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产业

我国乡村民宿发展的着力点在哪?

2016-05-30 09:41:51       作者:中国旅游报

  去年年底,中国境内民宿已达到4.2万家,绝大多数在乡村。从地区分布的具体数量看,云南第一位,到去年年底超过了6000家;浙江第二位,超过了5600家;北京第三位,约3600家左右,然后是四川和山东,都达到了3000家左右的规模。这是去年11月份在黄山召开的第一届民宿大会提供的数据。转眼半年时间过去了,估计现在民宿已近5万家。

  为什么中国的乡村民宿发展得这么快?这跟中国的整个社会大背景有关。当前围绕着公款和公务活动的“权贵消费”基本被遏制,中产阶级个人消费悄然崛起,他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乡村,中国的乡村旅游得以蓬勃发展。

  这些中产阶级消费者有三个特点:一是年龄相对年轻化;二是个人消费;三是多为短途。于是就在中国形成了几个大的乡村民宿建设区域,一个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区域,第二个就是江浙一带,第三个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第四是成渝一带,第五就是云南一带。乡村住宿处在乡村旅游发展各个要素中非常核心的地位。

  这些年,乡村民宿迅猛发展,但从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整个民宿发展过程中,缺乏比较有效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合理的投资回报模型。尽管全国有4万多家民宿,但是如果具体分析每个项目,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投资回报模式,一些项目在投资回报方面不一定科学,这将限制民宿成规模、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现在的民宿有很多是投资人情怀的释放,还没有形成产品。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型酒店得以迅猛发展,其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它有一个非常合理、科学、有效的投资回报模式。而目前这种模式在民宿业态中还没有成熟,甚至在有的地方还没有成立。

  另一个制约因素是社会因素。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把一个符合新崛起的中产阶级消费需求的产品,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比如,开发公司进入农村后出现的和当地村官、农民的各种利益摩擦的现象,有农民的认识问题,也有利益问题,这些客观因素也在制约着乡村民宿的发展。

  近两年,各级政府都热衷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非常热心乡村民宿的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让企业界,特别是有志于从事民宿投资和管理的企业感到欣慰。

  那么,目前各地政府在推进民宿建设的过程中着力点在哪儿?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约束好、管理好村干部,做好对农民的培训。有不少开发公司反映,在乡村民宿租金的收取、项目日常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利益分割以及其他方方面面,还有很多问题与村干部扯不清。和农民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单靠商家和投资方根本无法解决,希望各级政府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二是相关政策。民宿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城里还是乡村,都可能会涉及文物保护、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可能比城里更突出。在这方面也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制定出能够切合民宿发展实际、比较科学有效的政策、办法。

  三是在全社会对乡村旅游和乡村住宿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要考虑怎么把握好未来的供求关系,要考虑一窝蜂地投资、建设,在若干年后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四是标准制定方面。最近这一段时间,政府在推进各地民宿建设过程中,基本的抓手和路径一个是组织招商会,另一个是制定民宿标准。这两个东西都对,但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村民宿建设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手段,还是和当年各地政府推动星级饭店的建设有很大的雷同和相似之处,这个要特别注意避免。

  当年,一些地方政府推动星级饭店建设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的把握及其他方方面面的专业因素考虑并不够,而现在一些地方基本上也套用了星级饭店的标准和模式,这是非常危险的。中国的民宿现在还没有一个成熟、科学的投资回报模型,现在的投入和未来的产出可能并不相匹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通过制定标准的手段进一步引导或者误导民宿开发商不断提高建设标准、建筑材料和设备设施的档次,有可能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并不好。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可能还是习惯于造势,这种招商不会有好的结果。试想,如果招来商以后,商家在民宿建设过程中要面对那么多与村干部、农民的利益纠葛,此时政府力量缺失、管制缺失,那么会怎样?民宿在乡村还怎么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所以,目前中国的民宿已经发展到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商家和政府共同努力。商家要不断研究、磨合、完善现在还不太成熟的产品投资回报模型,保证这个产品有生命力,而政府则应逐步摆脱或者调整以往推动星级饭店建设的思路和手法,采取切合实际、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推动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