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07:26:15
中国电影工业化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理解电影产业工业化?
段炳德:对于电影产业工业化,我的理解首先应是电影产业高度发达,其制作、生产、放映、衍生品开发等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其次有一个内外联通的、庞大的国内外电影市场。电影产业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度发达的电影投融资模式。因为电影产业是一个高收益,但是也伴随着高风险的行业。没有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电影产业的发展后继乏力。完片担保制度就是电影投融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对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对国民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最直接体现是电影产业影响票房的数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2015年达到440亿元人民币。但是,电影产业的影响远远超过票房的价值,电影产业链上的衍生品开发、影院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都会带动发展,还会带来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消费的增长。
郭全中:所谓电影产业工业化,是指电影产业的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后期衍生品开发都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可量化性。
魏鹏举:中国电影产业实现工业化,首先需要具备足够的规模;其次电影产业需要形成有机的产业链;第三电影产业实现专业化发展。
黄国锋:电影产业工业化应该是从电影项目的源头到最后变成文化商品的整个过程,全程依靠分门别类的细分环节,有详细计划和执行的分层和分工,作业形式上也是更多地运用现代技术与机器。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进展如何?
段炳德: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涌现出一批票房过10亿元的电影作品,电影市场的国内外并购也非常活跃。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国影视企业在好莱坞的并购逐渐增多,许多好莱坞电影人才也陆续到中国来淘金。电影产业的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电影板块比较活跃。虽然发展速度惊人,但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化与国际化、人才储备、电影产品质量和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等方面与电影发达国家还具有较大差距。
郭全中: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是我国电影产业整体上还仅仅处于手工作坊的初级阶段,远远谈不上工业化,主要表现为:某些导演、某些制片人、某些监制、某些演员起到了核心作用,而不是整个工业流程和整个系统起决定性作用。但令人欣喜的是,2015年可以称之为我国电影工业化的元年,其标准是《澳门风云2》、《九层妖塔》的工业化水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
魏鹏举:整个电影产业规模在快速做大,但在产业链和专业化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黄国锋: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完片担保制度缺失
中国经济时报:制片是整个电影工业链条的起点,而完片担保则是制片管理当中集中体现工业化的一个特殊分工,但为何中国没有完片担保制度?
段炳德:完片担保是指专业化的担保公司介入电影的预算执行、进度的审查,来保证投资人利益的一种融资担保制度。它发轫于1950年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现在美国好莱坞很多电影都实行完片担保制度。不过,中国的完片担保制度并不完善,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一是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阶段有关系。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相比欧美电影产业,市场化积累远远不够。与市场化相关的开发、运营、金融等制度还不健全。相关的电影细分领域如同电影金融领域人才缺乏。二是与中国电影面临的监管环境有关,在现行国内实行的电影审片制度下,如果不能取得电影公映许可,对一部电影产品的投资就有可能成为沉没成本。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电影完片担保一般是在第一轮的电影素材送审之后才介入的。
郭全中:所谓完片担保,就是担保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在预定时限及预算内完成拍摄并送交发行方,其本质是影视金融产品。具体来说,完片担保的机构须对影视生产流程、剧本质量、资金筹集、主创人员能力素质、制片方操控能力、后期发行收益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对影片制作过程进行监控,及时监督控制财务状况。如果影片超支,将提供资金支持,如果项目最终无法按期完成,完片担保机构将接手影片制作并按承诺赔偿投资方损失。可以看出,完片担保机构一方面可以使得影视制作规范化,更好地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有能力的青年导演获得投资。毫无疑问,完片担保是电影工业化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我国尚未存在完片担保制度:一是我国电影产业尚未真正工业化,自然对完片担保的需求较低;二是我国的影视金融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创新不足。
