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农村财务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9-21 12:32:15       作者:翁毅 江玉康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步伐不断深入,农村财务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维护涉农利益越趋紧迫与重要。一些乡镇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推行了村帐乡(镇)管、村级零费接待、村务“点题”公开等制度,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村民来信、来访、来电、片区纪工委执法检查中发现仍然存在村级财务公开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个别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笔者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村级财务审计和信访监督工作,对村级财务管理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会计队伍素质偏低,缺乏专业人员。据了解,全县262个村(社区)居委会会计大部分由文书兼任,90%以上未获得财会资格证书,村会计人才缺乏。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造成会计核算难度大。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自批自报、自买自报、手续不全现象突出。有的村级财务统计报表“统计加估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档案不全,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仅一两年就遗失了。有的村会计把会计资料存放在家里,任期结束,不愿移交,久之则自然丢失。

  2. 集体资金缺乏有效监管。首先,财务监管存在盲区。少数村干部一个人自管自支,甚至长期占有集体资金或贪污挪用涉农资金。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强农惠农资金,部分村组干部在资金兑现中存在套取、截留、挪用、贪污的行为。如孝儿镇通和村利用镇划拨的民政资金,以他人名义套取后挪作它用偿还村级欠款。其次,资产管理账实不符。有的村部分资产早已卖掉或报废,但帐面没作任何处理。不少村有帐无物,帐实不符。个别村干部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造成集体资产被占流失。如巡场镇塘坝村干部从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未出具任何手续情况下,从村集体资金中强行提取40余万元用于个人支出。

  3. 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首先,财务公开不规范。公开流于形式居多;一些村级财务公开每年不少于一次,有少数村历年来或几年来从未公开过村级财务帐目,即使公开了但不同程度上都还存在巧立名目开支,做假账等问题,有的仅公开大帐不公开细账,特别是对上级政策资金执行落实情况不及时公开或不按要求公开,导致群众有疑虑,从而进行上访和群体访;有的原本开支不符合有关规定不敢或怕公开,影响公开效果。如孝儿镇通和村,三年来因村级蚕桑、公路建设等方面的财务问题没有公布,群众有疑虑而导致集体上访,片区纪工委牵头召开了村务财务现场听证会后,限期整改,消除了上访群众疑虑,化解了群众上访问题。其次,财务管理混乱。一是票据不规范。个别村干部“帐款”不分,包办代管,白条抵现金,收入不入账、开票少入账等手段侵占集体资金。如巡场镇垇田村财务支出白条占90%以上。二是记帐不及时。一些经过合村并组和换届后的村,会计队伍不断变化,交接账目不规范、不及时、不彻底,造成账外账和收入不及时入帐等问题。如有的退职村干部垫资款,账面上没有反映,而本人有村集体出具的欠条,类似问题很难处理。三是开支不合理。多数村是纯农业村,集体收入甚微,甚至难以维持正常开支,但村干部在开支时,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合理利用,造成集体负债增加。有的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但村干部开支随意无度,挥霍浪费,甚至借机中饱私囊,村民意见很大。如巡场镇垇田村生活费开支占80%以上。四是财务帐目混乱不清。科目设置不规范,多数为流水帐,不能正确反映财务收支情况,不便于群众监督。账本管理不规范,一届一本帐,各届各人各保管,无连续性,新老财会人员交接手续不完备,出现票据遗失和资料不全现象。账务处理不严谨,债权债务清理审计不及时,年度不分,形成呆账。巡场镇塘坝村会计账与出纳帐余额有较大出入,竟凭支书一句话将会计账重新以现有资金余额进行做账,同时,会计期间不分,从2003年以来,会计账簿根本无法分清会计年度。

  二、村级财务管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财务管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组织层面看,上级对村级财务管理说得多,真正抓督促检查较少。一些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至今未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一些乡镇虽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考核与奖惩不完全逗硬,导致村级财务管理随意性加大。从管理层面看,村干部会计人才缺乏,财务管理水平低,一些乡镇没有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甚至认为村级财务管理属于村民自治,不宜多管,导致出现村级财务漏管现象。个别村干部法纪意识、法制观念淡薄,80%以上的村干部不懂财务帐,不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也没有经过相关财务专业培训。有些村干部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村级财务村民自治监督意识不强,财务管理不透明,预防机制不健全,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从群众层面看,有的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相关的知识知道较少,提不出什么意见,不会监督;有的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失去信心,不愿监督;有的群众怕提意见得罪人,遭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成立村级理财小组不认真监督,成员素质偏低,村级财务管理有“理不清”的现象,未能真正发挥理财监督作用。

  三、对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高乡镇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村级财务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是群众自治中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单位负责人和村干部履行职责、群众关心党务、政务、村务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级财务管理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和具体要求,切实解决好少数干部认识不到位,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和不懂村级财务管理的问题。重视并广泛宣传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和监督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帮助群众掌握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程序和规定要求,增强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监督。

  2. 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一是在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上要完善公开制度。将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制度化,做到凡是村级财务管理内容的必须公开,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财务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公开的内容拟出后,要经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审核,经审查后方可公开。深化村级财务公开实行“点题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二是建立乡镇会计管理服务站,推行会计委派制,全面推行“村帐乡管”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模式,解决乡村两级会计两线管理、机构重叠、权责不明问题。三是建立健全乡镇农村财务任期经济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四职干部在任期内所涉及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收支、集体资产处置、债权和债务、专项资金管理等有关经济活动情况将进行全面审计。审计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并作为村干部考核、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装入村官廉政档案;审计中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四是规范财务管理模式。统一制度促规范。明确财务预决算、资金支出使用、内部控制等方面权限,用制度约束规范村干部管理行为。统一票据求规范。编制村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使用统一收入票据,实行领用核销制度,严禁使用无据支出凭证;全面清理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完善财务资料管理手续,明确责任,强化资料管理。五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把村级财务管理纳入对乡镇或部门及村级工作的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推行量化考核,严格奖惩措施。对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不认真开展工作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对成绩突出的要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3. 注重培训,提升素质。一是通过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大对村社干部财务及专项款物管理常识的培训。二是强化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逐步建立一批素质好、较稳定的村级会计队伍。坚决杜绝“任人唯亲”选拔财会人员,将一些年富力强、爱岗敬业、业务优良的人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

  4. 强化监督,狠抓落实。一是明确一名领导和一个机构具体负责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乡镇领导和承担该项工作的机构定期限或不定期地到各单位和村实地调查研究,采取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查阅公开档案等方法检查村级财务管理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满意。二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机构,如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小组、群众理财小组等,定期对村干部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监督审核,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强化群众监督,建立村级财务管理意见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三是对村级财务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认真总结,及时推广。对村级财务管理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帮助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加强指导,及时解决,切实做到取信于民。

中国农村杂志社
责任编辑:w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