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7 11:03:50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李凤双 管建涛
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如今遇到“幸福的烦恼”。和以往经常讨论怎么种粮不一样,“怎么卖粮”、“如何加快库存粮食消化”成为黑龙江地方干部关注的热点话题,大有“手中有粮,心也慌了”的味道。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权威专家、相关部门和粮食主产区部分干部。他们认为,可将临储玉米的财政补贴活用到竞拍价上,在不新增财政支出的前提下,通过降低竞拍价消化库存粮食,解决“出口”问题。同时,引导旱作农业区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从源头控制粮食库存增量,解决“入口”问题。并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区现代化。
“高库存”气势汹汹
黑龙江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2014年10月~2015年4月的粮食年度,黑龙江收了1000多亿斤粮食,但通过跨省移库和竞价拍卖只消化了100亿斤政策性粮食,剩余粮食大都在库里压着。2015~2016粮食年度又收了1000亿斤政策性粮食,预计到今年4月末库存粮食将再创新高,占全国比重也将继续增加。
一些粮食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玉米、水稻等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倒挂严重,粮食深加工企业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粮食加工的酒精、淀粉等下游产品价格不好,玉米、水稻深加工企业效益不好,粮源需求不旺。
本刊记者在黑龙江省庆安县、海伦市一些粮库看到,很多粮库都已经“仓满”。在黑龙江省已收的政策性粮食库存中,露天储存粮食已达520亿斤,预计本粮食年度结束,露天储存粮食将达800亿斤。专家介绍,露天储存粮食不利于保持粮食品质。2013年收购的大量玉米即将达到3年的科学储存期,粮食去库存迫在眉睫。
“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托市收购粮食8400多亿斤。由于需求疲软,我国粮食库存面临较大压力。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供求总量看,“十三五”前期,国内外粮食供求形势仍将延续总体宽松的格局。从品种结构看,我国玉米和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特别是一些低端品种销路不畅。
统计显示,从2015年秋冬季节东北临储玉米启动至今年3月初,东北玉米临储收购量已近9000万吨,超过上年同期收购量。专家预计到今年4月末收购期结束,收购量将创历史新高,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韩贵清向本刊记者表示,各地要加快政策调整和市场引导,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多举措去库存,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活用财政补贴资金
最近几年,由于玉米价格不断上涨,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增加。2015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1亿亩,占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库存粮食中,玉米也是主体。
“玉米‘去库存’的关键问题仍是价格。”中国农发行黑龙江分行行长欧阳平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储存临储玉米,中央财政每年需支出保管费用0.043元/斤。按现行玉米临储价及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测算,每年需支出利息补贴0.0435元/斤。玉米合理保存期3年,总补贴额将达到0.26元/斤。”
欧阳平建议,将未来3年的临储玉米财政补贴提前拿出来,一次性补贴到竞拍价上降价销售。如果参照2015年临储玉米的价格,竞拍或定向销售价能降到0.74元/斤。这既没有增加中央财政的额外负担,又能合理“去库存”。而且,稻谷“去库存”也可参照此方式。
“如果保存期超过3年,玉米的品质下降,玉米的价格也要下调。”欧阳平说,对于超期储存粮食,可按保管年限和质量状况,在0.74元/斤的基础上再降一些,进行竞价拍卖或定向销售。
价格杠杆也是遏制国外低价粮食及替代品进口的关键。粮食专家说,目前,玉米进口价格0.8元/斤左右,降价后临储玉米拍卖价格将与国际价格接轨,使进口玉米失去价格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等专家认为,解决玉米高库存的最终办法仍是加工转化,“当前看,比较容易操作的措施是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补贴,让企业效益转好,激活这些市场主体,从而带动玉米库存消化。”
比如,玉米市场价格走低,同时会带动玉米深加工企业效益提高。相关部门测算,如竞拍价降到0.74元/斤,玉米酒精深加工企业可实现利润300元/吨左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粮食消化。
专家认为,当前农业的“量大链短、种强销弱”问题突出,大豆缺、玉米多,“去库存”还需多管齐下。
其一,堵住库存增量,要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农民调减玉米种植。一些地方干部说,今年玉米价格下调的信息在农民心里早有预期,大都预计到价格还要继续降,这为国家调价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窗口”。
其二,提高非转基因大豆的目标价格。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胡东胜说,去年全国进口大豆8000多万吨,国产大豆产业已被打垮。目前制定的目标价2.4元/斤,不足以调动农民种豆积极性,也不利于麦豆主产区的轮作和种植结构调整。可将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目标价定在3元/斤左右,带动旱作农业区的大豆种植,间接削减玉米种植,从源头堵住库存增量。
其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今年,黑龙江省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农业结构调整上率先趟出新路子,减玉米、稳水稻、增大豆,扩大果蔬、杂粮、食用菌等高效作物种植,发展牛、猪、禽养殖,让农产品迈向中高端市场,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农业县份的最大优势就是农业,所以必须发掘农业全产业链的潜力。”黑龙江省望奎县委书记单伟红告诉本刊记者,望奎通过做强基地、做深加工、做大市场、做活信息,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农业价值链。仅以马铃薯为例,望奎就开发了马铃薯种薯、淀粉、薯条薯片等系列产品,市场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其四,各地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增强农民和市场主体延长产业链条动力。一些专家还建议,粮食仓储、农机补贴、贷款贴息、农村信息化等扶持政策继续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提升他们闯市场的能力,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让广大农民和社员分享到农业产业链上的更多利益。(记者李凤双 管建涛)