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1 10:46:13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冯杰
寒潮来袭,鲁中大地气温跌回冰点,记者冒着零下5摄氏度的“倒春寒”,走进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皇城镇田野,但见机器轰鸣,村村造棚,春耕春收热火朝天。
“老许,咋样?”
“嗨,火爆啊,15家村民在争呢。”
3月10日一大早,镇党委书记刘恩慧又一次来到许家村。9日夜上,这里20多个大棚同时开建,土方排排耸起,挖掘机、推土机穿梭在六米高的厚墙上,压实翻土。最后7个大棚引起15户村民来抢,让村支书许培学犯了难。
刘恩慧告诉记者,蔬菜大棚让皇城农民尝到了甜头,建一个大棚,土方施工加上骨架、棚膜等,造价二三十万元,开春投资一年回本,成了农民的“小金库”。算过账的许家村,悄然调整种植结构。“反季节”的蔬菜大棚让种菜常年化,大田春种,大棚春收,逆市生产,四季不断。
把土地“租出去”赚一把的朱家村村民于秀梅,当上了翠竹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人,她在大棚里采樱桃,谈起2000多元的月工资,乐得合不拢嘴。
东科蔬菜专业合作社依靠土地流转,建起80多个大棚,带动158名周边村民一起致富。正在大棚春收的郑家村村民张福建搓着黑黢黢的手,美滋滋地告诉社长于永先:今年能产西红柿8万多斤,“发大了”。
为集约经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富民增收,皇城镇推行土地流转,全面启动万亩蔬菜基地示范工程,建起了大小蔬菜合作社70多家、龙头企业30多家、大型农场十几处,明珠一样散布在88平方公里的镇域土地上,8万多亩蔬菜大棚崛起,辐射并带动全镇50个村、5万多村民走上共同致富。“穷了政府,富了百姓”的皇城镇,如今人均存款6万元,迈上了小康生活。
土地流转,资源有限,许家村等十几个村率先实现了土地大棚全覆盖,最后一批在建的蔬菜大棚,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咋办”老许还在为村民争大棚的事犯难。
“还是做细工作,协商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被皇城农民誉为产业升级“神脑袋”的刘恩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