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8 07:08:11
“十三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里面总共26项,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指标就有13项。环保监管趋严,成为催生市场的根本动力。大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相继发布,环保产业规模大幅扩容,新兴领域释放。此外,资本驱动力量越来越大,并购数量和规模快速增加。全联环境商会前任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预计,今年环境服务业行业收入约7628亿元,到“十三五”末则将增长至2.3万亿元。
“环境服务业的春天来了。”
近日,在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下称“全联环境商会”)举办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断言。
商会前任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也表示,在监管趋严、产业规模大扩容、资本驱动等多重因素下,环境服务业进入了新阶段。他预计今年环境服务业行业收入约7628亿元,到“十三五”末则将增长至2.3万亿元。
文一波表示,尚有近70%的环保领域治理需求未得到满足,如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综合区域治理、土壤修复、黑臭水体、污泥处理、VOCs监测等。此外,城镇黑臭水体、垃圾分类、雾霾、毒地、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等环境治理的难点有待突破创新。
政策拉动还是监管驱动?
“十三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里面总共26项,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指标就有13项。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和循环发展引领行动。
此外,“十三五”期间将以推广绿色产品来拉动绿色消费需求,实施重点工程来拉动环保投资的增长,并强化约束和激励机制释放市场需求。多管齐下,未来环保投资潜力巨大。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华称,虽然不好说“十三五”环保投资到底有多少,但与“十二五”相比将有很大的提升。
在何炳华看来,环保产业是政策拉动型和法规标准倒逼型的产业。“环保产业规模由国家目标来决定,政策有力、标准高、执法严市场规模就大,反之就小。”
文一波则表示,环保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大多不是今天才有的,但为什么这几年产业规模才发展起来,是因为过去政策法规没有执行到位,标准没有落地,如今被强制落地了。他解释称,驱动环保行业投资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监管趋严、产业规模大扩容和资本驱动。
监管趋严表现为环保监管体制深化改革,史上最严环保法公布实施,环境监管执法的“零容忍”,环保执法动真格、力度空前。
产业层面,随着大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的相继发布,产业规模大幅扩容,新兴领域释放。文一波称,“十三五”期间环保市场空间将达17万亿,其中土十条为10万亿,海绵城市3万亿,水十条2万亿(黑臭水体0.7万亿,乡镇污水处理0.2万亿,其他1.1万亿),大气十条1.7万亿,地下管廊0.9万亿。
此外,资本驱动力量越来越大,并购数量和规模快速增加,中石化、中国中铁、葛洲坝集团等“跨界巨人”不断进入。2012年,环保领域并购交易数量仅17个,交易额1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并购量已达52个,交易金额近300亿元。
为方便并购,上市公司还设立并购基金,且越来越多。2014年仅2家公司设立了并购基金,资金规模20亿元,去年这两个数据暴涨至30家、400亿元,今年一季度则为15家200亿元。
不过,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巡视员胥树凡提醒,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市场仍存在很多挑战,如融资难、融资贵,部分领域、技术和服务模式不成熟,市场不规范不透明、诚信度低、低价竞争,竞争不平等,经济下行对环保支付能力的影响等。
跨界巨人加剧行业洗牌
对环保企业来说,产业进入新阶段,无疑是重大利好。但“跨界巨人”的进入,加剧了产业竞争,特别是对扎根未稳的中小型环保企业来说冲击不小。
赵笠钧称,过去中国环保产业并不强大,国内环保企业众多。目前,环保行业共有5.3万多家公司,但平均的规模体量都比较小。
这一现状从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财富500强榜单中可窥。榜上有名的企业许多都有环保业务,但真正主营环保业务的企业,仅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控水务”)一家,以113亿元的营收和20.6亿元的利润排名第432位。
其他一线环保企业,离500强门槛都还有一些距离。光大集团旗下的环保公司光大国际,算得上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去年营收85.34亿港元(约合73.55亿元人民币),比500强榜单最后一名(四川成渝高速公路)的114.94亿元营收少了36%。
随着近几年政策红利的释放,行业洗牌加剧,分化凸显,一些大企业成长快速,甚至在全球的并购势头都非常迅猛。
嗅到政策红利,一批国资企业以入股、并购、成立环保公司等方式纷纷进军环保行业。这些被业内称为“跨界巨人”的企业,同时也加剧了行业洗牌的进程。
北控水务就是其母公司北控集团通过上述玩法打造的环保企业。去年,这种“跨界巨人”数量猛增。葛洲坝集团去年1月以4.73亿元收购凯丹水务75%的股权,进军环保市场。中国中车将“环保产业”纳入公司“新兴产业”范畴,并计划将环保水处理板块打造成为国内村镇污水治理领域首选供应商。
去年8月,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被视为中国石化上游唯一的节能环保工程公司、节能环保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持中心。据该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建介绍,未来中石化下游也要成立这样的公司。
这些凭借着技术、工程、设备或是资本优势进入的“跨界巨人”,让部分业内公司惶惶不安。对此,赵笠钧称,这些企业的进入,确实对当下环保产业格局产生了冲击,长远来说将加剧产业竞争。
如果这些企业进入后,通过竞争促使技术进步、模式创新、产业并购整合,对以小企业为主的环保行业来说,将加快行业秩序重构,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企业进入环保领域,没有长远打算,只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恶意低价竞争,没有投入研发,无疑将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这些公司成立专业化环保公司,不是为了排挤民营企业,也不是排挤固有的守护者,而是为了整合这些资源。”张建则希望环保行业的“传统守护者”不要将国有企业成立专业环保公司看成是“狼来了”,或者认为会构成产业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