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20:06:49
从去年至今,国家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治理从未间断过。而国家食药监总局针对奶粉配方“备案制”改为“注册制”的意见稿早在几个月前就被业内广泛关注并讨论。奶粉注册制(下称新政)虽然已经有前奏,但是,“新政”将在月底敲定的消息依然给行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这次被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享受同样的政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大约有2000多家奶粉品牌,新政实施后,大约有八成的品牌退出市场。
行业洗牌将加速
据媒体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近日表示,目前外界所传的“一家生产厂只留3个系列” 的说法只是一个讨论稿,将来有可能不会超过5个,审查范围是103家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国内企业及73家国外奶粉生产企业,国产与进口奶粉将实行相同的政策。
同时,马纯良还表示,除了奶粉配方注册制度外,更严格的是加大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督审查力度,淘汰一部分质量没有保证的企业,奶粉品牌将会大幅减少。
虽然,奶粉“新政”对行业乱象起到积极的作用被业界人士所肯定,但是,行业多年积累的诟病是否能在短时间内清理完,还给行业一片净土尚需要时间的检验。
三元乳业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新政一再延后,说明政府在调研这一政策时非常慎重。这次注册制出台,肯定会对绝大部分国内品牌产生很大影响,在短期内要有个适应过程,经过调整后,这个制度会有利于行业规范和企业长远发展。对于那些单个系列销售额不高的小品牌,是一次较大的生存挑战。
而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新政”在减少品牌同时推动产能有效下降并抑制新增产能,企业会更加珍惜现有品牌,并全力维护品牌形象,对上游供应链严格把关,对下游产品去向严格管理,全新的产业链追溯体系将明显升级,效果显著。
在宋亮看来,“新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于那些工厂产能超过10万吨企业,“一刀切”的仅给三个系列,在短时期内会对企业生产和经营造成很大压力,当然“去产能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作为奶粉行业的“新秀”,三元的奶粉近年来取得不错的销售额,对于“新政”对三元的影响?吴松航表示,这次注册制要求企业不能超过5个系列,这对于三元奶粉几乎没有制约,因为三元奶粉起步较晚,本来的系列产品就少,所以这次影响不大,因此,三元的产品策略也不会有大的调整。
同样,作为国产奶粉品牌飞鹤乳业对乳粉“新政”的看法是,批准注册的同一个奶粉配方只能对应一种产品,不得生产不同品牌的配方乳粉,通过配方注册的奶粉品牌不得限定区域销售,不得为经销商定制生产。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会给中国奶业造成影响,或将导致一部分企业的品牌因无法通过配方注册而退出奶粉市场,甚至形成中国奶粉行业的重新洗牌。
飞鹤乳业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对于像飞鹤这样的正规企业而言,非但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可能还会是一次发展的良机。
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同政策
曾几何时,在乳粉“新政”征求意见稿问世时,进口奶粉的监管并未在其中,当时引发业内的质疑,如今,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此次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享受同样的政策,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奶粉必须按照注册制完成注册,不再搞特殊。
对此,宋亮表示,跨境线上奶粉渠道,涌入一批小品牌蚕食国内市场,其中夹杂大量不合格产品进入。如果不对跨境销售及海外生产工厂做出与国内一致的管理,那么未来中国市场将更加混乱,劣币终将大型企业和大品牌淘汰殆尽。新政实施,极大提升准入门槛,抑制海外进口热情,并把大批不合规产品挡在国门之外,同时也有助推动国内市场竞争趋于良性。进口奶粉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都将严格按照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执行,而跨境电商奶粉准入门槛也将与传统贸易一致,这无疑将规避漏洞,将境内外、线上线下奶粉无缝隙纳入到政策监管上来。
在宋亮看来,现在国内2000多个品牌中六成来自海外代工或者是海外品牌,此次乳业“新政”覆盖这些海外品牌,对国内奶粉市场的净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新政”实施后,2017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将恢复健康发展,并迎来新发展的春天。
奶粉企业遭遇寒流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乳业市场的疲软,奶粉的销售同样不乐观。这从乳企上市公司业绩则可以看出,目前,乳企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9月份,乳品行业大环境普遍严峻,合生元、贝因美、雅士利、圣元等品牌销售额下滑很严重,下滑幅度普遍在15%-30%左右,利润下滑更是在60%以上,贝因美巨亏2.26亿元,雅士利下滑64%,合生元下滑90%,圣元下滑95%。“这说明企业投入加大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市场销售效果,证明了行业大形势的严峻。”吴松航表示,这些较大奶粉企业都出现销售额和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下,行业形势不好,所以绝大部分企业日子都不好过。
事实上,今年以来发生在奶粉企业身上的价格战,已经迫使线下部分品牌退出市场, 渠道方面的整合也在加剧。
对此,宋亮表示,当前摆在整个行业面前三座大山:一是品牌众多、产能过剩,如何“去产能及品牌化”;二是国内整体市场及价格与国际快速接轨,给予企业及渠道应对时间太短,今年整体通过跨境进入奶粉销售额将超过200亿元;三是如何推动线下渠道升级,与线上融合发展。“国内大型无论国产还是外资企业都在苦苦支撑,外资美赞臣业绩大幅下滑,雅培、美素增幅放缓,国产贝因美、雅士利业绩也明显下降,仅伊利增长较好。‘新政’出台将助力市场,推动行业洗牌,重塑行业发展新格局。明年下半年,国内奶粉企业下滑的态势或将结束。”
不过,在吴松航看来,奶粉行业明年依然不容乐观。“在2014年,奶粉行业就出现了较大品牌的增长停滞,甚至是下滑,在2015年这种情况更严重了,而且出现了利润大幅度下滑,这说明以往的市场运作模式、费用投入模式,出现了瓶颈,正在失去原来的作用。这需要企业重新定位,重新考虑投入方向和方式。所以出现这样的下滑后,估计2016年行业环境仍然会比较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