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9 23:04:23
11月20日上午11点,广东省佛山市南庄华夏陶瓷城。马路上人烟稀少,与几年前的车水马龙形成巨大反差。
“那时候我的展厅里总是人来人往,哪像现在半天没个人影。”佛山市欧玛尼微晶石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超双手一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一年两度的陶瓷博览会,以往附近酒店爆满,现在酒店空空的。博览会现场的业务员比客户还多。
陶企的冬天真的到来了。产能过剩、市场萧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规模以上陶瓷厂已倒闭14家。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国内知名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似乎正在证实这样的观点:佛山陶企月均关停两三家,这还只是产能过亿的上规模的企业。这些数据自然不包括许多中小企业的倒闭。
行业内称今年为“陶瓷元年”,这话的意思是不管企业大小都要从零开始。
倒闭潮涌现
杨文超浸淫陶瓷行业十多年,觉得没有哪年比今年更惨淡。平均每个月都会听到两三家大企业破产的消息。最密集是在10月,有一个礼拜几乎隔一天就听到一家大企业破产,豪帮、英发、俊仕、纯美,这些佛山业内人都听说过的名字一个一个倒下了。“有的陶厂直接放工人假说明年开工再来,但是什么时候开工没有人知道。”
倒闭不只出现在佛山。5月,江西老牌陶瓷厂新高峰被曝出欠款超6亿;8月,广西新中陶倒闭,老板跑路;10月,山东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关闭旗下江兴陶瓷厂。
陶企破产的开端实际上是从终端卖场蔓延而来。2012年9月中旬,美国连锁巨头、全球最大的建材超市家得宝关闭在华所有的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紧接着的2013年,曾为国内最大的本土品牌的东方家园建材超市也被曝出欠款2亿,开始崩盘。
经销商的感受也很明显。一位瓷砖经销商说,瓷砖行情非常萧条,店面就是个摆设,基本没有上门生意,做点生意全靠熟人介绍,利润也大不如前。
杨文超认为,陶瓷行业现在进入大洗牌阶段,实力差的企业就算躲过了2015年也很难躲过2016年,最后可能像家电行业一样剩下几家大的。
一位陶瓷行业资深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陶瓷行业还有一个现象,越大的企业可能垮得越快。究其原因,大企业从供应商那里拿原料是一年一付,而企业卖掉陶瓷产品立马又可以拿到钱,这样手头就有大量的现金节余。一个厂可能手头有两三亿资金,老板就把钱投到房地产去了。“前几年很多大的陶瓷企业看到房地产好做都去做,现在反过来被房地产行业拖垮。”佛山某知名陶企在南庄镇开发的新楼盘现在就很不好卖。另一家知名陶企曾开发了一栋五星级酒店,资金紧张后将酒店出手。
该资深人士透露,今年陶瓷行业大厂裁员50%、60%都是正常的,裁员80%的都有。某知名陶厂在清远的一个厂从之前的4000人到现在仅有200人。
每一家倒闭的陶瓷企业背后,遭受损害最大的是供应商。据媒体报道,广东清远新陶星公司停产倒闭时负债3.2亿元,其中拖欠供应商货款2.1亿元;江西新高峰陶瓷停产曝出负债超6亿元,其中拖欠供应商货款超过3亿;广东恩平正德陶瓷厂倒闭,老板跑路,拖欠供应商货款近3亿元。而其他规模较大的陶企倒闭,所欠供应商货款均是数以亿计。
狼真的来了?
