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18:15:00 作者:本网记者 郑惊鸿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
藏在深山的福建尤溪县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县上堡梯田、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千余年来,因为崇山峻岭免受世间纷扰,也是这崇山峻岭保佑着此间的百姓安然耕作栖息,历经一代又一代先人探索、传承,至今山民们依旧按时令、节气,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间有序地开展稻豆间作、稻鱼共生、稻鸭共作,以及稻菜、稻药、稻薯、稻瓜、稻草等等的轮作,完整保存着古老的农业生态系统,其多品系的栽培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菌的发生,在为一方百姓提供了多种食物维持生计的同时,其不同季节因作物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因而在2013年5月21日,被国家列为首批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挂牌保护近两年来,这三处藏在深山的瑰宝,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者,也唤醒了这一方水土的主人:原来,不起眼的红米、黑米、黑笋,这么受城里人欢迎,而世代居住的木屋、吊脚楼、土屋,甚至水田、用作绿肥的红萍、入药的紫云英也可以成为风景。于是,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牵头组织下,2014年这三地分别代表南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而都具有千年历史的稻作梯田系统,联手申报2015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使得这份宝贵的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3月30-31日,三地政府联手邀请各方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在福建尤溪,为遗产地的进一步发展把脉问诊。
江西崇义上堡梯田
位于闽中腹地的尤溪县,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故里。得益于近年京福高速公路的贯通,如今从福州到尤溪直线距离只有150公里,下了高速公路出口不到20分钟,挂在山间凹里一层又一层簇开的油菜花,就笑迎宾客了。从吉木村盘旋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只见连接梯田和蓝天的是竹海和森林,在绿竹丛中、香樟树下,卧着一座座白墙黑瓦的飞檐古屋,给青葱的梯田增添了一份厚重、古朴。
尤溪最高处的梯田海拔900多米。站在联合乡东边村最高处俯瞰,脚下山头的梯田是接天连地,蓄满了水的梯田,倒映着青山和蓝天或丰腴或苗条,流光溢彩,尚未耕种。古梯田核心区联合乡党委副书记张起景告诉记者:这凹里有2000多亩,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鞭牛、吃艾果后开始种粳稻,不同的海拔高度,种着的不同稻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瑞余说,联合乡8个核心村至今还种着72种传统的稻谷,虽然产量不高,但口味独特。梯田通过山顶竹林截留、储存天然降水,再以山间水涧、溪流流入村庄、梯田,形成特有的“竹林-村庄-梯田-水流”的山地农业体系。联合梯田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左边高处一片银杏树环绕下的古屋是八灶头村,唐朝开元29年蔡、陈、颜、江、包、张、詹、郑八姓氏从中原迁来到此开垦开发,八姓氏八户人家盖起来八座房,形成自然村落,至今绵延周边山头的古梯田还有11000亩。
被驴友在地图上标示的可以四季观光拍摄的云山村,是联合乡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这个挂在云端的村庄,据说一年有200多天缠绕在云海间非常神秘。不知是因为时过中午还是太阳大,当天云山村完全没有了“云蒸霞蔚”的景观。这个500多人的小山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或大或小的水池,远看从住家往下是一泻千层的梯田,近了,真是“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浅浅的小丘或飘着绿萍或游着泥鳅,间或还有着不少的“田螺姑娘”,真想伸手一探。
“由于梯田面积太少,人口倍增,如今田里的农活完全不够维持全家的开支,近年青壮年都纷纷外出打工,”联合乡党委书记詹明昭告诉记者:在普查遗产村庄清点劳动力时,村长掰着手指算,各村都是“个位数”,最年少的农民也50多岁了,许多年轻人已不会种田,图省事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地改种杂交稻了。为此我们把村里的能人包世生请回来,领头成立梯田种养合作社,以每亩500斤稻谷的价格流转了300多亩的撂荒梯田,规划稻田养鱼、养田螺、养泥鳅,同时分季节种油菜花、种薰衣草、种莲花、种红萍、种紫云英,四季都有不同的精彩,去年吸引6.5万城里人来写生、摄影、休闲、度假、体验。今年我们还打算通过院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办法,示范带动周边农民一起来耕耘、收获、传承。
青壮劳动力缺乏,是这三个遗产地面临的共同问题。江西大学黄国勤教授坦言:遗产地劳动主体普遍老龄化、技术水平低,传统方法种植水稻投入大于产出,加上基础设施薄弱,遗产地遭受现代农业观念与技术的严峻挑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提升遗产地的竞争力,只有提高价值,才能维护当地农民的利益。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思明说,我们总强调石油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其实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农业文化遗产也具有不可再生性。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相比,农业文化遗产因其活态性而使得保护更为困难。这三个古梯田遗产地核心区域涉及40个村10多万亩,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是我国南方稻作梯田的杰出代表,如何把这千古遗存的稻作文化传承下去,让这个活化的文化遗产永福后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办主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闵庆文提醒说,应该吸取菲律宾梯田的教训,现在许多遗产地过分强调了景观开发,而忽视了遗产地的整体效应。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活态”遗产,但同时又是集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多种价值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系统,其保护、利用、传承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多个部门,应当建立多方参与机制。保护和开发不是对立的,但保护是根本,因此一定要科学规划,确定核心的区域与功能,建立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机制,注重内涵的保护和功能的提升,通过挖掘农产品、文化产品(包括旅游)潜在、独有价值,实现遗产生态与文化的全面提升,让农民从中真正受益,提高生活水平,核心目的是通过保护古梯田文化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责任编辑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