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里,土鸡土鸭跑来跑去;山坡上,一群山羊正在吃草;池塘里,成群的鱼儿翻滚抢食;土地上,蔬菜绿意盎然;不远处,几十个当地村民在割草……这是笔者在四川省仁寿县钟祥镇蜀色天乡家庭农场看到的一幕。
“在这里,养殖—沼气—种植,环环相连。”农场主骆学文告诉笔者,这个循环产业园是被“逼”出来的。
回乡创业 办起家庭农场
今年50岁的骆学文16岁就外出打工,他和弟弟骆学才在外地摸爬滚打多年后,开了一家建筑公司,有了一定积蓄。2013年春节,骆学文回家过年。看到家乡的山地因村民大量外出务工而大片撂荒。兄弟俩毅然决定把投资方向从建筑业转向农业。在拿出多年积蓄的同时,他们说动3个亲戚共同投资,首期流转租赁890亩山地,创办合伙制家庭农场。
“我们最初想发展果树和苗木,把农场打造成丘陵地区远近闻名的绿色、生态、环保示范场。”骆学文说,按照绿色农业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果树和苗木需要大量有机肥。于是,他们四处从养鸡场、养猪场购买鸡粪、猪粪。一年下来,仅购买有机肥就花了30多万元。
控制成本 发展循环产业
必须把成本控制下去!通过思考和咨询,骆学文决定自己发展养殖业,就地解决有机肥问题。2014年,他们第一次引进4000余只鸡、鸭、鹅在果树地里放养。
“鸡、鸭、鹅在果树林下放养,产生的有机肥肥了土壮了树,而且林下放养的鸡、鸭、鹅肉质好、价格高、销路畅。”骆学文说,实践证明,走循环产业的路子行得通。“养殖让我减少了部分有机肥支出,节约了除草松土人工,每只鸡鸭鹅还带来30元左右的利润。一来一去赚欢了。”
尝到循环产业的甜头后,骆学文决定扩大养殖,走高端路线。农场又流转了1200亩土地,养起了野猪、小香猪、黑猪、牛、羊和鱼。
为充分发挥循环产业的优势,骆学文在大部分果树地里种上了四季青草,为养殖业提供足够的青饲料。开辟蔬菜基地,种上时令有机蔬菜。牛、羊、猪的排泄物实行干稀分类,干粪发酵制成营养土,用于种植果树、蔬菜。稀粪进入化粪池,发酵后增压通过自流灌溉管网输送到土里,实现了零排放、全利用。
经过3年多的发展,农场累计流转土地2700亩,解决了当地120名村民的就业。
“前两年,农场里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贴补了种植产业的支出,还有一定的盈利。今年,种植产业也开始见成效了。”对循环产业园,骆学文充满信心,他说,“目前我们已经在仁寿城区开设了实体店,把农场的生态产品面对面地销售给市民。下一步,农场将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观光旅游。”
(潘建勇)
摘自《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