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13:17:42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闫炳泉 曹建军 黄丽
近年来,江苏省金坛市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在着力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全力做精、做优特色农产品,加快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速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
农业品牌建设之效
目前,金坛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只(金坛雀舌、建昌红香芋、金坛无节水芹)、登记保护产品2只(金坛雀舌、建昌红香芋)、江苏省名牌产品12只、江苏省名牌农产品4只、常州市名牌农产品16只、名优农产品51只。无节水芹、长荡湖大闸蟹、“苏”牌大米等6只特色农产品被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专供产品或国礼选用产品,3只品牌河蟹同时跻身“中国十大名蟹”行列,“金坛雀舌”、“茅山青锋”同时跻身全国茶叶区域共用品牌价值50强。金坛市已成为“中华绒螯蟹之乡”、“中国绿茶(名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茶、建昌红香芋、朱林无节水芹、“苏”牌大米等一大批名特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
农业品牌建设之举
强质量立根基。质量是品牌之本,而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必须依赖于标准化生产。近年来,金坛市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金坛市不仅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还建成国家级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全市认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养面积占比超过了90%,农业“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量达351只。
强科技塑品牌。高科技含量是品牌生命力的源泉。近年来,金坛市农业科技工作者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了一批生态高效农业新技术,有力提升了全市农业品牌生命力。江南春米业、黄金村稻米专业合作社采用有机稻专利生产技术,生产的有机米每公斤售价高达50元,但仍供不应求。全市蟹农普遍应用以微孔曝气增氧和动物饲料喂养为核心的生态养殖专利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河蟹养殖密度,成蟹规格和品质也明显提升。日前,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金坛市“中国河蟹科技创新模范县(市)”称号,授予儒林镇“中国河蟹生态高效养殖第一镇”称号。
强龙头育主体。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品牌建设的主体。近年来,金坛市大力实施“强龙行动”,育新“龙”、培小“龙”、壮大“龙”,培育形成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常州市农业龙头企业8家、本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6家。其中,自营出口农业企业12家,肠衣、螃蟹、水芹、绿茶粉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量逐年攀升,牛蛙恢复出口。2014年,在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的国际大背景和国内出口数据统计发生变化(来料加工不计入出口创汇数据)的情况下,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仍接近6000万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占常州市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近七成。
强对接抢市场。实施“东进上海、西上南京”品牌营销战略,加快上海农超对接、南京农餐对接步伐,分别与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上海华联吉买盛购物中心、南京十大餐饮企业集团联盟、香港老三阳、澳门南粤集团签订了名优农产品购销协议,不仅减少了流通成本,加快了流通速度,同时还抢占了农产品销售高端市场,快速提升了全市名优农业品牌附加值。在淘宝网、1号商城等知名购物网站均开设金坛市名特优农产品网店,2014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预计突破1亿元。
强宣传抓推介。携手主流媒体,扶持开设专营店、专销柜,全方位、多层次、持续集中宣传金坛名特优农产品。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金坛雀舌茶道会”、“第三届中国名蟹大赛”和三届“长荡湖湖鲜美食节”系列活动,打出资源牌,打好美食牌,全力打造大品牌。名特优农产品南京展销中心如期开业,金坛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重装迎客,为全市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专卖店建设提供了“样板”。金坛市还每年组织上百家农业企业参加各类规模农展会十几次,一大批农产品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有效提升了全市名特优农产品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业品牌建设之困
开拓意识不强。大多数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虽然已经意识到“没有品牌就没有发展,创立品牌就是创造财富”,但其自身往往又缺乏主动意识、开拓意识、风险意识,总是希望政府、部门帮助“全力拉动”、“全额买单”,自己“坐享其成”。
品牌整合不力。全市名特优特色农产品品种不少,省、市名优(农)产品也不少,但同一农产品,比如螃蟹、茶叶、红香芋、水芹等,品牌多而杂、小而散,缺乏整合,真正在全省乃至在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屈指可数。因此,农产品营销直径不够大,品牌附加值也不够高。
营销手段不先。全市除鑫品茶业、圣倍特蜂蜜、江南鸽业、长荡湖蟹业协会等为数不多的农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行业协会广泛运用电子商务外,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行业协会对现代营销手段不知、不问、不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品牌效应的快速提升。
农业品牌建设之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金坛市农业品牌发展实施意见》和《金坛茶叶品牌提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同,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进度,建立、健全农业品牌建设激励和保护机制,在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保障。真招实招抓推进,“真金白银”强扶持,在全市上下加快形成农业品牌建设“企业主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推进区域资源共享,打造强势农业品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特色品牌优势,坚持基地建设与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有机结合,舞活“龙头”,带动农民,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全市新建成10万亩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夯实品牌农产品“第一车间”,真正构建“企业(合作社)+特色产业基地+科技+渠道”的品牌创建模式。
加大“龙头”培育力度。深入开展“强龙行动”,育新“龙”、培小“龙”,壮大“龙”,再培育一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个理念新、实力强、信誉好的核心企业或行业协会、专合组织,使之成为“长荡湖”品牌运作主体。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农产品出口企业5家,培育形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常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力争建成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1个,加快提升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营销水平。
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加强农业品牌与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的联系,落实品牌运作主体,实施“一牌多品”发展战略,建立统一品牌,形成统一标识,提出统一口号,集中统一打造“长荡湖”系列品牌,全市名特优农产品以母子双商标的模式进入市场,切实改变金坛市同类特色农业品牌多而杂、小而散的不利局面。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新认定省名牌(农)产品或著名商标3~5个,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保护产品1~2个,力争打造1个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加快推进金坛市由农业生产大市向农业品牌大市的转变。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持续办好“中国·金坛雀舌茶道会”和 “长荡湖湖鲜美食节”,以农业节庆叫响农业品牌。积极扶持各类市场主体到大、中城市开设金坛名优农产品专营店、专营柜,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新增8~10只农产品进入大型超市。加快建成一个统一的、专业的、综合性的金坛名特优农产品宣传、查询、销售网站,在促进营销手段现代化的同时,全方位宣传推介金坛名特优农产品,加速金坛市农产品营销由“熟人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型,彰显现代农业发展优势,让金坛百姓共享农业品牌建设之利。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