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08:12:58 来源: 新华社 作者:李荣、杨静
在沪滇两地采访,对于沪滇协作扶贫的探索,几乎得到了相同的观感和结论:早已越过“输血”阶段,稳定建立了“造血”新机制,并且让“血液”良性循环起来。
在上海对口帮扶的云南宁洱县,有一家华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这是沪滇合作的一个成果。公司总经理徐建华说,不仅公司可以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而且更能与村镇上的菌包种植户形成共同体。“公司按照‘成本价+补助’的形式向农户提供菌包和技术,木耳种植出来后,公司按照保护价全部收购。”同时,在沪滇合作中共同开拓市场。
这就是“让血液良性循环”的造血机制的“落地”样本之一。小冲子村农户郭成书一家,就是跟着公司种植黑木耳受益的种植户之一。两年前,他开始试种黑木耳,没想到当年就见效益了,扣除菌包的费用,净赚了7万元钱。
最近,第四届“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在上海举行。面对来自东盟各国的“村官”代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姚海介绍说,云南与东盟多个国家相邻,经贸往来频繁,同时也是上海的对口支援地区。近年来,沪滇在小额信贷金融帮扶、“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捆绑机制等产业精准扶贫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根据沪滇两地扶贫和合作部门的相关统计,自1996年9月沪滇建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以来,上海累计在云南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过3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近8000项;经济合作项目1950多项,上海企业实际在滇投入合作资金645亿元。
云南省扶贫办副主任罗晓平介绍,近几年来,沪滇双方企业、园区、行业协会等,率先实现了由“帮扶协作”到“合作共赢”的转变,合作范围覆盖了现代农业、生物医药、能源矿产、基础设施、文化创意、电子科技、旅游金融等众多领域。
以姚海在向东盟“村官”介绍情况时提及的“小额信贷金融帮扶”为例,“合作共赢”机制的探索就变得十分具体了。“血液的良性循环,形成了金融信贷所需要的信用,而信用又形成了新的血液循环,这才是真正的造血机制。”区域合作专家徐长乐这样认为。
来自云南省扶贫办的数据显示,从两年前开始,上海金融机构在云南富宁县的农户自立服务社累计为6700多户农户发放贷款6500多万元,重点扶持罗非鱼的养殖产业,当年就实现渔业年产值2700万元,受益群众超过3.7万人,而贷款的发放,也让上海企业得到了合作的实惠。
在“金融造血”中,上海太平洋保险集团正在云南普洱市探索针对咖啡种植户实施“安心农保”,一方面使得咖啡种植户能“旱涝保收”,一方面也为政策性和扶贫式保险“探路”。
还有一个创新也不能不提起,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商圈里,建立了新型的对口支援开放性服务平台“云品中心”,汇聚各类市场主体,为云南农特产品进入上海市场提供质量品质监控、物流仓储、结算融资、渠道销售等一条龙孵化服务。这种“平台式、市场化扶贫”的“造血”新探索,也被各方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