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被誉为“洛川苹果之父”的李新安在阿寺村种下第一颗苹果树,奠定了陕西省洛川苹果今天的辉煌。如今洛川苹果品牌市值可达52.41亿元。洛川县农业局副局长史晓斌介绍说:“洛川属于农业大县,有80%以上的耕地都用来种植苹果,当地农民人均占有耕地3.1亩,外出打工的很少,基本都以苹果种植为主,一年下来一亩地至少能收入1万元,一家十几亩地,收入也不少呢,现在洛川的农民,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洛川是真正的藏富于民呐。”
苹果让洛川人民过上了美好富裕的生活,农民和企业家们精心经营着自己的苹果园。然而这样的场景并非偶然,这得益于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洛川属渭北高原,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1100米,土层厚80-220米,境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源,以洛川塬为核心的渭北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符合苹果优生七项气候指标条件的核心产区。
在县城,随处可见这样的条幅:“洛川是世界上最懂苹果的地方!”。史晓斌副局长说:“这不仅指我们洛川自然条件最适合苹果生产,种出来的苹果皮薄肉脆、香甜多汁、吃后不留渣,还指农民乐于种植苹果,县政府也把苹果当作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掌上‘明珠’,始终把苹果产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据了解,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洛川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建设指挥部”;设立了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苹果生产技术开发办公室、苹果营销流通管理办公室,在各乡镇设立了农业(苹果)综合服务站,开展基层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形成全县上下抓苹果产业的合力;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现代苹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如今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苹果产业越做越大,同时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企业。史晓斌说:“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洛川县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洛川县富百苹果专业合作社,他们在种植、营销苹果上都各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带皮吃”“有户口”“论个卖”
为了向洛川苹果历史致敬,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洛川县第一棵树原址阿寺村打造了40亩果树认领基地,通过羊粪施肥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绿色种植标准,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苹果可以带皮吃。同时“上户口”、“论个卖”,这种先进的种植营销模式让洛川苹果更放光彩!
苹果怎样做到带皮吃呢?运营总监谭金生介绍说:“第一,洛川县人民政府对苹果种植过程中的用药管理非常严格规范,农药如果进入洛川县,必须到农资站注册,而且整个销售农药的网点都由政府统一管理;第二,公司基地的果农用药须经过公司批准;第三,我们自己有化验室,实时采购苹果来化验农药残留。今年7月份在专供澳门的苹果园中,我们选了100个未成形的样品送到农业部相关机构检测农药残留,结果全部合格。”
据介绍,公司还给苹果贴上了二维码标签,上起了“户口”,通过全程可追溯系统,消费者动动手指扫扫二维码就可以知道全部种植过程记录,以及使用农资数据明细,安全看得见。
说起“论个卖”,谭金生说:“有一年平安夜,我们的苹果以48元/个的价格,一天卖掉了7000个,通过这样的一个营销活动,不仅宣传了洛川苹果,还提升了美域高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公司2013年成立,短短两年时间,“美域高”已经成为了陕西省著名品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发展,谭金生将其归结为美域高商业的两大核心:一是营销体系。外部抓营销,打市场;二是产品品质管控体系。内部抓品质,做口碑。
与电商融合,是许多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美域高也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与本来生活、菜管家、携手网、都市家园等电商平台长期合作。2015年4月公司与本来生活签订深层合作项目,建立本来生活定制基地2000亩。除了线上销售,公司还在上海、北京、杭州、西安等城市拥有18个直营延安洛川苹果专卖店,建设自己的终端营销渠道。同时选择上海为主要销售地点,地面店供应渠道主要有艾森优选、牛棚、城市超市、ole。谭金生说:“在艾森优选苹果能卖到86元一个,主要是因为我们以高品质供应体系维护了品牌形象,2013年销售额1300万,2014年销售2200万。”
美域高还是延安地区为数不多具备出口资质的鲜果销售企业。针对澳门小学生对苹果的高品质需求,公司将位于坡体的2400亩出口基地专供澳门,供应总量为110万个。通过这样一个供应活动,逐步打开了美域高苹果的海外市场格局。
史晓斌说:“美域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还和严格的产品品质管控体系有关。为确保源头供应,公司成立了美域嘉年苹果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技术托管’的经营模式,不仅带动了合作社成员致富,还稳定控制了苹果品质。前不久洛川县在老庙镇召开销售研讨会,还重点推广了该合作社的模式呢。”