陶瓷行业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陶瓷行业资深人士,企图从陶瓷行业发展的历史上找找原因。
中国建筑陶瓷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尽管中国以陶瓷闻名,但实际上这指的是中国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发源于欧洲,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才开始引入欧洲的设备和技术。建筑陶瓷的高端市场一直被欧美国家占领。
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陶瓷市场上以小规格瓷片为主。佛山市最初只有石湾镇有一两家国营陶瓷厂,其时佛山要发展陶瓷业,与石湾一河之隔的南庄镇要求每个村每个生产队都要有窑炉,“村村点火”。于是,石湾国营陶瓷厂的工程师每逢周末就被邀请去南庄的乡镇企业教授陶瓷技术,“请吃顿饭喝个酒就把技术交给你了”。90年代,很多陶瓷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再过了几年,乡镇企业改制变成民营企业,现在很多大企业都是当时买了乡镇企业然后慢慢做起来的,比如新明珠、新中源。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嗅觉敏锐,那时候贷款也很容易,企业舍得花钱追求技术进步。1998年后佛山陶瓷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很多新产品出现,比如从国外引进了抛光砖。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商品房也于此时兴起,陶瓷行业随之繁荣。高峰期是2002年,完全是卖方市场,“你想找我拿货可能还要给我送点礼”。随后的2003年是个分水岭,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厂家多了,大家都在拼命扩张,产能增加,窑炉变大,同样一个窑产能翻了两倍,新产品层出不穷。
2008~2009年又是一个新的分水岭。“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后,银行资金多到用不完,主动问企业要不要贷款,加之房地产的发展让大家都看好陶瓷行业。2008年之前全国的陶瓷生产基地只有佛山、淄博、泉州三个,2009年全国二十几个省份一下子都在搞陶瓷基地,大量重复建设使得产能呈几何倍数增长。窑炉长度从200米变成400米,宽体窑从2米变成4米。
那时候竞争虽然激烈,大家一直都在喊狼来了,但是狼迟迟没有来,因为那时候的需求非常大,“生意还是有的做。”再过了几年,狼真的来了。
产能过剩带来的是价格战。佛山某陶瓷业内人士透露,一片优等抛光微粉800砖,出厂价20至25元,降到15至18元。“在佛山石湾陶瓷城仓库,10元一片多的是,都是一些倒闭厂的产品,质量也可以,供应商还求着你买。”
伴随着萧条的市场一起到来的,还有越来越高的环保标准。环保升级改造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比如投资一个除硫塔就要3000万,每天还要投入化工料和用于污水处理的碱,光环保投入就不是个小数目,很多厂都难以承受。
2013年下半年,行业开始感受到萧瑟秋意,2014年进入冬天,2015年寒冬,2016年将是数九。数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陶瓷元年从零开始
陶瓷业内人士已经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今年是陶瓷元年,这意味着不论大小,陶瓷企业都要从零开始。
“不破不立,必须要经过这样一个阶段。”杨文超认为,这个冬天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欧玛尼也很不好过,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应该能挺过这个冬天。他坚持自己的运营理念,专注做好微晶石,并保持质量、渠道、品牌的稳定性。
他认为剩下来的企业只有两种,要么足够强要么足够小。那些资金和品牌实力都很强的,自然能挺过去,足够小的就是有品牌和渠道但没生产线的企业。因为“当行业好的时候生产线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不好的时候生产线就是企业最大的负担。”
倒得最快的是那些有窑炉没有品牌的企业。杨文超透露,陶瓷行业有其特殊性。电子厂如果生意不好就可以停了生产线,而窑炉一烧就骑虎难下,因为窑炉一停就会生锈报废,“一条生产线几千万就没了”。一般来说,窑炉都是从年头烧到年尾,除了中间短暂的停产检修。“所以陶瓷厂的窑炉要么就停了报废,要么就一直咬牙烧下去。”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监何献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今年蒙娜丽莎业绩下滑5%左右。但他对行业也并不悲观,“全世界经济都不理想,都在下滑,至少我们比欧洲还是要好的。不低于整体水平就行,撑过去就好了。”相对很多企业下滑百分之七八十,蒙娜丽莎的业绩已算不错。
为应对市场的变化,蒙娜丽莎相应也做出调整。一是产品更新,开始走高档路线,二是销售渠道下沉到镇街。他们也尝试做电子商务,在天猫、淘宝上都有开店。
设备自动化和环保是方向。现在蒙娜丽莎工厂有4000人,他们希望通过自动化,使20亿产能的工厂少于500人。“没办法,这些钱你必须花。”何献津说。9月份工厂刚花7500万购入一台新设备,最近在设备自动化方面已经累计投入3个亿。
知行者经营咨询机构运营总监姚若晗认为,陶瓷行业的渠道大变革在即。近两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瓷砖企业试图摆脱对原有渠道的依赖,试水电商等新渠道。
比如,东鹏“宅一起”O2O体验馆于今年初开业;10月,东鹏控股再以2000万元取得爱蜂巢20%的股权,成为爱蜂巢旗下“家装e站”的新任股东;最近的11月22日,东鹏控股宣布与靓家居达成全国紧密战略合作,双方将从产品、渠道、套餐、房地产“精装个性化定制”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布局“大家居”。
“每一次危机都意味着新的发展机会。火烧过的山林春风吹又生,新生命三五天又长出来了。”杨文超一方面坚守着陶瓷这个他做了十几年的行业,另一方面也与很多他的同行一样,开始考虑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里,他最新的尝试或许会是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