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产业

农村电商成新蓝海 互联网乡村恋爱如火如荼

2015-12-07 22:46:10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自家果园种出的苹果、梨能不能搭载“互联网”这趟顺风车销售到全国各地呢?如何把最新锐的“互联网+”和最传统的农业结合在一起呢?

  农村电商市场俨然成为一片新蓝海。互联风业正悄悄进入一段亲密的乡村恋爱。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表示,可以用“快、广、热”三个字来形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去年全国网民已经达到6.68亿,农民网民也上升到1.78亿,网购有7714万人,同比增长40.6%,农村网购规模超过1800亿,同比增长60%以上。

  其实,农村电商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虽然离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还有大半个月时间,已有媒体报道称,新的一号文件将有望继续聚焦现代农业。在具体细分领域方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连续第四年写入文件,而且对其扶持的力度和过去相比或有较大突破。

  业内人士分析,农村电子商务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其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动力和手段。通过直接对接广域大市场的方式,让广大农村人口可以突破本地市场狭小的局限,找到远端的商机、满足此前本地市场满足不了的需求,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在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在城市市场即将或已经遇到瓶颈的大环境下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市场。鉴于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差异,怎样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如何克服农村市场客观存在的种种难题从而玩转农村市场就成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巨头下乡潮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此前表示,中国的农业电子商务正在形成跨区域电商平台与本地电商平台共同发展、东中西部竞相迸发、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农业电子商务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切入点,通过电子商务的利益驱动,来引导广大社会投入研发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统筹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

  中泰证券分析师表示,从政策发布的频度以及密度来看,足见国家对于推进农村电商基础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视程度。从我国农村电商当前发展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农资电商以及农产品电商两类,两者市场规模均在万亿以上。

  实际上,就在政府正在酝酿更多的扶持计划时,电商界的巨头们也在积极部署2016年的农村市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升级有着潜在的巨大需求,再加上城镇市场的相对饱和,在‘互联网+’态势下,农村市场无疑成为很多电商竞争的‘蓝海’。”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据有关市场机构数预测,到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

  为抢占市场先机,许多知名电商纷纷进军农村市场。2014年初,京东、阿里下乡“刷墙”,引发社会热议。随后,京东宣布将携手中国邮政做农村电商;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3到5年内投入100亿元发力农村电商,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农村服务站;苏宁云商则希望,在5年内建设1万家苏宁易购服务站,覆盖全国1/4的乡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各类涉农电商达3.1万家,发展势头强劲。

  其他领域的行业巨头也在闻风而动。今年年中,港交所上市公司人和商业宣布,拟以6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市场运营商寿光地利100%的业务,以此进军农产品市场,意图打造中国领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A股传统农业公司新希望也与互联网农业电商一亩田达成战略合作,展开产业链大数据合作,携手构建“互联网+产业链”的协作新模式,用互联网来提高传统食品生产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效率。

  此外,各路资本也开始加速在农业电商领域的布局。据投资中国、清科资本等机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公开披露的农村电商投资案例超过30起,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其中不乏高额融资案例。

  对此,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表示,受政府政策红包鼓动,各大行业巨头闻风而动,纷纷加快农业电商领域的布局,旨在农村市场中争出个高下。然而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并不成熟,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农民对电子商务概念不太熟悉,农村市场需求还有待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电商规模已经达到1800亿,但农村仍然只有不到30%的人参与网购。电商战略分析师王旭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未来农村电商需要继续在消费升级和服务上发力,互联网应该使得农民获取商品更加便捷,过去品牌化、标准化缺失,不追求体验的大众化服务会逐渐被替代。

  消费升级讲的是,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前几个方面几乎都发生在城市,而农村消费的升级,一是体现在农村基础性消费要达到和城市一致的水平,二是要关注绿色、时尚、品质,推进农村信息消费的作用。这都是农村电商需要契合的地方。

  搭“互联网+”快车

  来自商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网民已达1.78亿,其中网购用户7714万人,同比增长41%,网购规模180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贾舒颖说,今年1-9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接近2.6万亿元,其中农村网购规模约为1830亿元,占全社会网购总规模的7%。

  其实提到农村电商,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网货进村或网货下乡,另外一方面是村货上网或农产品进城,只有两方面都流通顺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电商大发展、大繁荣,否则这样的农村电商就是不完善的,是无法真正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的。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农村创业者开始关注农村电商。高明是个地地道道的果农,已经种了25年苹果,如今承包了一片果园,因水土适宜种出来的苹果、梨等十分畅销。但前两年开始高明发现坐在家里等着客商上门的销售方式“卖不动”了,而且上门收货的经销商往往把价格也压得低。

  在儿子的指导下,高明开始学习上网寻找新销路。“原来通过电商这个平台不仅能购物、为自己和家人买手机、衣服等用品,还能把自家果园的新鲜水果卖到全国各地去,一下子提升了销量,而且自己挣得也比往年多。”

