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动态

乳山20万亩农田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

2016-07-27 14:58:56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任松高

  “白芸豆,产地:西浪暖村绿色阳光合作社;采摘时间:7月10日6时(豆荚生长周期7天,达到采收标准);农残速测结果:无农药残留,达到农产安全标准,可上市出售……”7月11日,在乳山市西浪暖村绿色阳光合作社的仓储区,青岛客商徐峰按程序对欲采购的芸豆进行随机抽检,当他用手机扫描一件白芸豆包装包上的二维码后,该包芸豆的生产“来历”和相关安全信息便尽收眼底。

  “一个‘健康码’汇集了生产管理全程信息,这些信息准确可靠,特别是农药残留,这可都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真实记录,现在来乳山采购蔬菜,让人更放心了。”徐峰告诉记者。

  为推动乳山农产品生产管理安全模式创建,该市在每个农产品可追溯标准化基地都安装了农残速测仪、条码打印机、扫描枪,配备了电脑、冰箱,并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对农残速测情况全程监控。各基地配备1至2名技术员及时做好农事记录,对什么时候育苗、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用药、什么时候收获等生产记录都定期录入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终端,并按时上传至市农安办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这里不光有基地的技术员来做生产记录和技术指导,还配备了专门的农药残留速测人员,在产品上市前进行农残速测,对合格的农产品打印出可追溯条码,贴到产品包装上,检验部门和消费者均可通过二维码扫描得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信息。”乳山南黄镇绿色阳光合作社负责人林强说。

  乳山农产品全程可追溯模式开启以来,经过试点、推广、再完善,如今已把全市农资纳入可追溯监管体系,严把投入品关。全市所销售的农资,都要通过终端设备扫描农户的会员卡信息和农资上的追溯码,直接打印出销售票据,并自动记录购买时间、产品名称、数量、规格等内容,形成电子台账传送到乳山市农资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监管,杜绝假冒伪劣和未经备案产品流入农资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

  今年以来,乳山市在总结此前32处可追溯基地的监管经验基础上,又新增设5处标准化基地,使全市可追溯管理的农田面积达到了20万亩,可追溯体系也更加完善、便捷。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