
比如70后80后,可能对城乡差别更敏感:假设一个城里人和一个农村人聊天,城里人说自己在什么店消费,买什么品牌的衣服,听什么音乐,看什么书,结果对方没听懂,城里人就会觉得对方和自己玩不到一起,把对方排除在圈外。
互联网时代同样如此,认识到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群体特别重要。95后在网络上的甄别方法,或许不是品牌消费,而是共同的兴趣爱好,喜欢相同的明星,有相同的好恶判断。如果我说的名词你听不懂,我就把你排除圈外。通过只有圈子中的人才能解码的符号,年轻人进行自我表达,也在寻找群体认同。
黄荣贵自己是80后,他认为80后还是“过渡期”,大部分80后读初中时,舍不得花钱装饰QQ 空间。但现在的95后,物质生活没那么多包袱,就容易往内心走,特别在乎自己的精神世界,情感需求强烈,总是想让自己舒服,心情愉快,与众不同,收获认同。
其实,表达情感、建构认同是基本的社会需求,每一代都有,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表达情感和建构认同的符号与手段,现在极大地受互联网影响,在某种程度上,95后拥有了仅属于本代人的认同符号。
割裂的社交媒体
如今读大一的赵派派,QQ空间已经从对父母封闭到完全开放。
初中时只是因为跟风,赵派派申请了一个小号,将父母屏蔽在自己的QQ空间之外。过了好一阵,赵派派经不住妈妈“为什么不发状态”的追问,只好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另一个小号。这个当时的无奈之举,却从此打开了她和父母交流的另一扇心门。
有一次,赵派派不小心打坏了家里爸爸的手玩核桃,害怕又内疚的她不敢讲出真话,只能在QQ空间写下一条状态:“心好疼,然而Papa还不知道,明天务必主动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哦,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Papa我真心知道错了,天!啦!噜!小多啦赐予我力量吧!世界晚安。”
没想到不一会儿,妈妈看到了,在下面留言道:“核桃算什么,没关系,你才是爸爸的宝贝。”赵派派说,看到妈妈留言的那一刻自己心都化了。从此,她更愿意把一些自己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写在QQ空间,有了这个交流方式之后,从小跟爸爸妈妈说悄悄话的小本子也渐渐不用了。
杨月婷依稀记得,以前QQ空间是自己每天要刷好几次的“生活必备”,但来到上海读研之后,社交习惯开始慢慢改变。
最开始是因为学校通知、班级交流都在微信上进行,不得不增加微信的使用频率,后来她发现,身边的同学朋友似乎更加热衷于页面简单、关系密切的微信朋友圈,并且把以前密切的朋友从QQ上拉到微信里。渐渐地,朋友圈取代了QQ 空间,成为她主要的社交平台。
QQ空间似乎变成了成长的记忆,现在几个月都开不了一次。但每当杨月婷无聊时点开手机上的QQ空间,里面都会有接二连三的“惊喜”等着她:十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早早结了婚、以前读书时候胖胖的女生变成了婀娜窈窕的自拍女神、初中学校大改建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那里停留着她2013年以前的社交圈,而这些经历和人物仿佛正在另一个远离她的时空中真实地存在。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不同的社交媒体,将自己的人生阶段和社交圈割裂成截然不同的两段。”杨月婷如是说。
与此同时,同一片天空下的高三学生王静怡刚完成一天的学习,终于放下紧绷的神经。她拿出手机,找到熟悉的QQ空间图标,点开,“分享生活,留住感动”,简短的欢迎语跃然屏上……
(应受访者要求,报道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