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5 11:26:4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冯华
调结构不是发几个文件、动员部署几次就能完成的,调结构也不只是单纯的“种植”问题,需要在制度设计上统筹考量,制定更精准的扶持政策
作为一个不算高手却坚持多年的烘焙爱好者,每次购买烘焙原料时,都会颇费思量。做面包,要买高筋面粉;做蛋糕和饼干,要买低筋面粉。家里常备的包饺子、蒸馒头的面粉,则是普通的中筋面粉。现在流行吃得营养、健康,提倡吃粗粮,又要费心思采购含有麦麸的全麦面粉。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种类的面粉,上哪儿买?什么牌子的好?
犹记得初入门时某位“厨神”的指点:高筋面粉要买这几个品牌,用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优质小麦,做出的面包很柔软;低筋面粉里最好选某某品牌,也是国外的,据说好多星级酒店蛋糕房都用这个牌子。去网上的烘焙店里一看,这些品牌的高筋、低筋面粉的售价都是普通面粉的三四倍。
彼时的我一知半解,请教了小麦专家后才明了。一段时间以来,为了保证口粮供给,我国小麦种植一直比较注重产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变化,人们对高品质面粉的需求不断增加,小麦品质的改良才逐渐被重视起来,也出现了一些叫得响的优质面粉品牌。但由于起步较晚,优质小麦的供给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缺口。我国小麦连年增产,但每年仍需进口一定数量的小麦来进行品种调剂就是明证。
因此,小麦生产要紧盯需求变化,走产量、质量并重的道路,根据区域特点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由于农户生产经营方式较为分散,优质小麦的品种很难统一;种植上的技术难题也有待破解,如强筋小麦易发生冻害,产量、品质都不稳定;影响农民种植的关键因素——价格也不稳定,优质优价很难实现。此外,下游粮食加工企业经营状况不甚理想,需求不振也制约了优质小麦的发展。
从小麦来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对其艰巨性有充分认识。调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发几个文件、动员部署几次就能完成的。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固有的种植习惯、经营方式难改变,还有加工、流通等环节的难题短期内也难以破解。
其次是在政策设计上统筹考量,扶持政策更精准。比如,结构调整不是单纯的种植问题,而是和加工紧密联系。优质小麦种出来了,谁来收、卖给谁?面粉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能否跟得上?再比如,优质小麦产量上不去,除了品种原因,也有配套栽培模式以及农技推广的制约因素。还有规模化种植的问题,如何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多发力。
此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各方合力。各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要形成合力,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产业引导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共同推动调结构顺利实施,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让种植者、消费者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意愿,不能损害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