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4 10:03:21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席敏
近日一场小雨,将顾家村街头外各家老粗布店的牌匾冲刷一新。透过繁密的雨帘。在这个有着400多个店铺的村里,听不到一句叫卖声,这个村有着数百年传承的老粗布工艺用不着吆喝,早已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顾家村位于山东博兴县,是全国较早的专业淘宝村之一,老粗布织品是这个村最古老的手工产物,也是当下最畅销的网上商品之一。
村内一家名为“棉世纪”店铺的老板是一对大学生夫妻,女老板巩春晓毕业于一所大学计算机专业,2009年开了第一家专门销售本村老粗布织品的淘宝店。从那以后,设计、组织生产、网上销售就成为她和丈夫最充实的生活。
每天,巩春晓和丈夫带领着工人们,将一匹匹手工织成的老粗布经过印染、裁剪、缝纫等多道工序,变成呈现在淘宝店铺里款式多样的服装。“仅服装就有80多种款式,还有布老虎等传统工艺品,以及围巾等饰品。”巩春晓说,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在网上下订单,她再根据客户的要求调整设计,随时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顾家村党支部书记顾华敏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有胆大的村民将邻里亲戚间作为节日里礼物互赠的老粗布服装,变成对外销售的商品。但当有村民开起第一家网店时,多数村民都未曾想到,这个祖辈流传下来的工艺,因触碰到互联网而绽放出强大的生机。
据了解,这个人口不过1423人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开起网店,还吸引了周边村庄劳动力到这里就业,到顾家村围绕老粗布产业链的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相继开发出时装、童装、唐装、床品等系列。“在外面建筑工地打工的村民回来了,村里大学生毕业后也回来了,多数都当起了老板。”顾华敏自豪地说:“没有了留守儿童,也没有空巢老人。”
但是,当一个传统村落突然变成一个近乎全域从事电子商务的现代化村庄时,一些未曾预料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缺乏品牌意识,大量的贴牌生产挤压了利润空间;无序竞争相互压价……
在顾家村一些网店老板的记忆中,曾有这样一段惨痛的记忆:一个用老粗布废角料做成的颈椎枕,不考虑荞麦皮、人工电费等成本,仅布料费用就有5元钱,村民们为了抢占市场相互压价只卖6元左右。最后折算下来,多数人都亏本了。
亏了本、倒闭了几家店的事实,让热火朝天地埋头生产再低价销售的村民们都冷静下来。他们主动请人设计商标,专注自有品牌告别了贴牌生产,更趋向于差异化竞争而不是一拥而上,让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定位和利润空间。紧接着,一个老粗布协会在村内成立,村民们有了公律和自我约束的组织,线上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的网店占一半以上。
“一切都在变。从守着老祖宗的传统工艺解决家人穿着,到变成买卖全国的商品,从全民创业到全民无序竞争,再到规范有序发展。”参与最早一批从事老粗布生意的顾家村村民、“千乘家纺”网店负责人谭英海说:“只要肯变敢变,农村的发展潜力让人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