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三农

河南因地制宜、竞争立项,创新财政投入机制

美丽乡村,看“颜值”更看“气质”

2016-01-24 10:58:05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马跃峰

  

  图为保持原汁原味乡村美景的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湾。经过整治,西河湾的水又清了。本报记者 马跃峰摄  

  图为保持原汁原味乡村美景的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湾。经过整治,西河湾的水又清了。本报记者 马跃峰摄

  青竹节节高,匣钵层层起,灯笼个个红……走进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一眼看到路灯杆上,青蓝色、紫红色、淡绿色的瓷器一行行排开,给冬日山城平添一抹亮色。

  因钧瓷而闻名的神垕,得益于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于2015年完成4个试点项目。管网铺设、路面改造、路边绿化,镇区面貌一新。

  “美丽河南缺不了美丽乡村。”2013年以来,河南因地制宜谋划、科学竞争立项、突破建设难点,确定430个试点项目,铺开“美丽乡村”新画卷。

  从“外在美”到“内在美”

  避免农村“空心化”,投入有重点,要看人气旺不旺、产业兴不兴

  1月7日,禹州。

  在神垕镇,记者看到灵泉寺前,新通一条平坦的柏油山路——灵泉一路。路边,大叶女贞卓然挺立,绿叶婆娑。

  “这条路原来坑坑洼洼。拉钧瓷的车一过,颠得瓷器掉在地上。”神垕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苗江峰说。神垕镇申请省财政奖补资金1500万元,加上配套资金,共2142.86万元,启动灵泉一路改造、神彩路照明等工程。如今,灵泉一路工程改造路面4491平方米,修整排水沟、道沿1237米,不仅让居民出行无忧,还提升了灵泉寺景区的服务功能。

  “重点建设乡镇政府所在地,聚人气,惠产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特色。”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说,在建设中,河南兼顾有产业支撑的特色中心村、扶贫搬迁重点项目,科学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全面整治一般村。

  河南如此谋划,深意何在?

  河南有近6000万农民。2014年底,全省城镇化率45.2%,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9.57个百分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农村落后、让农民掉队。然而,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空心化”严重,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值不值,不能只看村子美不美,还要看人气旺不旺、产业兴不兴。

  在鹤壁市浚县,王庄镇打造美丽乡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依托中鹤集团,成立合作社,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流转土地近3.5万亩,引导2500多名农民成为企业工人。

  对具有独特历史、自然资源的村子,一村一策,科学开发和保护。信阳郝堂村地处山区,风景优美。进村看,翠竹掩映,溪水环绕。豫南的狗头门楼、清水墙、柴扉自然散布。依水而建的小桥、古色古香的土坯房令人仿佛置身画中。

  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三大支柱。3年来,河南集中财力,发展农村产业,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共同增长、社会环境质量与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

  “下一步,将强化规划的整体性、约束性,让美丽乡村建设更科学、更可持续。”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樊晓说。

  从“人分钱”到“制度分钱”

  竞争立项,每个项目对6个环节层层把关,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眼下,正是美丽乡村项目申报之时,可在河南省财政厅相关处室,记者待了半天,没看到一个“跑项目”的人。就连办公室的电话,也安安静静。

  “现在财政资金使用‘竞争立项’,后续管护‘绩效考核’,保证了结果公正。”省财政厅负责人说。

  所谓“竞争立项”,就是变“人分钱”为“制度分钱”。整个立项程序,分“资格审查、实地考察、项目评审、现场答辩、立项公示、预算评审”6个环节,层层把关,公开透明。

  资格审查是项目库“入场券”,审查不合格就取消资格。2014年,某县申报项目因选点位于城市规划区被淘汰。

  接下来,试点是否与申报材料一致、是否体现当地群众真实意愿,有无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情况……财政部门逐一实地考察,避免骗取、套取财政资金现象。2015年实地考察环节,否决备选项目22个。

  项目评审,再次精选。随机抽取专家,集中封闭,进行项目评审。专家将从优势性、目标可行性、规划设计科学性、资金来源可靠性、组织管理规范性等7个方面进行评价,依据得分高低选定项目,进入现场答辩环节。3年来,共有108个项目在该环节被淘汰,占项目申报总数的22%。

  最紧张的当数主管领导现场答辩环节。一位曾参与现场答辩的县长说:“走进会议室,没有寒暄,直接入题。走出‘考场’,手心全是汗!”截至2015年末,现场答辩淘汰58个项目,淘汰率18%。

  “第一次实行竞争立项时,有人以为走过场,还是找人说情。后来发现找关系没用。到第二次,没人再打招呼。现在,项目准备常态化,市县把精力用在了干事上。”樊晓说,这一制度改变“要资金”“等分配”观念,倒逼市县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立项后,项目进展如何评价?健全落实预算评审、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县级报账、部门分工协作等制度;制定完善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获得优秀的县可得到一个项目准入指标,而项目进展缓慢的县,下一年将被停止申报。2015年,有12个县的项目进展缓慢,被叫停申报资格。

  好钢用在刀刃上。3年来,河南投入财政资金59亿元,撬动引领社会资金约260亿元,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从“满眼脏”到“一眼净”

  推广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垃圾处理常态化,破解“垃圾围村”

  驻驾山村,位于禹州西部山区。冬日,村道旁是梧桐落叶。树丛中,小公园更显清爽、幽静。

  从村委会起步,水泥路蜿蜒起伏,串起3个自然村。居民的房屋算不上新,但每家门前干净利落,有的在墙根圈一块地,种上蔬菜,新绿喜人。

  保洁员孟长法每隔1小时到街上转转,捡拾塑料袋、饮料瓶。“乡亲们心疼我,乱扔垃圾的几乎没了。”老孟说,“全村4名保洁员,每人负责800米,清早倒垃圾,全天保整洁,每月有补贴。”

  “农村就是农村,还能干净到哪儿?”垃圾围村,习以为常,一开始整治卫生,村民并不理解。村干部带头清运垃圾,村路边、山坡上、河沟里,几十年沉积的垃圾被清走30多车。

  村貌焕然一新,坏习惯却不易改。有人把果皮随手扔在路上。保洁员捡了又捡,垃圾不减。入户宣传、教育,动情入理,村民渐渐接受。如今,不但街面干净,自家环境也很讲究。村民杨国军的院子里,三轮车、肥料整齐摆放,院中地面硬化,一天能拖好几遍。

  改善农村环境是“持久战”,关键在模式创新、建章立制。安阳县水冶镇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供水、供电等社会公益项目。在道路建设中,采用PPP模式,投资方负责道路建设、后期养护费用,提高了管理和运营效率。

  在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记者看到:邻里小路贯通村内,竹林、荷花塘相映成趣,竹篱笆、竹栅栏合围树木、菜园,一派清新自然。在村后,有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站。垃圾回收员每天收垃圾,到这里分拣、挑选。白色塑料袋、酒瓶、矿泉水瓶等分门别类,集中存放,卖到再生资源厂。剩下少量生活垃圾,集中填埋、焚烧。“只此一招,垃圾回收员有了收入,垃圾处理实现常态化。”平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说。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24日 09 版)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