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动态

洪涝灾后农业生产如何减损——水产养殖篇

2016-08-01 13:25:29       来源: 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1. 尽快修复水损设施。水灾多对池塘、网箱等养殖设施造成严重损坏,水灾后,应迅速重筑池堤,修补网箱或网围,尽快恢复养殖生产能力。对因受洪水影响的机电设备,如:增氧机、水泵、照明线路与设施、饲料加工设备、饲料与药物存放设施等,也应尽快维护和保养。尽快利用人工清挖、泥浆泵抽吸等措施清除池塘和主要进排水口的淤泥,恢复正常的池塘和河道功能。

  2. 水体消毒杀灭病原菌。水灾后的养殖水体因流入大量泥浆、地表有毒有害物质等,水体浑浊、透明度低。为防止灾后疫情暴发与传播,可采用低刺激的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这些消毒剂包括聚维酮碘(0.2毫克/升)、高锰酸钾、二溴海因(0.2毫克/升)、食盐等,网箱养殖可用挂袋的方法对水体进行消毒。

  3. 改良水质减少鱼体应激。洪水过后池塘普遍浑浊,水质较差,养殖户可根据所养殖对象不同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水质条件,养殖鲢鱼、鳙鱼、鲫鱼等应以肥水为主,养殖虾、蟹则应以适当降低水体浑浊度、提高透明度为主。在对池塘等进行消毒处理后5天左右,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剂,改良池塘水质。水灾过后,鱼体大多还处于应激状态,此时,全池泼洒维生素C或葡萄糖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动物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反应。

  4. 科学投喂增强鱼体体质。洪水过后鱼的体质较差,必须投喂优质新鲜饲料和精饲料。在投喂青饲料时,要用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精饲料等配合饲料时,可添加复合维生素,以增加鱼体的抗应急反应能力和对病原感染的抵抗力。在饲料投喂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位、定时。

  5. 早晚巡塘及时发现鱼病。在洪灾过后恢复生产的关键时期,尤其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鱼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体色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找原因、快处理。及时捞出患病鱼与死鱼,检查新鲜病鱼的体表症状,咨询专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6. 灾后死鱼死虾的无害化处理。将死鱼、死虾、死蟹从养殖水体捞出,集中深埋,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暴发和蔓延。坚持对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加强水灾后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措施,防治疫病暴发或更加扩大化。

  7.补充苗种或更换品种。查明因水灾造成的养殖苗种损失情况。调查区域内苗种分布与存量情况,及时补充苗种,苗种放养前用2%~3%的食盐水集中喷洒1次。对于确因水灾造成季节错失、补充品种缺乏、养殖条件不具备等原因造成需要更换养殖品种的,应科学抉择、认真谋划、因地制宜地更换养殖品种或改变养殖模式方式。

  (王文博)

  摘自《致富快报》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