魏鹏举:完片担保制度确实是推动整个电影产业专业化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影视金融产品。完片担保不仅能够为影视行业带来透明度,同时也能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也非常必要。目前,完片担保在中国没能发展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目前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规模不足以撑起完片担保制度。由于完片担保是一种针对影视行业的金融产品,如果规模不足够大的话,是很难真正发展起来的,即使在美国好莱坞,完片担保也是由专业的电影金融公司来承担,一般保险公司、金融公司也无法做好。二是中国整体文化金融体制发展不成熟。三是目前中国电影管理机制也不利于完片担保的推进,比如电影内容审查,导演制的电影生产体系,没有真正保障制片人在整个电影生产制作中的中心地位。当然,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需要“完片担保”,一方面,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基金潮”,一批投资人也有意愿进入电影产业,却因为对行业不熟悉而产生投资风险上的顾虑。因此,就需要一个既懂得影视运作流程,又能严格把控资本预算的第三方,而完片担保机构就很好地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黄国锋:中国之前也存在过完片担保的摸索,但一直没能发展起来,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剧本方面存在边拍边改的情况,拖慢整体进程。二是目前中国电影制作主要是导演中心制,导演以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为借口的超支、超期也司空见惯。导演本身也可能不太情愿有区别于监制的“担保方”来监督自己。三是大量热钱涌进影视行业的当下,对比国外做担保的金融公司、机构,本该最讲规矩、最苛求风控的金融资本,却并没有形成一股外力来对电影制片管理规范,反而是想借助目前影视行业发展热参与豪赌电影项目。与此同时,从整个大环境来看,电影产业发展时间短、缺乏专业人才,限制了其发展。一方面,国内的电影和保险行业市场化的时间短,缺乏配套制度,制约了完片保证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既懂电影制作的专业知识和流程,又懂保险的跨界专业人才很缺乏,即便大型保险公司想要开展这一业务也非常艰难。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完片担保制度外,在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进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段炳德:目前,中国电影产业也遇到其他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行业发展的一些弊病。比如说人才匮乏、作品质量不高、恶性竞争等。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电影发展的环境,包括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中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领域。但是,电影从业人员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对电影审核制度的不适应,对中国电影市场环境的认识不足,对发展速度之快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第三个问题是,电影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泡沫,表现在对有些影视企业的估值过高。第四个问题是,中国电影创新不足,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还有些制作手段上的创新等。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必须克服以上问题。
郭全中:中国电影产业还处于手工业阶段,工业化无从谈起,除了完片担保之外,在制作、发行、放映、后期衍生品的开发等环节都缺少工业化流程和能力。
魏鹏举:影视行业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制片(拍摄、后期等)、发行(营销、推广等)和终端(放映环节)。目前,中国电影最缺的是优秀编剧,即会讲故事的人,这是核心人才。此外,中国电影产业还缺乏专业的人才参与前期策划、进行商业营销等。相比美国好莱坞较高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中国电影产业在人才体系上还是比较欠缺的。如果中国电影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话,还需要建设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服务、融资服务等。
黄国锋:电影产业作为创意产业,创意管理、生产管理都非常重要,建立分门别类的细分环节,推动规模化、计划性的生产,再加上完片担保等特殊的制度,解决电影内容制作的不确定性。目前,虽然中国没有明确规定制作发行与院线不能由一家公司全部垂直经营,也有部分公司在进行全产业链概念的布局,意图形成高度集中化优势,但是大体上上下游还是分离状态。目前仍然是电影票房主要来自于院线渠道,而上游的制作方并没有因为对渠道控制力的缺失而积极拓展其他的渠道,甚至是衍生品市场。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经济时报:美国电影工业化比较成熟,中国电影产业实现工业化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段炳德:好莱坞电影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程度最深,具有全球影响力。好莱坞电影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关键的是好莱坞是一个长期开放、竞争激烈的市场,现在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具有垄断性影响。好莱坞电影在市场的开发运作,产品的质量、行销能力、投融资制度等方面是领先世界各国的。可以说,美国好莱坞电影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电影工业化生产制作模式。中国电影应该借鉴的方面很多,包括:一是高度市场化,好莱坞电影具有复杂的专业化分工,先进的制作技术水平,这些得益于高度竞争的电影市场环境。二是高度国际化,好莱坞电影为全球市场开发、生产、行销,创造了可观的收益。三是业界要有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使电影产品的生产对维护主流价值观产生积极作用,使生产的电影不违背公序良俗。
郭全中:中国具有庞大的电影市场,是电影产业工业化的有力前提。借鉴美国的经验,一是要发挥电影产业市场主体作用;二是高度重视人才;三是注重全流程和全系统的创新;四是流程和系统化设计。相信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一定能够快速提高。
黄国锋:在美国好莱坞,一部电影进入制作阶段的组织架构中,整个制作团队是矩阵式的组织模式,规避了因为单一岗位权力过大而带来的风险,而且在策划阶段就已经组建完成,在剧本最终定稿和投拍之前,大部分选景工作也已经完毕,以确保电影制作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路线行进。一部电影所能涉及到的公司多达数百家,遍布整个产业链条上的这些中小型服务公司,让新玩家的加入变得更加便利,所以传奇、相对论这些基金公司,才能够迅速转型为新型的内容制作公司。
加快电影市场化推动工业化进程
中国经济时报:在完片担保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如何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电影人应该如何应对?
