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9 11:42:31 来源: 浙江在线
章大伯昨天指着灶台上这些炊具说,自从王阿姨来了后,家里比以前干净太多了。
昨天中午,来大姐给快报85100000打来电话说,她在大学路开了一家家政介绍所,经常给人介绍保姆和钟点工,有个阿姨是开化人,照顾一个80多岁独居老伯四年了,把老人照顾得很好,老人打算把房子送给这个阿姨,现在手续都已经办好,还认了她做干女儿……对了,老人是一个人的,没有子女。
昨天下午,我和来大姐来到章大伯家——位于市中心一个老小区,房子蛮老旧。
敲开房门,一位穿红色夹克衫,留着小平头的老人伸出右手,“下雨天还让你们跑一趟,快请进。”老人说一口标准普通话,步子迈得扎实——他就是来大姐说的送房子给保姆的章大伯。
“老爷子,咱们房门那么窄,你赶紧挪一挪,让他们进来!”章大伯身后,一位穿着整洁的中年妇女微笑着说。来大姐见状打趣道,“你们说话的口气不像东家跟阿姨,更像是父女啊。”
“家里很整洁,大伯很利落。”刚进门,来大姐就用这十个字评价她的第一印象。说完话,来大姐并没坐下,而是用手摸了摸墙上的瓷砖,又仔细看了看挂在厨房墙上的各种炊具,“一看就是天天搞卫生的家,干净!”
我参观了一下屋子,不大,一室一厅一卫,简易厨房和客厅连着(房产证上的面积是22.36方,我昨天在房产网站上查了下,这一带像这样的房子,均价大概1万9左右)。老人的床在卧室,王阿姨的简易板床在阳台,我发现不论老人的床铺还是阳台上的简易板床,被子枕头都叠得蛮整齐。
听到夸奖,章大伯笑得眉毛都弯了,他说王阿姨对他照顾得很周到,除了家里收拾得干净,把他的身体也调理得很棒,过去他是楼里出了名的病号,邻居们总说他坐120救护车就跟坐出租车一样。
83岁的章大伯年轻时毕业于师范学校,后来在一所小学担任教师、校长,直到退休。章大伯曾有过一段短暂婚姻,膝下无子女,退休后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这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里,因为心脏不好,总是去医院,很多时候是救护车送去急救。
“我觉得王阿姨来我家里是个缘分。”章大伯伸手摸了摸来大姐刚才摸过的瓷砖说,十几年前,墙上的瓷砖可不像现在这么干净,因为没人打扫,瓷砖上结了一层厚厚的油垢,有一天他实在看不下去,搬凳子准备自己清理,一个邻居看到赶紧把他劝住,“他们劝我千万别自己弄,万一摔一跤可不得了。”
在邻居的建议下,章大伯先找了钟点工,都不是太满意。有一天,他无意间看到邻居家一位搞卫生的钟点工阿姨,不光卫生搞得干净,还把老人照料得很仔细,邻居老人每次起身和坐下,阿姨都会提醒他慢慢的,小心滑。
章大伯留心观察了这个阿姨,越看越觉得她非常细心,那还是13年前,来大姐的家政所开了也没多久,章大伯通过来大姐,联系上王阿姨,希望她来自己家里做钟点工,王阿姨排了排时间,同意了。
从那年开始,王阿姨每周日来章大伯家做几个小时钟点工。直到4年前,章大伯突发心脏病住院。
王阿姨说,大伯住院那天是个周日,她去家里,没人开门,听邻居说,章大伯住院了,于是她买了水果去医院看望。
“大伯说他以后起居要人帮忙了,问我能不能做全天服侍的阿姨,”王阿姨说,通过前面9年相处,她觉得章大伯人蛮好,也很好说话,就推掉了几份钟点工的活儿,搬到大伯家,当起住家保姆。
章大伯说,虽然王阿姨做事认真,但毕竟钟点工和住家阿姨还是有区别,刚开始他还有些担心,能不能和阿姨相处得好,直到出院回家,他看老房子像新家一样干净,听王阿姨说,出院前两天,她白天在医院照顾,晚上回家搞卫生。想到王阿姨连轴转的这两天两夜,章大伯很感动。
出院后,阿姨住在章大伯家阳台上,每天负责他的饮食起居。章大伯说,王阿姨除了卫生搞得好,把他原来一些坏习惯也改了,比如,原来他一个人生活,烧一锅菜吃好几天,一直吃到坏掉为止,王阿姨来了以后他再也没吃过隔夜菜,每天吃什么都是现做,量不多,保证当天吃完,不浪费,做的菜也特别酥烂好嚼。再比如,自己以前不喜欢走动,王阿姨总是让他一起去楼下走走,逛逛菜场,现在他的腿脚比以前利索多了……
和章大伯说话时,王阿姨在收拾着一大块腊肉,她说肉是大女儿知道老人喜欢,特地从老家带过来的,王阿姨的老公和小女儿都在附近一家酒店上班,也经常来家里看看老人,陪他说话。
