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电商

推动“农村电商”开拓新天地

——对陕西省宝鸡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6-03-04 10:21:21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傅宇剑 朱会奇 杨斌贤 张璐

  陕西省宝鸡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于2012年,在政府部门、农村经营主体、第三方电商平台、物流快递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陈仓物流园、渭滨科技工业园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岐山县、千阳县成功创建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宝鸡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多方助力 总体形势喜人

  政府推动,电子商务成为农村发展新亮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宝鸡市百镇千企万人电商创业行动方案》,成立宝鸡市电子商务领导小组,明确专责部门,督查落实。市政府从2016年度促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380万元,许多县区也落实了专项支持资金,支持政策、推进举措正密集出台。

  市场驱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快速扩张。市县各级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行业协会、第三方电商平台、农业信息网开展线上线下商品展销,推介产品、传播信息,效果明显。从网络销售市场看,2015年全市电商交易额达到168亿元,其中农产品、特色食品、民间工艺品、旅游产品销售持续走俏。据问卷调查,75%的实体商户已兼营网络销售,传统经营与电商经营模式迅速融合。从网络购买市场看,2015年全市网购市场用户已达218万人,网购使用率为59.6%;网上支付规模达到185万人,网上支付使用率为4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

  创建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速提质。各级政府始终把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头戏”,以百镇创新、千企转型、万人创业、示范县创建为抓手,集中发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是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宝鸡市注册电子商务企业2544户,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的商户达62436户,城乡从业已达到15万余人。二是经营模式呈多元化发展。主要有四种模式:以齐峰果业、第五村为代表的专业电商营销模式;以宝鸡农产品商城和部分县区的特色馆为代表的网络展销模式;以千阳县扁豆福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电商”合作经营模式;以千阳县金达莱合作社为代表的委托电商代销模式。农村电商销售方式以B2C(企业对个人销售)、C2C(个人对个人销售)为主,符合电商市场发展方向的020(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目前已在眉县齐峰果业等企业和商户运营。三是线上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全市网售农产品已涉及白酒、特色食品、生鲜果品、民间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七大类20多种110多款。

  政企联动,引领第三方电商平台深耕农村市场。阿里、京东、邮政、供销社等电商已把农村作为战略布局主要方向。宝鸡市各县区抢抓机遇,积极对接“政府+电商”合作新机制,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如扶风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强强联合,实施“农村淘宝”项目,仅用2个多月时间,扶风县电子商务中心和43个农村淘宝服务点就投入运营。岐山县、千阳县由政府背书,依托供销社组建电子商务协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形成了“政府+电商协会+公司(合作社)”合作模式。同时,电商下乡又促进了农村物流快递业发展,目前,申通等7家快递企业已在宝鸡市农村运营,全市已有和在建县区电子商务产业园7个,淘宝、京东等农村电商服务站已建成110个。

  激活乡村 溢出效应凸显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一是电商使产品销售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成为可能,刺激农业规模化生产加速。眉县齐峰果业猕猴桃2015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8亿元,其中线上销售已占10%份额,仅“双十一”当天成交额就达247万元。二是电商平台准入的高门槛,促进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农民从“三品一标”创建中尝到了甜头,生产讲科学、讲标准已成为时尚。三是名特优产品深受市场青睐,提高了生产者的品牌意识。宝鸡市在电商平台销售较好的农字号产品,主要为岐山“六宝”、猕猴桃、苹果、核桃、民间工艺品等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优势的产品,名优品牌就是市场的意识已深入人心。

  促进农村创业创新。一方面,农村电商作为新业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开辟了农民创业就业新空间。千阳县金达莱公司经理王海燕就是电商创业的受益者,她原在东莞打工,后返乡开发生产千阳布艺品,委托电商代销,年销售额10万余元,同时带动周边100多名有刺绣手艺的留守妇女就业,现又准备招聘英语人才,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近两年,各大电商纷纷在宝鸡市布局设点,招募人才,吸引了大批农村青年返乡创业。2015年9月扶风县招募136名农村淘宝合伙人,报名人数达到7000多人,农村电商效应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农村电商促进业态融合不断加深。岐山县以擀面皮等“岐山六宝”上网销售,形成了优质小麦种植加工、地域特色食品生产、第三方物流快递这样的产业链条,行业整合、分工协作雏形初显。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电商打通了小乡村与大市场的快捷通道,拓宽了农村市场的“出路”与“进路”,农民获得市场信息更直接,市场选择机会更大。一方面农民日常消费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足不出村即可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把农产品以低成本卖出去,销售范围扩大,销量增加,收入增长。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岐山县蔡家坡青年创业者林晓东注册网店销售擀面皮,2014年销售擀面皮30多万份,远高于实体店销售额,仅春节一个月网上销售额就达16万元。