段炳德: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一是要加快电影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原有的国有电影制片厂提供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质电影产品,加上电影专业院校培养了大量的电影人才,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旧的电影体制已经落后于市场化的进程,一些电影市场主体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应该加快传统电影体制的转型,形成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电影企业。二是要加快中国电影金融创新的进程。电影产业本身属于创意产业,一些好的金融创新能够迅速地被从业人员接受,互联网金融投资于电影产业已经试水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三是继续学习国际电影工业化先进国家好的做法,包括为完片担保制度在国内的推广创造好的条件,扫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碍。中国电影人要积极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态势,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积极做好中国电影市场化深化,国际化加深的准备。
郭全中:电影工业化的核心是建立起电影产业的整个工业流程和整个系统,摆脱依靠个人来决定电影质量的目的。完片担保只是电影工业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并不能决定电影工业化的整个进程。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和中国电影人来说,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后期衍生品的开发等所有的环节,都要从流程化和系统化入手来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而不再是之前的过度依赖某个导演或演员。相信,中国的“完片担保”也会很快出现,或者美国的相关机构引进,或者国内的投资机构与美国先进的相关机构合资合作。
魏鹏举: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一是要挖掘优秀的电影创意人才,这是电影产业发展起来的一个关键点;二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更多资本有积极性而且更安全地进入电影领域;三是拓展整个电影的产业链,使得电影上下游的产业链更长,收益周期更大;四是推动电影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比如与互联网的融合。作为电影人,首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变成一个学习型人才,学习了解国际上电影最新的发展趋势、最新的技术,适应整个电影产业专业化发展趋势。其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现在从事电影业不仅要了解电影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法律、金融、技术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第三要培养一种更有利于电影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环境,包括中介服务体系、人才体系等。
黄国锋:中国的电影工业有别于我们了解的北美,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对推动产业发展、均衡产业生产资料、构建海内外沟通合作渠道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虽然完片担保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物,但在国内的特殊情况下,由政府参与、市场良性主导会比较快地推进。
中国经济时报:从政策层面来看,您对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有何建议?
段炳德:从政策层面来看,要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我建议,第一,加大市场开放的力度,促进国内外电影产业链紧密融合。第二,加快中国电影市场环境的建设。包括监管环境、市场环境,还有创新的环境。第三,加快中国电影法制化建设的步伐,2015年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2015年10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给予中国电影创作相对适宜的环境。第四,加快推进中国电影投融资制度创新和完片担保制度的进展。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电影投资和融资体系会进一步地发展发育完善,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制度,来保证投资人的利益,使电影产业更加的繁荣,很快,中国电影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电影人应该有紧迫感,有担当意识,主动对标先进电影工业国家,创造繁荣电影市场,并且能够利用电影手段讲好中国故事。
郭全中:在政策层面,一是更加尊重市场主体的地位;二是给予更多的松绑,给予更大的创新空间。
魏鹏举:从政策层面来看,要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一是要积极保护知识产权。二是完善并明确相关的法律制度、分级制度等,推动中国电影相关人才体系、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