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革命老区

珲春特色农产品享誉三邦

2015-12-30 11:25:01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曾诗淇 霍 然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地区,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吉林省最东端的城市,也是我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窗口城市,与俄罗斯、朝鲜山水相连,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珲春既是中国直接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国从水路到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

10月初,记者走进珲春,走进山林,探访了蓬勃发展中的珲春农业。深秋的珲春,收获正忙。乡间山野,满眼金黄,一幅幅美丽的丰收画卷吸引着记者的目光——大米飘香、硕果累累、蜂场甜腻、泉源蛙跳……

龙裕:打造米业健康品牌

珲春,不仅仅是“一眼望三国”的美丽边城,更是地壳中千万分之一含硒土壤的宝地。这里的大米镀上了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健康营养三层“金”。

据珲春市农业局副局长韩跃强介绍,珲春大米之所以好,主要取决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珲春位于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东麓,素有“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的美誉。境内湍流着珲春河、海兰江等大小江河水系,湖泊湿地星罗棋布,无论巨流细溪,水质均清澄甘洌。江河两岸分布着河谷盆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加之处在北半球中纬度中温带,属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2366小时,无霜期126—156天,昼夜温差在10℃以上。故所产水稻干物质积累多,营养丰富,品质天然上乘。

“看看我们‘把头山庄’系列含硒米和各种长白山特产,我们的产品绝对是绿色健康的。”走进珲春龙裕农业发展集团“把头山庄”形象店,处处蕴含着浓浓的长白山文化、朝鲜族文化、东北文化,店内展示了“一口定情”、“把头山庄”两个系列含硒米、米糠油、笨榨大豆油、白山黑猪肉、长白山特产……

龙裕集团胡铁军介绍,集团于2013年5月7日重组,前身为珲春市新农村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013年8月5日变更为珲春龙裕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把头山庄”农场为基地,与高等农业院校携手,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耕种方式相结合,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天然富硒大米。现有日处理水稻200吨的先进精米加工生产线一条、日处理玉米300吨的烘干设备一套、年提炼稻米谷物油料1万吨的生产线一条、日处理大豆100吨的物理榨油生产线三条,拥有仓储能力符合国家标准的万吨粮食储备库6栋。企业主推“一口定情”、“把头山庄”“米仙子”企业品牌,其中“一口定情”系列产品荣获中国第九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4年6月被省工商局认定为吉林省著名商标。“把头山庄”系列产品作为“一口定情”的升级版,已进入淘宝网“中国特色”吉林馆销售。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粮食行业协会的考察和筛选,最终确定龙裕集团为“延边大米”品牌建设的首选力量。

华瑞:开启人参新时代

人参,自古以来被尊崇为“高端保养品”。

吉林省是世界公认的人参主产区。然而多年来,珍贵的长白山人参资源一直处于被小厂杂牌军过度开发的蚕食中,行业混乱,消费者使用的人参是否安全得不到保证。痛心于长白山人参的破坏性、浪费性的开发,珲春华瑞参业为了“守护”长白山人参,投入巨资加大了对人参资源的整合和保护,加强了人参资源基地建设,将科研升级、规范生产作为振兴吉林人参的重要利器。凭借自主创新战略、组建科研团队等方式,吉林人参龙头企业珲春华瑞参业走在了吉林人参产业发展的最前列,成为了引领吉参发展的一处标杆。

“人参咖啡”、“人参月饼”、“人参酒”……珲春华瑞参业专卖店内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人参产品,其中很多记者也是第一次见到。华瑞参业工作人员介绍,以前人参主要作为药用原材料,2011年吉林省提出人参进入食品后,给人参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华瑞参业融现代高新技术于中国传统中药文化和人参产业之中,研发生产出人参系列功能性食品、人参系列食品、饮品、护肤品、日用品等五大系列百余个品种。记者现场品尝了人参咖啡、人参茶等,淡淡的人参味,虽有些微苦但健康又营养,主要是由于这里面含有人参提取物,因此也就具备人参本身所具有的功效。

据了解,在人参产业开发中,最难的是人参化妆品和功能性食品,以功能性食品为例,对人参和其他产品要进行合理搭配,其中搭配的数量,以及和哪些产品搭配,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而且,企业还针对不同人群研发了不同的保健品,目前已经申请了专利。