美域嘉年苹果专业合作社在老庙镇拥有5000亩苹果种植示范基地,为果农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垫付农资服务,并优先收购示范基地内果农的合格苹果。核心基地的苹果如果在裂线、果面、糖度等方面达到公司制定的标准,收购价可比市场价高0.3元。谭金生说,苹果口感不一致这个问题曾经让他很困扰,“肥料用得不一致,口感也就不一样,这就会影响苹果的销售,因此为保证苹果的口感一致,我们成立了农资公司,覆盖110个村,涉及1500个农户。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时限、实行病虫统一防治、统一收购价格。如今社员的5000亩苹果园,全部获得绿色产品认证。”
洛川县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优中选优以质量打品牌
走进洛川县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史晓斌副局长向记者介绍说:“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提起延刚苹果,大家都熟悉得很呢”。原来“延刚”不仅是一个品牌,还是该公司负责人的名字。郝延刚有点不好意思又些许自豪地向记者说,既然用自己的名字作为苹果的名牌,就要把这个品牌打得响当当,苹果质量首先要保证。“我们从基地果园收购的苹果,无论质量有多好,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都会从100斤苹果中去掉30%。别的品牌的苹果一般卖3.5-4元/斤,我们的苹果在市场中能卖到6元/斤。”
除了优中选优,为保证苹果的品质,公司2009年在菩堤乡成立了洛川民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5036亩苹果生产基地,其中有机基地1000余亩,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入股社员560户。合作社针对基地实行“保姆式”管理,统一为社员采购低毒农药、有机肥料和果袋等生产资料,苹果成熟后实行统一收购,但是收购标准上,公司严格管控。“合作社对社员的收购价比市场高出0.1-0.15元/斤,但是我们倾向于收购使用羊粪、有机肥作为肥料且管理技术较好的苹果。”郝延刚说。
现在公司已经取得了有机认证证书,在北京、上海、海口、三亚、西安、延安设立苹果直销店,走起了中高端品牌路线,9个为一箱的苹果售价达150元。公司也多次被评为“陕西省苹果销售明星”。
回忆起公司的发展历程,郝延刚直叹曲折坎坷。公司最初收购苹果,装成礼盒销售。但品牌名不见经传,后通过百度推广逐渐收到了效果。长庆油田刚开始订购2200箱,后发展到订购8000多箱,公司还被长庆油田授予“水果指定生产基地”。销售业绩逐渐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本人的手机就是苹果质量监督电话,许多客户反映质量不行,好多回头客都不来了,苹果从东一家,西一家收购,质量管理跟不上,不上有机肥的苹果水分就不多,所以没基地不行。”郝延刚感慨地说道。在意识到苹果质量有问题后,郝延刚注册了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基地。苹果实行统一管理后,质量有了保证,现年经销苹果6000吨以上,销售额达3000万元。
据了解,公司的苹果有20%销往直销店,有60-70%通过批发市场销售,还有一种方式是客户团购苹果。直销店拥有周转库,客户通过苹果卡从网上下订单,填写名字和详细地址后,苹果即可从最近的周转库送货到家。公司还正在建立微信营销系统。据郝延刚介绍说,明年元旦过后即可上线了。客户拿到苹果卡后,可将卡中的金额换成积分,不仅可购买公司的苹果,还可以选择小米、苹果脆片等产品,剩余的积分下次还可以再使用。郝延刚笑着说,“我们很期待系统建成后能更好地促进苹果的销售,从而进一步提高洛川苹果的知名度。”
洛川县富百苹果专业合作社
以沼液作肥料 从源头保证“有机”
走出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去往洛川县城城南70公里处牛天咀村的路上,记者看到道路两旁随处都是未摘掉红衣的苹果树,树下为苹果增色的反光膜闪闪发光。然而当记者走进富百苹果专业合作社里,除了成片的苹果树外,还看到了正在哺乳的母猪和几百立方米的沼气池。看到记者一脸好奇,合作社理事长李金斗介绍说:“合作社养猪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利用母猪产生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成沼液,作为苹果树的肥料,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合作社种出的是有机苹果。”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今年苹果树才刚出果,明年产量预计不会很大,因此准备在2017年去相关部门申请有机认证标识。
合作社现存栏1500头猪,大约3头母猪产生的粪便可供应一亩地的肥料,可满足合作社内部280亩和附近社员200亩苹果树的肥料需求。据合作社内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说,正常苹果是5年内挂果,而利用沼液作为肥料种植的苹果树有的2年或者3年就能挂果,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合作社还在内部280亩田地上培育了苹果树苗,已经与附近农户签订了470亩土地承包合同,等农户收成过后,即可将新培育的苹果树苗移植到这些土地上。这些苹果树苗因为是沼液供应肥料,不打农药,保证了苹果从源头实现了无农药污染。
史晓斌说:“为了将合作社打造成有机苹果基地,合作社付出了很多。”原来,合作社在2008年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母猪扩繁场、生猪育肥场。“当年正遇上金融危机,猪也赔了,苹果也赔了,第一次从农商行贷款,贷了420万元也还不上了,从此就进入了银行黑名单,没有了信誉度。”李金斗笑着回忆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欠款终于还上了,但是还不能从银行贷款。这两年养猪场依然赔了300多万,其他养猪场都已经关闭了,虽然现在资金还有一点紧张,也不能再贷款,但是合作社社内猪的数量依然只增不减。“猪没了,整个产业链就断了,还谈什么有机苹果,咱国家给合作社投资200万建的沼气池也就没用了,因此我会一直做下去。”李金斗坚定地说。
虽然养猪并没有盈利,但是2014年合作社的2100亩苹果园,生产优质苹果3000吨,销售额达到2800多万元。
据了解,合作社现有社员70户,社员苹果园面积达1800亩。为保证苹果的质量,合作社为社员统一采购农资;在技术上实行统一管理,社员的苹果若达不到标准,依然不能收购。此外,合作社还会组织社员技术培训。李金斗说:“现在我们正在建有机肥料加工厂,这样社员的苹果园也能用上有机肥了,为全部果园实现有机苹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