去年王阿姨还带着章大伯回她开化老家住了一段时间,章大伯回忆说,王阿姨全家人对他很热情,在开化住的那段时间,真有回自己老家的感觉,今年王阿姨全家又商量着5月份带老人回那边避暑。
章大伯说,他脾气也不算好,不喜欢夸人,王阿姨的好他都看在眼里,去年从王阿姨老家回来后他觉得,他们不像普通的阿姨和东家,更像是父亲跟女儿一样。
想了好几天,章大伯做了两个决定,一是王阿姨不嫌弃的话,他想收她做干女儿,等自己百年后也有个子女能够送终,二是把自己这间房子送给王阿姨,当作对她的感谢。
去年下半年,章大伯请来一位当律师的邻居,在律师的见证下签了一份遗嘱。
昨天章大伯把这份遗嘱拿给我看,里面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王阿姨在我家搞卫生十多年,我感觉她心眼好,对人体贴入微,不是女儿胜似女儿,所以经我仔细慎重考虑后,在我百年之后,我的全部财产由王阿姨一人继承。
看到这份遗嘱,王阿姨眼眶有些泛红。
王阿姨说,章大伯做出这样的决定,她很感激,但同时,身边的闲言碎语也多了起来,“有人觉得我是奔着老爷子的财产来的,”可老爷子倔得很,已经把房子三证过户给她了。
道别章大伯和王阿姨,我敲开了几户邻居的门,想听听他们怎么看这件事。
隔壁夏大姐说,老人无妻无子,有几个兄妹但不常联系。刚开始,包括她在内的很多邻居都觉得,王阿姨在老人心脏病发住院时当起住家保姆,是不是冲着老人的财产来的?那时候很多邻居对王阿姨都有看法。
可是后来,大家慢慢发现,王阿姨确实对章大伯照顾得很好,拿最简单的来说,以前老人因为心脏不好,经常要坐救护车去医院抢救,自从王阿姨做了住家阿姨,就再也没送医院抢救过,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大家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如果我是章大伯,我也会把房子给阿姨的!”夏大姐说。
邻居们说,章大伯有几个弟弟妹妹,有亲兄妹,也有同父异母的兄弟。
昨天我联系上章大伯的亲妹妹——78岁的章奶奶。
“我很欣赏我哥哥的做法!”章奶奶说,“一般人会觉得,亲兄弟把身后遗产给外人而不给自己人,太不像话,但我觉得哥哥做得没错,谁对他好他对谁好,只要他过得好,想把房子送谁无可厚非啊。”
章奶奶说,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并不赞同她的看法,“他们总觉得不管谁好谁不好,财产总该给自己人才对。”
昨天,我把这个事讲给一位律师朋友听——快报“律师来了”入驻律师、杭州市律师协会家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祎颖。
姚律师说,老人对自己的遗产存在自主支配权,他想把房子给谁是他的权利。像章大伯和王阿姨这种情况,她建议双方最好能签署一份“遗赠扶养协议”,协议中既可以表达老人想把房子赠与王阿姨的意愿,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条款对王阿姨形成一定的约束,避免老人把房子送给王阿姨后,王阿姨对老人没那么好了,不管他了,这样老人就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姚律师说,在传统意识里,老人走后财产都应该归子女们享有,但是其实,老人的财产完全是可以自由支配的。这些年,随着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传统观念不断在改变,老人身前立下遗嘱,把房子等财产给子女外的其他人,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有些老人的子女并不孝顺,在生前也没有尽到赡养义务,而老人一旦走了,他们为了家产都出现了。
姚律师说,前不久她接到过这样一个令人感慨的案子,一位老人在生前要立遗嘱,把他的房子给外孙女而不是子女,听老人说,平时子女都不来照顾他,只有外孙女经常来看望照顾。
“所以,那些不是老人子女亲属却得到老人遗产的,其中很多并不是捡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馅饼,往往是因为他们真诚的付出感动了那些孤独的老人!”姚律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