  坐在电脑前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成为现实。

  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民长期苦于农产品销路不旺。高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网上销售这个不错的方法后,他还推荐给周围的村民,有些年轻人还在淘宝、微信等平台开起了网上小店,效果之好出人意料。

  来自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平台完成了483亿元的农产品销售数额。其中,零食、坚果、特产是占比最大的农产品类目,鲜花绿植类目则增长最快。阿里研究院研究员张瑞东说,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及绿色、安全的追求,也揭示出农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比于城市商品走进农村,其实对于各大电商平台来说,农产品也渐渐成为各平台看重的业务。资料显示,2013年12月,京东就与地方政府合作了第一个综合馆——京东贵州馆。迄今为止,京东已上线超过400家以销售地方土特产品为主、地方工艺品为辅的特产馆,并与各县域地方政府携手陆续推出了“京东仁寿枇杷节”、“潜江京东小龙虾节”、“广东荔枝节”等以文化节为依托的农副产品进城项目。

  对此,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通地方特产馆、馆内特色产品直营采购、生鲜预售、运营培训、数据金融支持等五个方面,探索“两头受益”的农产品进城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创新农村土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模式,同样是京东农村电商的工作重点。在启动农村电商战略之初,京东就已经把“地方特产馆”频道作为农产品进城的一个重要通道进行建设。

  业内人士也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也逐渐成熟。

  “县域电子商务的全面引爆,必然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也具备了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基本条件,虽然农村电子商务在软硬件基础设施上仍需进一步改善。”王旭东对本报记者指出,随着居民收入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也在增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旺盛。同时,宽带、无线互联网等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农产品标准、冷链、物流等“瓶颈”逐步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快捷、高效的优势日益显现。

  不过,王旭东也强调,总体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环节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也是未来需要努力破解的方向。

  企业深耕细作

  长期以来,基于农村特定消费环境和消费传统,对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品质需求,市场并没有很好地给予满足。与城镇相比,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大型商超,商品价格偏高;而小卖部商品种类不全,且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网购商品质量也不乐观,据国家工商总局抽查显示,2014年我国网购正品率只有58.7%。

  2015年以来,国家在消费增速向好态势并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频频为农村电商送来利好消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6亿人的巨大农村消费市场,吸引力与日俱增。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前景看好的同时,现实却有点“骨感”。农村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物流配送短板明显,网络消费习惯培育尚需时日……一系列难题,让很多电商企业在农村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很难施展身手。

  对此,王旭东指出,“先建立消费习惯,再改变农业的链路,互联网化和数据化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打开农村电商的大门。”

  尽快培养农民网络消费与销售习惯也是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农村留守人群多,很多不懂网络,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尤其是复杂的网上付款手续,导致很多农民最终还是选择了“慢、贵、远”的传统店铺、集市的购物方式。盘活农民这一庞大的电商参与群体,当然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需要企业积极作为。企业的乡村推广员、农村合伙人等明白人可以帮农民代购代销,可以手把手地教农民怎样网购,怎样在网络上推广销售农产品。通过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电商带来的实质性利好,就能更快更好地让他们养成网络消费与销售习惯。

  与此同时,农村网购市场要想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最后一公里物流,农村的快递行业不发达,大多村庄没有快递网点,不仅如此,部分农村的交通、道路状况令人堪忧,直接影响了电商配送商品的快捷性。如何解决物流的问题,是电商首先需要深究的问题。从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公司的农村电商战略布局来看,无一例外都把解决这个问题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阿里的县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还是京东的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其核心功能之一都是物流的中转点。

  吾商农村电商的物流配送解决方案也显示,通过与大型物流公司合作,保证专人专线,限时将商品配送至各村自有的与吾商农村电商合作的商铺、超市、小店,再通过各商铺辐射至周边各个用户,这样就通过现有资源,高效率地解决了物流配送的问题。

  此外,许多农村地区电商平台的创建和发展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自筹,虽然政府项目也解决了一部分。但在农村电商创业的起步阶段,技术、运营、人力等的维持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的缺乏成为制约大多数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除了资金方面问题,技术支持也是电商平台运营的一大难题。王旭东告诉记者,“农产品质量需要农业科技人才,网站运营需要网络技术人才,农产品推广需要营销人才等。但是,这样的人才在农村里并不多。”

  据了解,商务部明年将会同财政部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优先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实施;加强电商培训,实施农村电商百万英才计划,增强农民应用电商的能力;实施农村电商强县创建工作,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农村商业模式。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商业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改观:一方面能让农民购物更加方便快捷,丰富购物选择;另一方面,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往外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随着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的建立,电子商务将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农村医疗和金融服务等市场,更好地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电商下乡将互联网与“三农”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一项民心工程。目前的农村电商市场,最缺乏的是完善的电商生态。不光是参与主体这个基础工程,尽快补上农村物流短板等农村电商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都需要企业“深耕”。记者陈洁

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