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10:21:54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中宣部、全国妇联日前表彰了10户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这10户“最美家庭”的孝老爱亲故事。
刘学洪家庭
刘学洪一家是天津市宝坻区普通村民家庭,家庭成员4人,但却赡养着公公、婆婆、妈妈、大爷公和妹妹的公婆、姐姐的公公7位老人。他们在刘学洪夫妻二人的精心照顾下安享幸福。十里八村的老人们羡慕“七宝”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村里的年轻人则被刘学洪夫妻二人的孝心大爱深深感动。
郭迎春家庭
郭迎春一家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个气象专家家庭。郭迎春的父母现均已85岁高龄,郭迎春夫妻二人坚持“孝为先”的良好家风,经常陪老人聊天、晒太阳,每年为老人过生日,陪父母外出游览大自然美景等。郭迎春妈妈患病以后,妻子还经常为婆婆洗头、洗澡、剪指甲,帮助做按摩和康复训练等,在他们的带动下,弟弟妹妹等全家人也非常孝敬老人。
余美芳家庭
余美芳一家是江苏省常州市湖塘镇一个特殊家庭,全家6口人,却有着5个姓。自1978年起,余美芳的公公先后无偿赡养了5位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并先后为3位外姓老人养老送终。2007年,余美芳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从此她和丈夫刘伟接过赡养老人的接力棒。老人年事已高,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还有的老人卧病在床,经常大小便失禁,老人们的吃、穿、住、用、行和医疗方面的费用都由余美芳夫妇承担。在生活上,他们对老人精心照料,在精神上给老人以最大的安慰。
白智超家庭
白智超一家是河南省商丘市一个普通村民家庭。2006年冬天,白智超在公路桥下发现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冻得几乎丧命的智障老人,白智超把这位老人领回家,一边照顾他,一边为他寻找家人。7年的时间里,白智超夫妇照顾老人起居,为他理发、洗衣、喂饭,让老人过上安稳的日子,在寻亲无望的日子里,白智超夫妇也拒绝把老人送到收容站,表示愿意一直这样养下去。
龚彪家庭
龚彪一家是广东省佛山市一个普通退伍军人家庭。妻子杜艳红爱岗敬业,孝敬父母,精心照顾双方年迈的父母,尤其是残疾的妈妈,积极支持退伍后在救助管理站工作的龚彪。龚彪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上,用爱心和吃苦精神积极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帮助寻找失踪的老人和儿童,或者帮助流浪中的老人和儿童寻找自己的家。在救助站寻求帮助的流浪老人,部分已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龚彪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这些老人,对他们精心照顾。在助人向善的家风影响下,他们的女儿经常在学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参与志愿服务等。
蓝绍会家庭
蓝绍会一家是广西来宾市一个农民家庭。自2005年塘太村建成五保村以来,蓝绍会家庭自愿承担照顾村里11位孤寡老人的重任,把这些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把“五保村”当成自己第二个家。她家不仅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一日三餐,还自掏腰包为“五保村”购买了沙发、电视等日常用品。这些年来,他们把所得荣誉奖金也全部投入到“五保村”的建设中,还出资帮老人们看病、为过世老人送终等,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孤寡老人的好女儿”。
关志明家庭
关志明一家是海南三亚市一个普通的四世同堂家庭。关志明夫妇孝敬父母,承担着赡养年迈父母的重任,86岁的母亲因意外摔倒成“植物人”后,他们夫妻二人精心照顾,白天把母亲抬到院里晒太阳,清洁卫生,夜晚轮流守护病床前,帮母亲按摩减轻病痛,端屎擦尿等。为了让89岁高龄的父亲减少孤独感,关志明及家人常常陪着老父亲散步、和老人聊天,照顾老人饮食和生活,让他安享幸福晚年。
封孝利家庭
封孝利一家是重庆市巴南区一个普通农民重组家庭,养儿媳封孝利在丈夫患病去世后,没有抛弃丈夫的养父和举债的家庭,毅然和再婚丈夫一起承担起了还债重任,并一起照顾年迈的老人。封孝利和许世禄夫妇不仅自己做到善待老人,还教育自己的孩子孝敬老人,孝老爱亲成为这个家庭的优良传统,一家人一代一代传递着孝心,用坚强和善良撑起一片天地,演绎着跨越60多年的“亲情接力”。
王金香家庭
王金香一家是宁夏吴忠市一个普通村民家庭。回族妇女王金香是村妇代会主任,她辛苦劳作,孝敬公婆,家庭和睦。不仅和全家上下尊老爱幼、礼让邻里、热心助人,还带领妇代会小组长每月服务孤寡老人,以“一帮一”结对的形式组成巾帼志愿服务队,成为孤寡老人的好“女儿”。在王金香的眼中,“家”并不只是自己的小家,而是包括各族同胞的“大家”。
尹云峰家庭
尹云峰一家是贵州安顺市一个普通军人兼教师家庭。丈夫尹云峰热爱军旅、勤奋踏实,妻子赵妮爱岗敬业、孝敬老人,“传承优良家风,宽以待人孝为先”成为这个家庭的好家风。尹云峰长年在边疆工作,赵妮就承担起了照顾双方老人的重任,尹云峰父母患有多种疾病,赵妮总会自己一个人转公交、搭班车买上大包小包的生活必需品带给公公、婆婆,把公婆安顿好后,赵妮又赶去娘家照看自己父母。赵妮常说:“孝敬长辈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对于家里的老人要尽责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