  促进民生环境改善。随着各类电商经营主体进镇入村,农资、农技、物流、金融电商也应势而生,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链、服务链正不断延伸、拓宽,农民“五不出村”(购物消费不出村、农产品销售不出村、缴费购票不出村、金融业务不出村、创业致富不出村)即享受优质服务的愿望已部分实现,农村民生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充分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推动提速转型仍存制约

  一是传统习惯制约。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实体经济管理思维,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重视支持不够;部分机关部门之间、县区之间沟通协调不畅,造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部分农业经营者,对电商新业态不熟悉,电子商务应用定位不清,线上运营成效差强人意。目前全市仅有10%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其中5%有效开展电子商务运营。

  二是产品结构制约。首先,产品产量低。如千阳槐花蜜、红萝卜、岐山大蒜等市场美誉度高的特色农产品,因生产规模小难以上线销售。其次,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标准不统一,制约销售,影响客户粘性。部分产品资质不全,无QS认证,只能通过微店、QQ群等微商销售。第三,产品同质化。全市现有的农产品商城、特色馆中,主流产品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突出。

  三是基础服务制约。首先,农村基础网络未实现全覆盖。全市农村家庭宽带覆盖仍有146个空白村、4G网络仍有24%的空白村。其次,农村物流快递业发展滞后。乡村物流快递服务网点设置不足,快递物流价格偏高,起步价7元/3公斤,高出全国行业均价1倍。冷链仓储物流仍是薄弱环节。第三,电商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市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支付、金融、应用服务、统计监测体系尚未完善。

  四是规划人才资金制约。首先,规划不到位。市级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编制还没有完成,县区规划除岐山县、渭滨区完成编制外,其他县区规划还在编制之中。其次,人才匮乏。现有本土人才难以满足需要,电商运营紧缺的策划、设计、美工、摄影、营销等技术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制约发展。第三,资金短缺。各级农村电子商务财政支持资金极其有限,电商企业融资面临的资产抵押门槛一时难以逾越,“钱从何处来”的问题十分突出。

  立足新起点 聚力突破发展

  高端谋划蓝图,引领农村电商有序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强(中心城区产业园)+多极(县区服务中心)+众星(镇村服务站)”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格局。以市、县电子商务协会为主体,负责区域农特产品标准化、品牌推广、营销策划、仓储物流、包装设计、大数据平台等模块建设,避免人力、财力资源重复投入,资源分散浪费。

  扶强应用平台,繁荣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农村电商,应用平台是支撑。一是整合平台资源。总结试点示范经验,争取省级支持,与淘宝、京东、邮政、省供销社等电商平台合作,打造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宝鸡馆,设立县区板块、产品板块、搜索引擎、推荐排名等应用,集中优势资源,抱团开展营销。二是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推动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大型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自建或通过第三方平台发展“基地+公司(合作社)+电商”、“农贸市场+电商”模式的电子商务,推动线上交易支付与线下实体店融合发展,对成绩显著的给予政府补贴或贴息贷款扶持;扶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整合中小经营主体,采取采购、仓储、销售、配送“四统一”,开展线上交易;支持观光农业、农家乐、乡村游经营主体开展“线上+线下”营销;鼓励微店、QQ群等微商灵活规范经营,构建多层次电商平台。三是实施电商进镇入村工程。整合资源,通过兼并、联合、重组,整合邮政、镇村超市、移动网点等资源,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打造快递配送、便民服务和O2O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解决农民买难、卖难。

  完善基础支撑,提高服务电商能力。发展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一是完善基础网络平台。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实施农村基础网络全覆盖工程,建立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通信运营商以4G网络为重点,扩网降费。探索发展智能化综合物流模式,打通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二是健全实体农贸市场功能。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实体市场物流快递配套服务体系,开展冷链仓储,冷藏设施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展生鲜电商市场。三是建立政府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平台资源,建设市级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电商信用、认证、支付、金融服务和市场监测、统计分析体系,为电商企业成长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四是建立电商产业基地。提升陈仓物流园、渭滨科技工业园服务功能,建设县区电商产业基地,开展电商应用服务,孵化培育电商企业、人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支持。

  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人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是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以农业龙头企业法人代表、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返乡务工青年、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生、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为重点,通过定期培训、开展“东部行”活动等,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实行产学结合。联合省内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实行校地合作,发现培养吸引人才。三是引进高端人才。将电子商务领军人才纳入宝鸡市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纳入有突出贡献专家人才库管理,实行人才柔性引进,引进国内专业公司承接技术服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农村电商要发展,农业必须提质增效。一是以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为重点,扩大生产规模,保障农产品原产地直供品质。二是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统一农产品规格和标准,建立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三是打造地域龙头品牌。持续开展国家级名牌,省优、部优产品,市级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农村电商发展合力。一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市县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协调督查责任,建立领导联系部门包抓机制,并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定期考核通报。二是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争取省级项目支持。设立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建立长效扶持机制。将农村电商企业(合作社)纳入市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重点扶持范围,对接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引进风投基金,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是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调查研究、预测监管、行业自律、法规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电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市场规范运行。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委政策研究室)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