“过去在很多人印象中,人参吃多了会上火甚至流鼻血。只适合年纪大的人食用,其实这些都是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参可以作为一种生活中常用的食材,从增强自身免疫力的角度来讲,天天吃都是可以的,只要注意吃的量不要过多就可以,未来人参食品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特别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里面的人参含量也比较符合正常人的食用量。

孟岭 :富硒苹果铺就致富路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来到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的苹果园,你会看到满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红艳艳的果实,就像是羞红了脸的姑娘,摘下来,咬一口,细脆甜嫩的感觉顿时盈满口齿之间,汁液甘甜清爽。

据孟岭富硒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虎植介绍,板石镇孟岭村素有“延边小江南”的美誉,位于中、俄、朝边境的中国珲春市西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具有独特的山地特点,优质的腐质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蓄积,特别适宜苹果生长。

“正是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才孕育出孟岭村苹果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呈现出‘个大、味甜、天然含硒’三大特点。苹果的重量平均为250克,其中一等果可达750-800克。” 韩跃强边说边摘下一颗又红又大的递给记者品尝,脆甜中略带着酸,而且在果肉里面还能清晰地看到糖心。

据了解,1992年,“珲春市沿江苹果基地项目”正式立项,通过引进国内外32个苹果品种,孟岭村建立了新品种试验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孟岭村共有188户村民以种植苹果为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培植与宣传,孟岭苹果个大、天然含硒、甘甜爽口的特点,已经被全国各地客商和消费者所熟知。2015年,富硒苹果产量高达1400万斤,为历年之最,较之2014年同比增长40%,其主要原因在于今年珲春各方面环境非常适宜孟岭富硒苹果的生长,预计创收可达6000万元。

李大蛤蟆:深山老林养林蛙

过去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现在的东北好像还多了一项宝物:林蛙油,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雪蛤。林蛙油为雌蛙干燥输卵管,含有多种激素、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成分。味甘、咸,性平,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等功能。我国林蛙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特别是长白山区,蕴藏量占全国的90%以上。珲春地区是中国林蛙的主产区之一。

被人称做“李大蛤蟆”的李富坦然接受了这个“爱称”,并把自己的产品注册成为“李大蛤蟆”牌。他的林蛙养殖场坐落于偏远高山原始林区,面积一万多公顷,天然的沟泽养殖环境多为中俄边境的无人山区,为林蛙提供了最原始的生长环境,保证了纯野生的品质,现在是长白山地区最大规模的林蛙养殖企业之一。

1996年,李富发现东北很多地区都有吃林蛙的传统。黄豆大酱,柴火铁锅就可以做出一道正宗的酱焖林蛙。这道菜不光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也是当地很多餐厅的特色菜肴。李富以近20万元的价格一口气包下了一万六千公顷林地。然而,一心想实现发财梦的李富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当地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还不成熟,存在很多风险。“野生的林蛙集中养的时候,量大了,一个有毛病就会互相传染。”到第六个年头,李富的资金开始吃紧了,连买饲料的钱都不够了。然而这时,戏剧性的转折发生了,单单就那十几个什么都没喂的池子幼蛙成活率竟然出奇的高。

李富在池边观察,发现每个孵化池的水面上都漂浮着很多叶子,而那些没有喂食的蝌蚪吃的就是叶子。“以前是人工苞米面,豆粕,长得快,但是病多,我们后期就是捋榆树叶子往里一放,长得特别好。”

为了能提高林蛙的回捕率,李富一年四季都在山林里忙活,春天繁殖、夏季放蛙、深秋抓捕、寒冬巡山。这时林蛙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养殖户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2011年,李富在珲春市建起了一家销售东北土特产的专卖店,主打产品就是林蛙。他请人跟拍了林蛙一年四季的生长情况,制作成视频在店里播放,并在2015年开始尝试通过淘宝网等途径销售林蛙。

现在,李富的专卖店已经开了四家,分布在珲春、延吉、沈阳等地,年销售额800多万元。李富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的尝试都还不成熟。但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对于年近60的李富来说,每天都充满各种可能。

松辽沃野,黑土凝香。深秋的珲春层林尽染,风景如画。从市区出发,一路穿行在曲折蜿蜒的乡间公路上,被无垠的彩色森林包裹着,各种农产品基地交相辉映,所到之处无不呈现热闹的丰收景象。珲春的区域特色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农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珲春坚持走非均衡、差异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精品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80多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43家,12家企业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未来,珲春农业的精彩更待追寻……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